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21:07:31 2
專利名稱: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尤指一種可增加此類流動廁所內部空氣流通性的通風循環結構。
背景技術:
在如大型群眾臨時聚會的類戶外場所,有時該場所屬於完全開放式的空曠地點,並無任何相關廁所設備,但大量進出人員仍有如廁需求,此時即有設置流動廁所的必要性。
為形成流動廁所的使用方便性及隱密性功能,此類流動廁所結構系由基座、組合於基座四周邊的側板、正面可開閉門板以及頂蓋等構件所組成,此類構件通常為個別成型後再加以組裝。
即因為必需顧及隱密性功能,上述公知流動廁所結構必需採用密合構造,其內部使用空間因而悶熱不透氣。雖然在公知流動廁所結構中,通常可在接近頂蓋位置預設氣窗,但是整體內部通風循環效果依然不甚理想,使用者在此類流動廁所內部時,仍有悶熱及氣味不佳的狀況,相當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其具有一基座,於基座的上方四周邊組裝構成板片,及其頂端組合一頂蓋;上述四周邊構成板片接近上方位置設有氣窗;上述基座設有底部主體,其上表面設有一高出的使用區,供於使用區表面組裝腳踏板及馬桶;其中,沿上述底部主體上表面與使用區四周邊底面之間,形成一用以組裝四周邊構成板片的階面,於上述底部主體與使用區四周邊的其中一側邊設有由下往上貫通底部主體外部與使用區頂面的一條以上的凹槽道,供與上述上方氣窗共同形成一通氣循環系統。
於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凹槽道同時設於基座左右側邊及後側邊。進一步可將凹槽道貫通底部主體的底面與階面。
於理想實施例中,上述基座於使用區四周邊埋設螺帽,供於四周邊構成板片相對位置經由通孔鎖入螺栓。
通過上述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可獲得如下有益效果增加此類流動廁所內部空氣的流通循環,以改善使用時的悶熱感,及使流動廁所內部氣味可隨通風循環系統往外排除,並且於內部空間清洗時方便往外排水。
圖1系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立體圖;圖2系圖1的後視圖;圖3系圖1的左側視圖;圖4系圖1的基座立體圖;圖5顯示如圖4的未組接上表面構件的立體圖;圖6顯示如圖5的俯視圖;圖7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構件立體分解圖;圖8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後側局部構件的組合剖視圖;圖9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左側局部構件的組合剖視圖;以及圖10顯示本實用新型的右側局部構件的組合剖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1基座11踏板區12使用區13階面14腳踏板15馬桶16、17凹槽道 18螺帽 19螺栓2頂蓋31前板32後板32後板33左側板34右側板35門板36氣窗37凹部38螺栓39螺帽371通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新穎性及其它特點將於配合以下附圖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而趨於明了。
首先請參閱圖1~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包括一設為特定大小體積並可供座放的基座1,其底部可加裝一般公知的支腳,於該基座1的上方四周邊組裝前板31、後板32、左側板33及右側板34等構成板片,並於其頂端組合一頂蓋2。上述前板31組裝一可開閉的門板35,同時,在四周邊構成板片接近上方位置可預設通風氣窗36。
如圖4~圖6所示,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基座1設有適當大小面積及高度的底部主體,並於該底部主體上表面由前向後設有一踏板區11,以及一高於該踏板區11的使用區12,供於使用區12表面組裝腳踏板14及馬桶15。沿上述底部主體上表面與踏板區11及使用區12四周邊底面之間,形成一用以組裝四周邊前板31、後板32、左側板33、右側板34構成板片的階面13。本實用新型於上述底部主體與踏板區11及使用區12四側外周邊的至少一側邊設有由下往上貫通底部主體外部底面與踏板區11及使用區12頂面的至少一條以上的設定凹入深度的凹槽道16、17。於圖示實施例中,上述凹槽道16、17同時設於基座1左右側邊及後側邊,但其僅用於方便舉例說明,並非加以限制。
如圖1及圖8~圖10所示,上述基座1及其凹槽道16、17因而可於組裝如圖示的後板32、左側板33及右側板34後,形成如箭頭所示的由外底部通向流動廁所內部的通道。此一改良結構設計因而可配合上方的預設氣窗36,以形成一可由底部引入外部冷空氣,使內部熱氣由上方氣窗36流出的通氣循環系統。
於圖示可行實施例中,如圖1及圖4~圖7所示,上述基座1可於踏板區11及使用區12四周邊預埋螺帽18,於四周邊構成板片的前板31、後板32、左側板33、右側板34的相對位置設有凹部37及通孔371,供螺栓19穿入鎖接基座1的螺帽18。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四周邊構成板片的前板31、後板32、左側板33、右側板34的相對位置預設內凹部,使螺栓38能以齊平方式鎖入圖1所示的螺帽39中。
本實用新型因而可改善此類流動廁所原本悶熱的內部使用空間,使整個流動廁所經常保持在通氣循環狀態,並且於內部空間清洗時方便往外排水,確具有產業上利用價值。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範疇的前提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可作的各種簡易變化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所附的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1.一種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其具有一基座,於基座的上方四周邊組裝構成板片,及其頂端組合一頂蓋;上述四周邊構成板片接近上方位置設有氣窗;上述基座設有底部主體,其上表面設有一高出的使用區,供於使用區表面組裝腳踏板及馬桶;其特徵在於沿上述底部主體上表面與使用區四周邊底面之間,形成一用以組裝四周邊構成板片的階面,於上述底部主體與使用區四周邊的其中一側邊設有由下往上貫通底部主體外部與使用區頂面的一條以上的凹槽道,供與上述上方氣窗共同形成一通氣循環系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凹槽道設於基座的左右側邊及後側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凹槽道系貫通底部主體的底面與階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基座於使用區四周邊埋設螺帽,於四周邊構成板片相對位置設有供鎖入螺栓的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流動廁所通風循環結構,其沿上述流動廁所的底部主體上表面與使用區四周邊底面之間,形成一用以組裝四周邊構成板片的階面,於上述底部主體與使用區四周邊的至少一側邊設有由下往上貫通底部主體外部與使用區頂面的一條以上設定凹入深度的凹槽道,供與上方氣窗共同形成一通氣循環系統,以改善此類流動廁所內部使用空間的通風散熱效果。
文檔編號E06B7/02GK2913483SQ200520037908
公開日2007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9日
發明者洪德昌, 陳明秋 申請人:崎品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