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4:52:46 1
專利名稱: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對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的改進,尤其涉及一種無內膽、使用壽命長的無氧化燒成電爐。
背景技術:
含碳材料(例如含碳耐火材料、碳粒、碳棒、石墨電極等)在烘烤、燒成過程中必須隔絕與氧氣接觸,否則會因氧化而不能形成有效的碳結合,並且在烘烤、燒成過程中還需向外排出揮發物。現有技術為確保在隔氧或還原環境中燒成,通常釆用另設內爐膽的套合結構燒成電爐,以確保在高溫下的有效密封性,例如
井式電爐(圖l),其結構是在中空加熱爐體4內正置一略小於爐體內腔的耐熱不鏽鋼內膽2,爐體內壁面通過擱絲槽圈繞有裸電阻絲3, 一有排氣道7的上蓋1密封蓋於不鏽鋼內膽及爐體敞口。此結構井式電爐,在含碳材料16烘烤、燒成過程中,金屬內膽受熱會發生膨脹,在金屬內膽與爐體上部產生例如約5cm左右的間隙IO,間隙存在會造成爐內熱量大量流失,燒成能耗增加,為此不得不採用增加加熱功率滿足燒成要求;其次,金屬內膽經常性熱脹冷縮,易產生變形、開裂,冷卻時膽內呈負壓,會使外界空氣從爐膽與爐體間縫隙中進入造成製品氧化,加熱過程中因產生揮發物使膽內呈正壓,膽內產生的揮發物例如含碳物質會從開裂處洩出,在電阻絲上結碳,造成相鄰電阻絲短路拉弧斷裂;再就是,加熱電阻絲經常性熱脹冷縮,大的變形量會從擱絲槽中彈出,碰觸金屬內膽,導致設備導電,產生事故。這些均造成正常使用壽命較短,維修工作量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為克服井式電爐的不足,改進設計了罩式電爐(圖2),其結構基本為井式電爐的倒置,即將上蓋倒置成中間有凸出臺階的底座5,將耐熱不鏽鋼內膽2及中空爐體4倒置扣於底座上,底座上有穿通的排氣通道7和保護氣體進入通道8。加熱時雖然不鏽鋼內膽同樣會產生縱向膨脹,因內膽頂部與爐體間有膨脹空間,因而不會造成與外界竄通的間隙,克服了井式電爐一個存在問題。但井式電爐另外二方面的不足依然存在,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並且還因不鏽鋼內膽膨脹、變形,還易導致不鏽鋼內膽與爐體內腔相卡,
3使爐體不能正常抬起,為抬起必然給爐體造成損壞。
此外,也有採用膨脹相對較小的內膽電爐,例如中國專利CN2084595公開的箱式保護氣氛加熱電阻爐,採用碳化矽爐膛、陶瓷纖維和碳鋼密封箱組成的內膽結構。但這些材料組成的內膽,又因導熱相對差,而增加了加熱能耗。
再就是,現有技術燒成電爐,為使燒成節能採取了很好的保溫措施,但這樣又帶來高溫冷卻很慢(因防氧化所以不能開爐冷卻,只能自然冷卻),一般需要3天左右時間冷卻才能開爐,因此燒成電爐的利用效率極低,又是其一大缺點,為此應用企業必須配備許多燒成爐,才能滿足生產要求。
還有,含碳材料中加入或有石墨、炭黑、無定形碳等碳材料,使用瀝青或樹脂作為結合劑。烘烤、燒成中有甲烷、醚、醇、苯酚、水、焦油等揮發物排出,它們冷卻後成為粘性油狀物及氣體。現有電爐採用直接外排,造成對環境汙染,另行收集處理,又需增加設備。所以現有烘烤、燒成爐不環保,又是其另一大缺陷。
因此仍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於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確保燒成質量,節能,使用壽命長的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冷卻速度快,利用效率高的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
本發明再一 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增加附屬設備,環保性好的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
本發明第一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取消形成密封的烘烤、燒成用內膽,直接以中空爐體為烘烤、燒成爐膛,在中空腔敞口上增加一具有單向排氣功能的封閉腔體內蓋,達到既確保封閉爐膛能形成密閉空間,又能在烘烤、燒制過程中排出爐內揮發物;以及將圈繞裸電阻絲改為分體組合表面絕緣的電熱管,從而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實現本發明目的。具體說,本發明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包括至少上端開口的爐體和周壁面電加熱元件,帶排氣通道的爐蓋,其特徵在於爐體開口上有單向排氣功能封閉腔體的內蓋,帶排氣通道的爐蓋位於內蓋上方,電加熱元件為分體組合表面絕緣的電熱管。
本發明所述至少上端開口的爐體,與現有技術相同,其形狀不限,截面可以是例如但不限於圓形、橢圓形、方形或其他幾何多邊形等。根據爐體大小及製作上的簡便,爐體可以製成帶封閉底結構,也可以是兩端均開口,外加封底,同樣這些也都屬於現有技術。
單向排氣功能的內蓋,主要功能作用有二 一是與中空爐腔形成封閉空間,使含碳材料在隔氧或還原環境中烘烤、燒成;二是在烘烤、燒成過程中產生的揮發物能夠向外排出爐膛。根據此功能,可以有二種結構形式一種為採用整體能上下浮動的內蓋,當烘烤、燒成時,含碳材料排出揮發物,爐內呈正壓,氣體壓力大於內蓋重量時,內蓋會被頂起,揮發物會從頂起的縫隙溢出,經上蓋排氣通道排出爐外,當爐內氣體壓力小於內蓋重量時,內蓋依重量與爐體腔口形成很好密封,防止了外界空氣進入,通過浮動形成的單向密封,實現了上述二個功能; 一種為內蓋固定不動,在內
蓋上設置有單向排氣通道,例如內蓋上設置單向閥或浮動小蓋結構,同樣能實現上述所需功能。從簡化結構來說,本發明一種較好為採用內蓋整體浮動形式,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好。內蓋整體浮動,通過調節內蓋重量實現浮動, 一種較好是內蓋採用蓋形結構,爐體開口上端頂面或內圈周面
設置有u環槽,內蓋周圈活動嵌入u型環槽中,此結構起到很好的折密封,
有利於增強密封性,既簡單,密封性又好。當然能夠有效密封、及單向排氣的其他結構同樣可以被採用。
分體組合表面絕緣電熱管,主要是從方便電熱管維修角度考慮,分解組合結構,可以使得電熱管在損壞後可以方便脫出爐膛,便於更換。分體組合,可以是由二個或以上電熱管間斷組合,也可以是二個或以上電熱管放置後,通過焊接等方式連接成一體。所說電熱管,可以是普通表面絕緣的電熱管,也可以是電熱紅外管,還可以是電加熱或循環導熱油管,視加熱功率確定,這些均可以採用現有技術。電熱管,可以呈圈形布置,也可以縱向豎排布置。
本發明第二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在爐體周壁面通過設置一或若干道冷卻管,在燒成結束後,通過向冷卻管內通以循環冷卻介質例如冷空氣或冷卻液,達到在密封狀態下對高溫爐腔的快速冷卻,根據冷卻需要,確定冷卻量,實現快速冷卻,提高燒成電爐的利用率。
本發明第三目的實現,主要改進是在排氣管外增設一夾套管,通過向夾套內通入循環冷卻介質,使排出物得到冷卻,通過調節冷卻溫度,可以使其中無害及可燃氣體得以排出在排出管頂燒掉,而有害物質例如苯酚、焦油等油性物則冷凝返回,聚集在內蓋上部,成為可回收的固體碳,最後開蓋取物時拿出,避免了對環境汙染。這樣上蓋最好呈拱形結構,以留出留置廢棄物空間。
本發明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由於省略用於形成密閉空間的金屬內膽,改用在爐體中空腔敞口上設置單向排氣功能的內蓋(內外雙層蓋結構),以及將裸電熱絲改為分體組合表面絕緣的電熱管。相對於現有技術,不僅消除了採用內膽的不足,而且無熱量外排,大大節省加熱功率,經對
比試驗比較,可以節能30-50%左右,例如原同等容積電爐,加熱功率需約150千瓦左右,現僅需75千瓦左右;並且無內膽直接燒制,也可以實現快速燒成,同時也不會發生原裸電熱絲帶來的不足,節約了昂貴的設備維修成本,分體式電熱管設計,有效解決了加熱元件的維護問題。此外,單向排氣功能的內蓋,含碳材料製品在升溫過程中會產生氣體,爐內始終為正壓,冷卻時依內蓋重量形成單向密封,因此可以不衝入保護氣體,也節省了烘烤、燒成成本。同時不用內膽還擴大了有效使用容積,也降低了燒製成本。通過在爐內設快速冷卻管,通入氣體或液體冷卻,加之無內膽,極大加快了高溫密封下的冷卻速度,冷卻時間由原來的3天,縮短為1天,可以大大提高設備運轉利用率,至少可以提高利用率1倍以上,降低了對燒制設備的投入。排出物管外冷卻裝置,使得排出物中汙染嚴重物質,通過冷卻由原排出管返回,可以被收集在內外爐蓋間,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是一款環保性好的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
以下結合三個示意實施例,示例性說明及幫助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實施例具體細節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並不代表本發明構思下全部技術方案,因此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總的技術方案限定, 一些在技術人員看來,不偏離本發明構思的非實質性改動,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效果的技術特徵簡單改變或替換,均屬本發明保護範圍。
圖1為現有技術井式電爐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罩式電爐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電爐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電爐結構示意圖。
圖5為爐內一種分體組合表面絕緣電熱管安裝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電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
實施例參見圖3、 5,本發明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包括開口朝 上正置桶形中空爐體4,內壁面縱向相間設置有分體組合成圈、表面絕緣的 電熱管6.1、 6.2、 6.3和6.4,爐膛敞口上有蓋形浮動內爐蓋9,上方有拱形 保溫爐蓋1,其上有排氣道7。爐體敞口上端面有U形環槽12,內爐蓋9 周圈活動嵌入U形槽中,形成折密封,為增加高溫密封性,在爐體上端外 周設置有一環槽,蓋上保溫爐蓋後填充細砂,形成砂封ll。在加熱燒制時, 含碳產品16因受熱排出揮發物,使得爐內壓力升高,頂起浮動內蓋,向內 蓋與保溫爐蓋空間排出,經排氣道7排出爐外。
實施例2:參見圖4,如實施例l,在排氣道7為金屬管,外增加有一 封閉夾套管13,上下兩端分別有冷卻介質進出通道,通過通入循環冷卻介 質,例如冷空氣或冷卻水,實現快速降溫冷卻。通過調節冷卻速度及冷卻 量,使有害物質冷卻由排出管7返回保溫爐蓋與內蓋間(內蓋頂面有收集 槽),隨著爐溫冷卻而成為固體物。
實施例3:參見圖4,如實施例1或2,爐體內壁面設置有若干冷卻管 圈14,燒制完成後,通過向其通入循環冷卻介質(例如水或冷卻空氣),實現 密封條件下的快速冷卻。並且還可以將浮動內蓋設置成固定,在內蓋上設 置單向壓力排出閥15。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專利構思及具體實施例啟示下,能夠 從本專利公開內容及常識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一些變形,本領域普通技術 人員將意識到也可採用其他方法,.或現有技術中常用公知技術的替代,以 及特徵間的相互不同組合,例如爐體結構、形狀的改變,電熱管形式的改 變,電熱管排列的改變,採用其他單向排氣裝置,等等的非實質性改動, 同樣可以被應用,都能實現與上述實施例基本相同功能和效果,不再一一 舉例展開細說,均屬於本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包括至少上端開口的爐體和周壁面電加熱元件,帶排氣通道的爐蓋,其特徵在於爐體開口上有單向排氣功能封閉腔體的內蓋,帶排氣通道的爐蓋位於內蓋上方,電加熱元件為分體組合表面絕緣的電熱管。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其特徵在於單向排氣 功能的封閉腔體內蓋為整體能上下浮動的內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其特徵在於單向排氣 功能的封閉腔體內蓋為固定內蓋,其上有向外排氣的單向排氣通道。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其特徵在於內蓋為蓋 形結構,爐體上端開口頂面或內圈周面有U環槽,內蓋周圈活動嵌入U型環 槽中。
5、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其特徵在 於爐體周壁面有一或若干道冷卻管。
6、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其特徵在 於爐蓋排氣通道為金屬管,排氣管外有封閉夾套管,夾套管上有冷卻介質進 出通道。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其特徵在於爐蓋排氣 通道為金屬管,排氣管外有封閉夾套管,夾套管上有冷卻介質進出通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關於對含碳材料無氧化燒成電爐的改進,其特徵是爐體開口上有單向排氣功能封閉腔體的內蓋,帶排氣通道的爐蓋位於內蓋上方,電加熱元件為分體組合表面絕緣的電熱管。較現有技術,消除了採用內膽的不足,大大節省加熱功率,可以節能30-50%左右;無內膽直接燒制,也可以實現快速燒成,同時也不會發生原裸電熱絲帶來的不足。通過在爐內設快速冷卻管,通入氣體或液體冷卻,極大加快了高溫密封下的冷卻速度,大大提高設備運轉利用率。排出物管外冷卻裝置,使得排出物中汙染嚴重物質,通過冷卻由原排出管返回,可以被收集在內外爐蓋間,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
文檔編號F27B5/00GK101556110SQ20091002789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9日
發明者志 鮑 申請人:江蘇奧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