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節寬窄行的水稻插秧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21:51:53 1
1.本發明涉及水稻插秧機領域,具體講是一種可調節寬窄行的水稻插秧機。
背景技術:
2.水稻插秧機是將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的種植機械上,功能是提高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質量,實現合理密植,有利於後續作業的機械化。
3.引用申請號為202110424263.5的發明公開了一種一種水稻種植使用的插秧機,涉及到插秧機領域,包括插秧機本體,所述插秧機本體的一側設有放秧板,放秧板的一側設有插秧器,插秧機本體與放秧板之間通過板連接塊進行連接,所述板連接塊的一側轉動安裝有第一延伸板,第一延伸板的兩側均開設有調節滑槽,兩個調節滑槽內均滑動安裝有l型調節滑塊。本發明中,插秧前,移動第二延伸板,滑動到最大位置後,在擠壓彈簧的彈力作用下,能夠帶動定位擋塊向下移動,並移動至第一延伸板的一側,能夠對第二延伸板的位置進行固定,通過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的設置,能夠放置更多的秧苗,在進行扦插作業時,不需要頻繁的補充秧苗,節省了補充秧苗所需要的時間。
4.上述現有裝置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5.(1)現有裝置中,插秧器是固定不可調的,這種行距不可調的插秧機不能完全滿足農藝和不同地區的種植需要,我國面積廣闊,各個地區的氣候環境、地形等的不同,各個地區的土壤肥沃狀況差異也比較大,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條件要求,種植的密度和生長周期不同等也有所不同,就需要在插秧的時候對插植的行距進行調節,來適應各地農藝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6.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節寬窄行的水稻插秧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裝置中,插秧器是固定不可調的,這種行距不可調的插秧機不能完全滿足農藝和不同地區的種植需要,我國面積廣闊,各個地區的氣候環境、地形等的不同,各個地區的土壤肥沃狀況差異也比較大,根據各個地區的不同條件要求,種植的密度和生長周期不同等也有所不同,就需要在插秧的時候對插植的行距進行調節,來適應各地農藝的要求的問題。
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插秧機本體,所述插秧機本體包括有位於底部的機體,所述機體的後端一側下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後端一側固定連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兩側相靠近的一端分別設置有若干隔板,若干所述隔板之間分別設置有絲杆,若干所述隔板內部分別設置有驅動電機,且若干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分別和若干所述絲杆的一側固定連接,若干所述絲杆的另一端和另一側所述隔板之間通過軸承連接。
8.進一步的,若干所述隔板之間上下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導向杆。
9.進一步的,若干所述絲杆上端均螺紋連接有滑塊,兩兩所述導向杆分別穿過若干所述滑塊的上下端,若干所述滑塊分別靠近所述安裝板的一側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每兩兩所述支撐板的一側均安裝有插秧電機,若干所述插秧電機的外部均設置有電機防護罩。
10.進一步的,若干所述插秧電機的輸出端分別穿過其中一個所述支撐板和另一側所述支撐板通過軸承連接,若干所述插秧電機的輸出端上分別固定連接有插秧杆。
11.進一步的,若干所述插秧杆分別位於兩兩所述支撐板之間,若干所述插秧杆靠近所述安裝板的一側下端固定連接有活動秧爪。
12.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背板,所述背板靠近所述活動秧爪的一側通過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連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呈傾斜狀,若干所述放置板的前端分別設置有擋板,且若干所述活動秧爪均位於所述放置板的下端前側。
13.進一步的,所述u形架的兩側下端以及所述機體的下端兩側分別安裝有移走輪。
14.進一步的,所述機體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放置架,兩個所述放置架的上端分別固定連接有若干層板,若干所述層板,上端放置秧苗土塊,若干所述秧苗土塊均種植有若干秧苗。
15.本發明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可調節寬窄行的水稻插秧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改進及優點:
16.本發明通過設置若干絲杆,以及在若干隔板設置驅動絲杆的驅動電機,便於調節若干活動秧爪之間的距離,便於調節水稻插秧機的插秧寬窄的距離,同時在若干隔板設置驅動絲杆的驅動電機,以及設置若干插秧電機,便於分開啟動,便於控制水稻插秧機的插秧行數。
附圖說明
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解釋:
18.圖1為本發明正視結構示意圖;
19.圖2為本發明側視結構示意圖;
20.圖3為本發明中放置架處正視結構示意圖;
21.圖4為本發明中插秧杆處正視結構示意圖;
22.圖5為本發明中插秧杆處側視結構示意圖。
23.附圖標記說明:1、插秧機本體;2、機體;3、放置架;4、層板;5、秧苗土塊;6、安裝板;7、背板;8、放置板;10、隔板;9、u形架;11、絲杆;12、導向杆;13、滑塊;14、支撐板;15、插秧電機;16、電機防護罩;17、插秧杆;18、活動秧爪;19、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24.下面將結合附圖1至圖5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25.實施例一
26.本發明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可調節寬窄行的水稻插秧機,如圖1-圖5所示,包括有插秧機本體1,插秧機本體1包括有位於底部的機體2,機體2的後端一側下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6,安裝板6的後端一側固定連接有u形架9,u形架9的兩側相靠近的一端分別設置有若干隔板10,若干隔板10之間分別設置有絲杆11,若干隔板10內部分別設置有驅動電機,且
若干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分別和若干絲杆11的一側固定連接,若干絲杆11的另一端和另一側隔板10之間通過軸承連接,通過設置若干絲杆11,以及在若干隔板10設置驅動絲杆11的驅動電機,便於調節若干活動秧爪18之間的距離,便於調節水稻插秧機本體1的插秧寬窄的距離。
27.若干隔板10之間上下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導向杆12,通過設置導向杆12,便於對啟動隔板10內部的驅動電機,使絲杆11轉動,從而使滑塊13移動,為滑塊13移動進行導向,使滑塊13移動更加穩定。
28.若干絲杆11上端均螺紋連接有滑塊13,兩兩導向杆12分別穿過若干滑塊13的上下端,若干滑塊13分別靠近安裝板6的一側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支撐板14,每兩兩支撐板14的一側均安裝有插秧電機15,若干插秧電機15的外部均設置有電機防護罩16,通過安裝電機防護罩16,便於對插秧電機15進行防護,防止進水進泥,影響插秧電機15的使用。
29.若干插秧電機15的輸出端分別穿過其中一個支撐板14和另一側支撐板14通過軸承連接,若干插秧電機15的輸出端上分別固定連接有插秧杆17,通過設置若干插秧電機15,插秧電機15的輸出端轉動帶動插秧杆17以及活動秧爪18進行勻速轉動,進行插秧,通過設置若干插秧電機15,選擇性的控制其中幾個或者多個插秧電機15,便於控制插秧的行數。
30.若干插秧杆17分別位於兩兩支撐板14之間,若干插秧杆17靠近安裝板6的一側下端固定連接有活動秧爪18,通過活動秧爪18便於對秧苗土塊5的每顆秧苗進行插秧。
31.安裝板6的上端固定連接有背板7,背板7靠近活動秧爪18的一側通過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連接有放置板8,放置板8呈傾斜狀,若干放置板8的前端分別設置有擋板19,且若干活動秧爪18均位於放置板8的下端前側,通過放置板8呈傾斜狀,便於在下端的秧苗土塊5的秧苗插秧完畢後,靠近上端的滑向下端,距離結構為現有技術中實際存在的結構。
32.實施例二
33.基於實施例一,實施例二還提供了另外一種實施方式。
34.為了方便對放置板8上端進行加料,在本技術方案中,包括有插秧機本體1,插秧機本體1包括有位於底部的機體2,機體2的後端一側下端固定連接有安裝板6,安裝板6的後端一側固定連接有u形架9,u形架9的兩側相靠近的一端分別設置有若干隔板10,若干隔板10之間分別設置有絲杆11,若干隔板10內部分別設置有驅動電機,且若干驅動電機的輸出端分別和若干絲杆11的一側固定連接,若干絲杆11的另一端和另一側隔板10之間通過軸承連接,通過設置若干絲杆11,以及在若干隔板10設置驅動絲杆11的驅動電機,便於調節若干活動秧爪18之間的距離,便於調節水稻插秧機本體1的插秧寬窄的距離。
35.若干隔板10之間上下端分別固定連接有導向杆12,通過設置導向杆12,便於對啟動隔板10內部的驅動電機,使絲杆11轉動,從而使滑塊13移動,為滑塊13移動進行導向,使滑塊13移動更加穩定。
36.若干絲杆11上端均螺紋連接有滑塊13,兩兩導向杆12分別穿過若干滑塊13的上下端,若干滑塊13分別靠近安裝板6的一側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有支撐板14,每兩兩支撐板14的一側均安裝有插秧電機15,若干插秧電機15的外部均設置有電機防護罩16,通過安裝電機防護罩16,便於對插秧電機15進行防護,防止進水進泥,影響插秧電機15的使用。
37.若干插秧電機15的輸出端分別穿過其中一個支撐板14和另一側支撐板14通過軸承連接,若干插秧電機15的輸出端上分別固定連接有插秧杆17,通過設置若干插秧電機15,
插秧電機15的輸出端轉動帶動插秧杆17以及活動秧爪18進行勻速轉動,進行插秧,通過設置若干插秧電機15,選擇性的控制其中幾個或者多個插秧電機15,便於控制插秧的行數。
38.若干插秧杆17分別位於兩兩支撐板14之間,若干插秧杆17靠近安裝板6的一側下端固定連接有活動秧爪18,通過活動秧爪18便於對秧苗土塊5的每顆秧苗進行插秧。
39.安裝板6的上端固定連接有背板7,背板7靠近活動秧爪18的一側通過螺栓螺母可拆卸固定連接有放置板8,放置板8呈傾斜狀,若干放置板8的前端分別設置有擋板19,且若干活動秧爪18均位於放置板8的下端前側,通過放置板8呈傾斜狀,便於在下端的秧苗土塊5的秧苗插秧完畢後,靠近上端的滑向下端,距離結構為現有技術中實際存在的結構。
40.u形架9的兩側下端以及機體2的下端兩側分別安裝有移走輪,通過移走輪便於移動,移走輪的設置為現有技術中,適合插秧機本體1使用的移走輪。
41.機體2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放置架3,兩個放置架3的上端分別固定連接有若干層板4,若干層板4,上端放置秧苗土塊5,若干秧苗土塊5均種植有若干秧苗,通過設置放置架3,放置架3上端放置有若干秧苗土塊5,便於對放置板8上端進行加料。
42.工作原理:通過將種植秧苗後可以進行栽種的秧苗土塊5放置在層板4上端,然後在放置板8上放滿秧苗土塊5,兩個人坐上機體2上端,一個人控制操作插秧機本體1啟動移動,另一個人及時補充放置板8上端的秧苗土塊5,根據需要插秧的行數選擇性啟動若干隔板10內部的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驅動絲杆11轉動,從而帶動滑塊13移動,便於調節活動秧爪18的位置,便於控制插秧機本體1的插秧行數以及寬窄,通過啟動插秧電機15,便於帶動插秧杆17以及活動秧爪18轉動進行插秧工作。
43.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