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坐墊快裝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18:09:5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自行車坐墊快裝組件。
背景技術:
自行車,又稱腳踏車或單車,通常是二輪的小型陸上車輛。人騎上車後,以腳踩踏板為動力,是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車是傳統產業,具有100多年的歷史,由於環保以及交通的問題,自行車再度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居民喜愛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車行業的重心正從傳統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運動型、山地型、休閒型轉變,在美、歐、日等發達國家,自行車是一種較普遍的運動、健身、休閒和娛樂性產品。每年全世界自行車需求量巨大,日本CYCLEPRESS的數據統計顯示,全世界自行車需求規模保持在1.06億臺的水平,自行車年交易額約為50億美元。
現有自行車坐墊與高度調節杆(座管)之間通常採用螺栓固定方式,拆裝必須使用扳手等輔助工具,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傳統自行車坐墊通常只支持高度調節,不支持前後調節功能,即使是能夠實現前後調節,調節範圍也十分有限,無法適用於不同身材的使用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行車坐墊快裝組件,無需輔助工具實現坐墊快速拆裝。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自行車坐墊快裝組件,包括支撐筒和套管,支撐筒通過第一連接件與坐墊高度調節杆相連,套管通過第二連接件與坐墊本體連接,套管套接於支撐筒外側。
所述支撐筒和套管的數量均為兩個,對稱設置於坐墊本體的下方。
所述的第一連接件為U型支架,支撐筒安裝於U型支架的頂部,U型支架的底部安裝坐墊高度調節杆。
所述的套管上設有與第一連接件相配合的條形槽。
所述的支撐筒內設有卡扣,卡扣由V型彈片和頂珠構成,頂珠固定安裝於V型彈片的端部,V型彈片支撐於支撐筒的內壁之間,支撐筒和套管的壁上設有與頂珠相配合的通孔。頂珠貫穿支撐筒和套管上的通孔完成固定,向內按壓頂珠使頂珠低於套管內壁,即可抽動套管,實現坐墊的拆卸。
所述套管的壁上設有至少兩個通孔,且通孔沿套管的軸線方向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採用單珠彈片配合套筒式結構,頂珠貫穿支撐筒和套管上的通孔即可完成固定,向內按壓頂珠即可抽動套管實現坐墊的拆卸,無需輔助工具即可實現坐墊的快速拆裝,使用方便。
2)沿套管的軸線方向設有多個通孔,不同的通孔代表不同的坐墊前後位置,實現了大幅度的前後調節,能夠適用於不同身材的使用者,達到良好的用戶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調節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筒,2-套管,3-第一連接件,4-坐墊高度調節杆,5-第二連接件,6-坐墊本體,7-卡扣,7.1-V型彈片,7.2-頂珠,8-通孔,9-條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自行車坐墊快裝組件,包括支撐筒1和套管2,支撐筒1通過第一連接件3與坐墊高度調節杆4相連,套管2通過第二連接件5與坐墊本體6連接,套管2套接於支撐筒1外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筒1和套管2的數量均為兩個,對稱設置於坐墊本體6的下方。所述的第一連接件3為U型支架,支撐筒1安裝於U型支架的頂部,U型支架的底部中心處安裝坐墊高度調節杆4。
為了實現套接,所述的套管2上需要設置與第一連接件3相配合的條形槽9。
具體實現時,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的支撐筒1內設有卡扣7,卡扣7由V型彈片7.1和頂珠7.2構成,頂珠7.2固定安裝於V型彈片7.1的端部(頂珠7.2與V型彈片7.1最好是一體化成型),V型彈片7.1支撐於支撐筒1的內壁之間,支撐筒1和套管2的壁上設有與頂珠7.2相配合的通孔8。
如圖2所示,頂珠7.2穿過支撐筒1和套管2上的通孔8即完成了支撐筒1與套管2之間的軸向固定。如圖3所示,在需要拆下坐墊時,向內按壓頂珠7.2(V型彈片7.1收縮),使頂珠7.2低於套管2內壁,即可抽動套管2直至套管2完全脫離支撐筒1。
為了讓使用的操作更加方便,頂珠7.2的設置方向如圖1所示,頂珠7.2向外設置。
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套管2的壁上設有五個通孔8,且通孔8沿套管2的軸線方向分布,不同的通孔8代表不同的坐墊前後位置,實現了坐墊五檔前後調節。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於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並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範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