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膠質測定器用蒸發浴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00:55:2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定器中的蒸發部件,特別涉及一種實際膠質測定器用蒸發浴。
背景技術:
目前,利用噴射蒸發對車用汽油和航空燃油進行的實際膠質測定,是將燃油定量放置後再控制溫度和控制空氣或蒸氣流的條件下蒸發,然後將所得殘渣稱重即得到實際膠質數值。現有的燃油實際膠質用蒸發浴通過包括一金屬浴、纏繞於該金屬浴外表面的金屬氣管及纏繞於金屬管外的帶有絕緣瓷套的加熱絲,這種蒸發浴金屬氣管受高溫後容易產生氧化及雜質,從而影響實驗結果,且人工纏繞加熱絲,加熱絲熔斷現象較多,有待於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實際膠質測定器用蒸發浴,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加熱絲易熔斷及金屬氣管容易氧化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實際膠質測定器用蒸發浴,包括一金屬浴及套設於該金屬浴外的加熱套,所述金屬浴包括鋁浴及嵌設於該鋁浴內的氣路芯軸,所述鋁浴的頂端設有用於放置燒杯的收容槽,該鋁浴的頂端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一出氣通道,該第一出氣通道的外端連接有一出氣管,該出氣管由第一出氣通道向上再對應收容槽的方向彎折延伸至收容槽的上方,使其出口朝向收容槽,所述鋁浴的底端向內凹進形成一槽體,所述氣路芯軸緊配合設於槽體內,其頂面與槽體的頂面相抵靠,所述氣路芯軸上設有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包括位於氣路芯軸底端的進氣通道、位於該氣路芯軸頂端的第二出氣通道及連接於該進氣通道與第二出氣通道之間的螺旋通道,該進氣通道包括由氣路芯軸的底端中部向上延伸的第一進氣段及連接於該第一進氣段的頂端向外延伸的第二進氣段,該第二進氣段的末端延伸貫穿至氣路芯軸的側面,該第二出氣通道由氣路芯軸的頂端對應第一出氣通道的底端位置向外沿氣路芯軸的上表面延伸至貫穿氣路芯軸的側面,該螺旋通道由氣路芯軸的外表面向上呈螺旋形延伸,其兩端分別與進氣通道的第二進氣段及第二出氣通道相連通。
優選方案為,所述加熱套套設於金屬浴的外周面並與氣路芯軸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方案為,所述螺旋通道的橫截面為方形。
優選方案為,所述氣路芯軸的外徑為79㎜,高度為143㎜,所述螺旋氣道的方形的橫截面的長寬均為5.5㎜。
優選方案為,所述氣體通道的整體長度為4500㎜。
優選方案為,所述金屬浴還連接有一溫度傳感器及一與加熱套連接的溫度控制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蒸發浴通過氣路芯軸的設置螺旋形的氣體通道直接形成於金屬浴內部,無任何雜質,並且空氣流量穩定,該加熱套緊貼金屬浴外表面,加熱套過熱現象少,加熱套壽命增長,加熱效率增大,加熱速度快,便於試驗孔溫度控制達到試驗要求,實驗結果更精確,且便於維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際膠質測定器用蒸發浴的剖視圖;
圖2為圖1中金屬浴部分的立體圖;
圖3為圖1中氣路芯軸部分的立體圖。
圖中:
100、蒸發浴;10、金屬浴;11、鋁浴;30、加熱套;12、氣路芯軸;13、收容槽;14、第一出氣通道;15、出氣管;16、槽體;120、氣體通道;121、進氣通道;122、第二出氣通道;123、螺旋通道;125、第一進氣段;126、第二進氣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及圖2所示,該蒸發浴100應用於一實際膠質測定器中,其包括一金屬浴10及套設於該金屬浴10外圍的加熱套30。
所述金屬浴10包括鋁浴11及嵌設於該鋁浴11內的氣路芯軸12。該鋁浴11為圓柱形,其頂端設有用於放置燒杯的收容槽13。該鋁浴11的頂端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一出氣通道14。該第一出氣通道14的外端連接有一出氣管15。該出氣管由第一出氣通道14向上再對應收容槽13的方向彎折延伸至收容槽13的上方,使其出口朝向收容槽13。該鋁浴11的底端向內凹進形成一槽體16。該槽體16為圓柱形。
所述氣路芯軸12緊配合設置於槽體16內,其頂面與槽體16的頂面相抵靠。請同時參閱圖3,該氣路芯軸12為圓柱體,其上設有氣體通道120。本實施例中,該氣路芯軸12的外徑為79㎜,高度為143㎜。該氣體通道120包括位於氣路芯軸12底端的進氣通道121、位於該氣路芯軸12頂端的第二出氣通道122及連接於該進氣通道121與第二出氣通道122之間的螺旋通道123。該進氣通道121包括由氣路芯軸12的底端中部向上延伸的第一進氣段125及連接於該第一進氣段125的頂端向外延伸的第二進氣段126。該第二進氣段126的末端延伸貫穿至氣路芯軸12的側面。該第二出氣通道122由氣路芯軸12的頂端對應第一出氣通道14的底端位置向外沿氣路芯軸12的上表面延伸至貫穿氣路芯軸12的側面。該螺旋通道123由氣路芯軸12的外表面向上呈螺旋形延伸,其兩端分別與進氣通道121的第二進氣段125及第二出氣通道122相連通。該螺旋通道123的橫截面為方形,其方形的長寬分別為5.5㎜。該第一進氣段125、第二進氣段126、螺旋通道123、第二出氣通道122及第一出氣通道14依次相互連通並於金屬浴10內形成一閉合的氣體通道,該氣體通道的整體長度大致為4500㎜。
該加熱套30套設於金屬浴10的外周面並與氣路芯軸12的位置相對應,以對氣路芯軸12上設置的氣體通路內的空氣進行加熱,從而使氣體通路內的熱空氣由出氣管排出後對燒杯內的試樣進行吹掃。
具體實施時,該金屬浴10還連接有一溫度傳感器及一與加熱套30連接的溫度控制儀,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金屬浴10的溫度情況,並通過溫度控制儀來控制加熱套30的加熱量,從而控制金屬浴10的溫度,達到較好的試驗效果。
該實際膠質測定器用蒸發浴100通過氣路芯軸12的設置使螺旋形的氣體通道直接形成於金屬浴10內部,無任何雜質,並且空氣流量穩定,該加熱套30緊貼金屬浴10外表面,加熱套30過熱現象少,加熱套30壽命增長,加熱效率增大,加熱速度快,便於試驗孔溫度控制達到試驗要求,實驗結果更精確,且便於維護。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