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器客艙的內部布局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7:45:41
專利名稱:航空器客艙的內部布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航空器客艙的內部布局。
本發明的領域是用於運載乘客的航空器、且特別是航空公司用於商業運營的航空器的內部布局。在這樣的航空器中,每位乘客佔用一座具,但是根據該座具所處的隔間,所述座具的舒適度高低不等。因此,例如某些航空器具有三種艙位,它們通常稱作經濟艙、公務艙和頭等艙。
背景技術:
通常地,對於所有艙位而言,座具相對飛機軸線(或飛機的移動方向)呈橫排以及呈縱列地放置。
為使其機群嬴利,航空公司有著雙重考慮。它們一方面希望在一給定的空間(航空器的客艙)內運載數量儘可能多的乘客,而另一方面它們希望通過在舒適度和空間方面為乘客提供儘可能好的表現來使乘客滿意並保持忠誠。因此存在多個文獻如WO-03/053735和FR-2 843 730,它們都提出可以優化在這樣的客艙中的可用空間的航空器客艙的內部布局。
本發明尤其涉及公務艙和頭等艙的隔間,在這些艙位中乘客能以臥姿狀態旅行。文獻EP-1 364 874提出一種用於航空器乘客的個體模件(module individuel),該個體模件——其與其它相似模件組合——允許以優化方式佔用在一航空器客艙中的可用空間,同時遵守航空標準規定的技術限制。所述文獻的附圖示出允許在一客艙中容納大量乘客的模件組合。然而,在提出的布局中,某些座具按航空器的移動方向取向,而另一些座具則按其反方向取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因而在於提供一航空器客艙的布局,其允許在一給定空間內安置最多的乘客,該布局的所有用於容納乘客的座具都按同一方向取向。
因此,它提出一用於裝備一航空器客艙的航空器座具組件,所述航空器座具組件具有至少兩個相鄰的座具列,所述座具在各個所述座具列中一個隨一個之後地布置,且每個座具可轉換成臥具,以便呈現一基本伸展的躺臥面。
根據本發明,所述每個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呈現一第一躺臥部分和至少一第二躺臥部分,所述第二躺臥部分的寬度相對於所述第一躺臥部分較窄,在兩相鄰的座具列中,所述座具交錯地(en quinconce)布置,從而一座具列的一座具的所述第一躺臥部分處於所述第二座具列的一座具的一寬度較窄的第二躺臥部分的對面。
該交錯式的座具布局——其組合了一旦轉換成臥具而不具有一恆定寬度的座具——使得可在一給定空間內安置數量更多的座具,同時不降低乘客的舒適度。轉換成臥具的座具的最寬部分優選地用於接納乘客的軀幹,而寬度較窄的臥具部分特別地接納乘客的頭部和腿部。躺臥面不強求是平坦的。此處涉及到的座具可以是一可傾斜座具,該可傾斜座具在其「最大傾斜」的位置不會形成一基本水平的躺臥面。
一有利的實施方式提出,每個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具有一基本線直的縱向邊。因此,這種座具可以適配成或沿著一過道、或沿著一客艙壁布置成列。在該實施方式中,根據本發明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具有例如至少兩種類型的座具,第一種類型的座具有一線直的縱向邊——該線直的縱向邊處於一就坐在所述座具上的乘客的右側,而第二種類型的座具有一線直的縱向邊——該線直的縱向邊處於所述的就坐在所述座具上相同位置的乘客的左側。因而可以看到同一座具列的座具例如全部都為同一類型的。
在一第一實施方式中,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這樣間隔開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小於十來釐米。因此,客艙內的空間損失減到最小,並且因而可在一給定空間內安置更多數量的座具。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這樣間隔開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當根據本發明的座具組處於挨靠著一客艙壁時,該構型尤其可被採用。藉助所設置的通道,佔據靠近所述客艙壁的這些座具的乘客可以到達沿客艙壁安放的座具列的座具,而無需打擾就坐於另一座具列的座具上的乘客。
在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的情形下,一行李箱可安置在該座具列的兩個相鄰座具之間。這裡涉及到例如沿著一客艙壁安放的座具列。
根據本發明的一航空器座具組件具有例如兩列座具。
在此情況下,當座具有一線直縱向邊時,所述座具組件例如由一縱向過道限定,且座具的線直縱向邊位於所述過道側。
根據本發明的一航空器座具組件也可具有三列座具。
在此情況下,同一座具列的座具有利地彼此這樣間隔開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因此,可以不用打擾到旁側座具列的乘客就能到達所述中間座具列。在所述實施方式中,中間座具列的座具之間的自由空間無益於使乘客通過,所述空間有利地用作收納空間。
一三列座具組例如設計成每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並且,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具有一長度,該長度大於所述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的長度。因此所述長度較大的座具可提供給身材高大的乘客。
三列座具組優選地由兩條過道縱向地界定,以便利於到達所述組中的所有座具。因此所述旁側座具組的座具有利地在相應的過道側具有一大致線直的縱向邊。所述組件可具有一縱向對稱軸。
在根據本發明的航空器的三列座具組件中,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相對於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縱向地錯移,而它們與另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排齊。也可能的是,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相對於所述兩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縱向地錯移,但具有一不同的錯距。
本發明也提出一具有四列座具的航空器座具組件。
這樣的組件例如由兩個如上所述的兩列座具組構成。
四列座具組中的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優選地彼此這樣地間隔開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因此,不用打擾已經入座的乘客就可以到達所述組件的所有座具。在這樣的構型中,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之間留出自由的空間可用於容置一行李箱,因為它無益於令乘客通過。
四座具式組件的另一實施方式設計成每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這樣地間隔開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並且,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具有一長度,該長度大於所述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的長度。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因而可接納身材高大的乘客。
對於四座具列式的構型,同樣可以設計成所述中間座具列之一的座具相對於另一中間座具列的座具排齊,但卻相對於相應旁側座具列的座具錯移。
本發明也涉及一航空器,其特點在於所述航空器具有一如上所述的座具組件。
本發明的細節及優點將從下文結合示意性附圖所作的描述中更清楚地體現出來,附圖中[28]圖1以俯視圖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一具有五列座具的航空器客艙區,[29]圖2為類似圖1、但具有七列座具的一客艙的示意圖,[30]圖3為圖2中所示客艙的一布局變型,且[31]圖4是一具有八列座具的航空器客艙區的示意性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所述示意圖示出其內布置有可變換式座具的航空器客艙隔間。因此一位就坐在所述隔間中的旅客既可以坐姿旅行,也可以伸展姿勢或幾乎伸展的姿勢旅行。
從俯視圖看,圖中所示的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平坦或幾乎平坦的)時,具有一符合人體形態的輪廓。用於接納乘客軀幹的臥具部分寬度更大,而用於接納乘客腿部和頭部的臥具部分寬度較小。雖然圖中未示出,但完全可以在此處考慮採用如文獻EP-1 364 874中提到的模件。
在所述附圖中,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呈現一相同形狀的輪廓(大致對稱)。所述輪廓(圖1)首先具有兩個線直的橫向端部。第一端部2位於用於接納旅客腳部的臥具的一側,而另一橫向端部4位於用於接納該旅客頭部的臥具端。這些橫向端部呈線直地示出。但這裡可以考慮其它形狀圓弧形(arrondis)、完全圓弧形、橢圓弧形等。
所述橫向端部2、4通過縱向邊連接。第一縱向邊是線直的且垂直於橫向邊2、4地延伸。該線直的縱向邊在下文的描述中被稱作線直邊6。
另一縱向邊呈折線(ligne brisée)形狀。所述折線首先從橫向邊2出發,朝橫向邊4延伸,從而形成一基本平行於線直邊6的第一段8。因此有一小寬度的臥具部分。形成第二縱向邊的所述折線的第二段10形成臥具的一加寬部分。臥具的相應部分接納例如旅客的大腿和骨盆部。
縱向邊折線的一第三段12再次與線直邊6平行。所述第三段對應於例如用於接納旅客上半身的臥具部分。
最後,形成第二縱向邊的折線的最後第四段14形成臥具的寬度縮窄部分。與所述最後第四段14對應的臥具部分用於接納特別是旅客的頭部。
在不同圖中可注意到有兩種類型的座具。第一種類型的座具是這樣的當旅客仰臥伸展在臥具上時,其頭部因而朝向航空器的後部,線直邊6位於該旅客的右側。對於另一種類型的座具,在同樣條件下,相應臥具的線直邊6位於旅客的左側。
圖1中示出五列座具。在這裡和隨後的描述中,「座具列」是指將座具相對於航空器縱向地一個隨一個之後地布置的座具組件。
第一座具列置於客艙的左壁16和第一過道18之間。在所述座具列中,座具一個隨一個之後地放置,從而在躺臥位置,一前橫向邊2會與一相鄰的橫向邊4發生接觸、或幾乎接觸該橫向邊4。因此在同一座具列的兩個被轉換成臥具的相鄰座具之間留有一最小的空間。在所述座具列中,所有座具都是同一類型的,且所述座具的線直邊6總沿著客艙左壁16。
基本在所示客艙的中部有一兩列座具組。所述兩列座具組布置於所述過道18和一第二過道20之間。在所述的每一座具列中總是能看到同一類型的座具。對於位於過道18側的所述座具列的座具而言,線直邊6位於按航空器移動方向乘坐的乘客的左側,而在位於過道20側的第二座具列中,線直邊6位於按航空器移動方向乘坐的乘客的右側。
在圖中注意到該兩列座具組的乘客交錯地排列。實際上,所述座具列的座具並不是布置成實現橫排、也就是垂直於座具列的橫排。實際上,所述兩相鄰的座具列——其每一列中座具都一個接一個之後地放置以便在兩個轉換成臥具的相鄰座具之間留出一最小空間——在縱向上彼此相對錯移。所述錯距選擇成一座具列的最寬臥具部分——其對應於所述第三段12——基本處於相鄰座具列的一臥具位的最窄部分處。因此,在所述兩列座具組的中間,一座具列的一座具的最寬部分處於對應相鄰座具列的一座具的所述第一段8的臥具位部分處。
最後兩座具列布置於所述過道20和一右客艙壁22之間。該座具組中的各列不同於之前描述過的座具列在於兩個相鄰臥具位之間留出一自由的空間24。所述自由空間24足以允許一位旅客通過。採用這種方式,在與過道20鄰接的座具列中,設置有通道以便可到達位於沿右客艙壁22的座具。座位處於沿該右客艙壁22的乘客們因此可以不打擾就坐在其鄰接過道20的座具列中的座具上的乘客就能到達他們的座具。
對於具有自由空間24的所述兩座具列,仍可看到類似於前面所述的相鄰兩列的錯移。實際上,正如圖中所見,除了可能位於一列端頭的座具,一座具的最寬部分——其對應第三段12——處於一最窄部分處,在本情形下即處於對應第一段8的部分處。
考慮到不同列之間存在的錯距,空間26保持不被座具佔據。所述空間可用作設置收納格架。
圖2中,所示的航空器客艙具有七列座具。在所述構型中可看到三條標號為28、30和32的過道。這裡也看到一左客艙壁16和右客艙壁22。處於沿左客艙壁16的座具列類似於圖1中沿著左客艙壁16布置的座具列。同樣,位於過道28和30之間的、和相應地位於過道30和32之間的兩列座具組類似於圖1中位於過道18和20之間的兩列座具組。在右客艙壁22側的兩列座具組也類似於圖1中同樣沿著右客艙壁22布置的兩列座具組。
圖2中可注意到對於朝向航空器前部的、處於沿客艙壁16和22的座具列,座具並沒有完全一個緊接一個之後地排齊,而是該列的形狀適配於相應的客艙壁的形狀。這裡座具的形狀使得能很好地適配客艙壁的形狀。
圖3為圖2布局的一略加變化的實施變型,它使得在同一空間中可以放置數量更多的座具。
最後在圖4中仍可看到三條過道28、30和32。總位於兩條過道之間的兩列座具組類似於圖2和圖3中布置於兩條過道之間的兩列座具組。在客艙壁側,這裡總有兩列座具組,在同一座具列中所述座具彼此間隔開。[51]也可考慮除圖中示出的構型之外的其它構型。例如可在很窄的客艙中設置四列座具,且只帶有唯一一條中央過道。因此得到一類似於圖4構型的、但沒有中間四列座具的構型。
也可設置三列或四列座具組。因此例如在圖4所示的構型中,可取消中央過道30並把位於所述中央過道30兩側的兩個兩列座具組連接在一起。所述構型的缺點在於就坐於該四列座具組的中間列的臥具位上的乘客如果他們要進到或離開他們的座具,不得不打擾到他們的鄰座乘客。為了避免所述缺點,因而只要在座具之間設置通道即可,所述通道如圖4中所示的例如為處於客艙壁16和22側的座具列所設的通道。
在所述四列座具組中,每一列中的座具都是同一類型的(線直邊6在左側或在右側),且座具類型從一列到另一列相交替。在所述四列座具組中,除中間的兩列之外,仍可看到相鄰兩列的座具之間有一縱向的錯距。對於所述的中間兩列,或者可以不存在任何錯距,或者可以有錯距——該錯距與其它兩列之間存在的錯距相同,或者還可以有一不同的錯距。
如上所述,也可以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具有三列座具組。優選地,為了便於進到中間列的座具,一空間——其如圖1到圖4中的空間24——總會設置在同一座具列的兩個相鄰座具之間。這裡也有利地考慮在每一座具列中只有單一類型的座具,並且座具類型從一列到另一列交替布置。在所述的具有三列座具的構型中,可以在相鄰兩列的兩座具之間設置一縱向的錯距,也可以為通過其非線直的座具縱向邊相鄰的座具列設計錯距,並且為通過兩線直邊相鄰的座具列的座具不設計錯距(或相同的錯距,或不同的錯距)。
在所述的三座具列構型中,有利的是對於中間座具列可設置第三種類型的座具。它涉及一種相對其縱向軸呈現一對稱形狀的座具。所述座具的每一縱向邊呈現一如之前參照圖1所描述的形狀。使用所述第三種類型的座具因而可使所述三列座具組的寬度最優化,也就是說為乘坐這些座具旅行的乘客提供儘可能大的舒適度,同時使所述三列座具的總寬度儘可能小。這裡可注意到涉及到所述中間列的座具之間留出的自由的空間,上文設置於同一列的座具之間的空間並不是用來供旅客通行。因此可看出中間列的所述座具的臥具提供一更大長度的躺臥面。所述臥具位因而可提供給身材高大的乘客。也可使用所述中間列的座具之間的自由空間來歸置行李。根據選用於客艙內部的布局,如果因此還設計有足夠的收納空間,便可以取消任何置於高處的行李箱。
以上對三列座具組的中間列的兩臥具位之間留出的自由空間的使用(實現更長的臥具面或實施收納空間)所進行的描述,也可應用於上面所述的四列座具組的中間座具列。
以上介紹的實施方式使得可以無需打擾就坐在另一座具上的乘客就可進到所有的所述座具。
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座具的形狀當然可以不同於上面描述的形狀。例如也可使用如文獻EP-1 364 874 A1中提出的座具模件。參考所述文獻的圖5A——其也是摘要附圖,可考慮如該圖中所示模件的一模件。所述摘要附圖中的所述模件有一線直邊26,該線直邊位於一就坐於所示模件上的旅客的左側。所述模件可與另一相似模件配合,在所述另一相似模件中,所述線直邊26位於就位在所述模件內部的旅客的右側。所述兩模件因而彼此肩並肩地被安置,從而所述模件的其中之一的第一段28與另一模件的第二段30配合。因此又出現類似於本附圖的圖1到圖4中所示構型的構型。
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上按非限制性舉例方式加以描述的所述實施方式。它也涉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隨後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內所能達成的所有實施變型。
本發明因此並不局限於可容納五列、七列或八列座具的航空器客艙。本發明適用於所有的客艙寬度,且本發明可以基於一其中能放置三列座具的客艙予以考慮。
權利要求
1.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用於裝備一航空器客艙,所述航空器座具組件具有至少兩個相鄰的座具列,所述座具在各個所述座具列中一個隨一個之後地布置,且每個座具可轉換成臥具,以便呈現一基本伸展的躺臥面,其特徵在於,所述每個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呈現一第一躺臥部分和至少一第二躺臥部分,所述第二躺臥部分的寬度相對於所述第一躺臥部分較窄;並且在兩相鄰的座具列中,所述座具交錯地布置,從而一座具列的一座具的所述第一躺臥部分處於所述第二座具列的一座具的一寬度較窄的第二躺臥部分的對面。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所述每個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具有一基本線直的縱向邊(6)。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具有至少兩種類型的座具,第一種類型的座具有一線直的縱向邊(6)——該線直的縱向邊處於一位就坐在所述座具上的乘客的右側,且第二種類型的座具有一線直的縱向邊(6)——該線直的縱向邊處於所述的就坐在該座具上相同位置的乘客的左側。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全部都為同一類型的。
5.按照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小於十來釐米。
6.按照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24)允許一位乘客通過。
7.按照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並且一行李箱布置於該座具列的兩個相鄰座具之間。
8.按照權利要求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具有兩列座具。
9.按照權利要求2和8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被一縱向過道(18、20;28、30、32)限定;並且,座具的線直縱向邊(6)位於所述過道(18、20;28、30、32)側。
10.按照權利要求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具有三列座具。
11.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24)允許一位乘客通過。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中間座具列的座具之間的自由空間(24)用作收納空間。
13.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每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並且,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具有一長度,該長度大於所述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的長度。
14.按照權利要求10到13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被兩過道(18、20;28、30、32)縱向地限定。
15.按照權利要求14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所述旁側座具組的座具在相應的過道側具有一大致線直的縱向邊(6)。
16.按照權利要求15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有一縱向對稱軸。
17.按照權利要求10到15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相對於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縱向地錯移,而它們與另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排齊。
18.按照權利要求10到15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相對於所述兩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縱向地錯移,但以一不同的錯距地縱向地錯移。
19.按照權利要求1到7中任一項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具有四列座具。
20.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它由兩個按照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兩列座具組構成。
21.按照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同一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24)允許一位乘客通過。
22.按照權利要求21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之間讓出的自由空間用於容置一行李箱。
23.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每一旁側座具列的座具彼此間隔開,從而當所述座具轉換成臥具時,隔開它們的空間允許一位乘客通過;並且,所述中間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具有一長度,該長度大於所述旁側座具列的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的長度。
24.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特點在於,所述中間座具列之一的座具相對於另一中間座具列的座具排齊,但卻相對於相應旁側座具列的座具錯移。
25.航空器,其特點在於,它具有一按照權利要求1到24中任一項所述的座具組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航空器客艙的內部布局,所述布局具有一航空器座具組件,其用於裝備一航空器客艙,所述航空器座具組件具有至少兩個相鄰的座具列。所述座具在各個所述座具列中一個隨一個之後地布置。另外,每個座具可轉換成臥具,以便呈現一基本伸展的躺臥面。所述每個座具當其轉換成臥具時,呈現一第一躺臥部分(12)和至少一第二躺臥部分(8),所述第二躺臥部分的寬度相對於所述第一躺臥部分(12)較窄。在兩相鄰的座具列中,所述座具交錯地布置,從而一座具列的一座具的所述第一躺臥部分(12)處於所述第二座具列的一座具的一寬度較窄的第二躺臥部分(8)的對面。
文檔編號B60N2/01GK1922074SQ200480042101
公開日2007年2月28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26日
發明者布魯諾·聖雅爾姆, 安德烈·雷扎格, 雅松·扎內博尼 申請人:空中巴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