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8:38:36 1
專利名稱:活動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竹或木複合型材的壓力成型裝置有關,尤其與強化竹材成型模具有關。
背景技術:
已有的強化竹材專用成型模具,由液壓機,上模、下模、內模、內模頂出泵和加料導板組成,內模上裝有若干個鎖模銷,下模為整體剛性模,側壁開有若干個鎖模導管。工作時,將毛竹原料放在內模兩側的加料導板內,啟動液壓機,上模將毛竹原料壓入內模使其成型,再取若干鎖模銷通過鎖模導管頂入內模,將被壓成型的竹材固型,再使壓機卸壓,啟動取模頂出泵將壓制好的成型竹材連同內模從下向上整體頂出脫離下模,併集中進入烘箱內固化處理成型,然後取出鎖模銷,卸下內模,完成竹材強化成型的生產工藝過程。由於下模為一整體,其內腔與內模連接,竹材在內模內經高壓成型後使內模與下模緊密配合,需頂出泵才能將其從下模頂出,出模成本高,耗能大,並且易損壞模具和成型竹材。鎖模銷進入內模直接與竹材接觸鬚強力頂入,由於只在下模有導管導向,進入內模側無導向管,操作不便,鎖模銷不易進入內模另一側壁的孔內,不能有效使被壓成型的竹材固型。內模被頂出下模後,由於只有一排鎖模銷固形,在熱固化工序很容易因竹材的膨脹而使內模變形,影響內模使用壽命和竹材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脫模容易,固型效果好,節能,產品質量高、生產效率高的活動模具。
本實用新型是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活動模具,包括與第一油缸11連接的上模板1、與固定模板2連接的內模3,加料導板4位於內模3上,內模3的一側壁與固定模板2有對應的排孔5,內模3為兩端開放的凹形,其兩側壁分別與第一固定模板2和第一活動模板6連接,第二固定模板7和第一固定模板2與壓機8固連,其間依次放置第二活動模板9、第一活動模板6、內模3,楔形第二活動模板9的兩斜面分別與第二固定模板7和第一活動模板6的一側面配合。
內模3的一側壁有孔5與第一活動模塊6上的盲孔或盲槽對應。
第二活動模板9穿過壓機8的平臺上的孔與第二油缸10連接。
內模3兩側壁上的孔5為兩排水平孔。
上模板1的下端面有平行的凹槽13,凹槽13的兩埠分別與內模3的兩側壁的孔5對應,有蓋板12與上模板1的下端面連接並封閉凹槽13。
本實用新型的內模位於固定模板內,由活動模板固定在壓機平臺上,能承受很大的壓力,脫模時,只須用人工或油缸卸下活動模板,由於活動模板為楔形,取出力不大,不直接對內模施作用力,也不會影響內模壽命和竹材的質量。由於螺杆在內模不直接與竹材接觸而是經過上模與蓋板形成的導向孔進入內模另一側壁的,不須強力頂入,固型可靠,由於內模有兩排孔,由兩排螺杆固定型材,熱處理時不會變形。蓋板壓住型材可使其在固化期內不回彈變形,並可使產品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高。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耗能低,產品質量高。生產效率高。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上模板與內模的配合結構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3的B-B剖視圖。
圖5為內模結構圖。
圖6為圖5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壓機8與固定模板2、7固定連接,在固定模板2、7之間的壓機8的平臺上依次設置活動模板銷9,活動模板6,內模3。活動模板銷9穿過平臺的孔與油缸10連接,其楔形兩斜面分別與固定模板7和活動模板6的側面配合,內模3為槽形,其兩豎壁有相對應的水平兩排孔5,下面排孔5分別對應活動模板6的凹槽和固定模板2的孔,內模3的上面有機架支承的加料導板4。工作時,竹或木等原料經加料導板進入內模3,與油缸11連接的上模板1通過蓋板12向下施壓將原料壓成型後,將螺杆14從固定模板2上的孔和內模3的一側壁上的孔5並通過蓋板12和上模板1下端面的凹槽形成的通道進入內模3的另一側壁上的孔5和活動模板6的凹槽。將上模板1提升,通過油缸10使活動模塊銷9向下運動退出壓機平臺,活動模板6向其退出的空間平移與內模3脫離,即可取出帶蓋板和定型原料的內模,此時,將螺杆14從內模3的上排孔5穿過內模並旋上螺母緊固。將內模3和成型原料送入加熱爐盤固化成型後取出螺杆14,由於內模是採用彈性鋼板製成,內模回彈,取出固化成型的原料。
權利要求1.活動模具,包括與第一油缸(11)連接的上模板(1)、與固定模板(2)連接的內模(3),加料導板(4)位於內模(3)上,內模(3)的一側壁與固定模板(2)有對應的排孔(5),其特徵在於內模(3)為兩端開放的凹形,其兩側壁分別與第一固定模板(2)和第一活動模板(6)連接,第二固定模板(7)和第一固定模板(2)與壓機(8)固連,其間依次放置第二活動模板(9)、第一活動模板(6)、內模(3),楔形第二活動模板(9)的兩斜面分別與第二固定模板(7)和第一活動模板(6)的一側面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模具,其特徵在於內模(3)的一側壁有孔(5)與第一活動模塊(6)上的盲孔或盲槽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模具,其特徵在於第二活動模板(9)穿過壓機(8)的平臺上的孔與第二油缸(10)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模具,其特徵在於內模(3)兩側壁上的孔(5)為兩排水平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動模具,其特徵在於上模板(1)的下端面有平行的凹槽(13),凹槽(13)的兩埠分別與內模(3)的兩側壁的孔(5)對應,有蓋板(12)與上模板(1)的下端面連接並封閉凹槽(1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活動模具,包括與第一油缸(11)連接的上模板(1)、與固定模板(2)連接的內模(3),加料導板(4)位於內模(3)上,內模(3)的一側壁與固定模板(2)有對應的排孔(5),內模(3)為兩端開放的凹形,其兩側壁分別與第一固定模板(2)和第一活動模板(6)連接,第二固定模板(7)和第一固定模板(2)與壓機(8)固連,其間依次放置第二活動模板(9)、第一活動模板(6)、內模(3),楔形第二活動模板(9)的兩斜面分別與第二固定模板(7)和第一活動模板(6)的一側面配合。
文檔編號B27M1/02GK2882949SQ200620033438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17日
發明者李和祥 申請人:李和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