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全蠍白芷防風祛風活絡治療頭痛的新用途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3:02:46 3
專利名稱:中草藥全蠍白芷防風祛風活絡治療頭痛的新用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頭痛是由多種疾病引起的一種常見症狀。頭痛原因很多,如顱腦病變、腦血管舒縮
功能失調、中毒、發熱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神經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常見偏頭痛、急性頭痛 和緊張性頭痛三種,均屬血管性頭痛。偏頭痛,病程較長,周期性發作,頭痛偏與一側或雙 側,疼痛多呈搏動性,發作過程是定型的,發作時多伴有噁心、嘔吐、面白、冷汗等症,女性居 多。急性頭痛,又稱組胺性頭痛,特點是嚴格單側的劇烈頭痛,常表現為一連串密集的發作,
每天可發作數次,連續數周或數月9隨之有數月的緩解期。頭痛時常伴同側眼、鼻充血,分 泌增多,皮膚潮紅。本病多與血中組織胺含量增多有關。緊張性頭痛是慢性頭痛中最常見 的一種,發病多有明顯的神經因素,如長期焦慮、緊張及抑鬱等。其特點是病程較長,緩慢起 病,疼痛呈瀰漫性,晝夜連續存在,常因精神因素誘發。 本發明涉及全蠍白芷防風祛風活絡治療頭痛的新用途,即利用中草藥全蠍、白芷、 防風、細辛、菊花、葛根、白芍、穿芎、甘草等中草藥治療頭痛,消除患者頭痛的新用途。
背景技術:
防風,又名山芹菜、白毛草、銅芸、回雲、回草、百枝、百韭、百種、屏風、關防風、川 防風,雲防風,多年生草本,高30 80釐米,全體無毛。根粗壯,莖基密生褐色纖維狀的葉 柄殘基。莖單生,2歧分枝基生葉三角狀卵形,長7 19釐米,2 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 條形至披針形,全緣;葉柄長2 6. 5釐米;頂生葉簡化,具擴展葉鞘。 復傘形花序,頂生;傘梗5 9,不等長;總苞片缺如;小傘形花序有花4 9朵,小 總苞片4 5,披針形;萼齒短三角形,較顯著;花瓣5,白色,倒卵形,凹頭,向內巻;子房下 位,2室,花柱2,花柱基部圓錐形。雙懸果卵形,幼嫩時具疣狀突起,成熟時裂開成2分果, 懸掛在二果柄的頂端,分果有稜。花期8 9月;果期9 10月。野生於丘陵地帶山坡草 叢中,或田邊、路旁,高山中、下部。分布東北、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陝西、山西、湖南等 地。 功能主治治外感風寒,頭痛,目眩,項強、風寒溼痺,骨節酸痛,四肢攣急,破傷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利用全蠍、白芷、防風、細辛、菊花、葛根、白芍、穿芎、甘草等中草藥熬製湯 藥、茶、保健飲料,或利用中草藥配製藥片、藥丸、針劑、膠囊治療頭痛的新用途。主治頭痛, 並具有祛風、升清展陽、活血通絡等功能。適用於頭痛肝陽上亢加天麻、鉤藤、黃芩;痰濁加 天南星、茯苳,噁心嘔吐加陳皮、半夏、赭石。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案1 治療頭痛利用蜈蚣、僵蠶、柴胡、赤芍、蒿本、全蠍、白芷、甘草、羌活、當歸、川芎、珍 珠母等中草藥熬製湯藥、茶、保健飲料,或利用中草藥配製藥片、藥丸、針劑、膠囊的新用途。主治頭痛,並具有祛風活絡、散淤解痙等功能。這些主要治療頭痛中草藥配製的藥品,冠名
為"頭A7"藥名。 實施方案2 治療頭痛肝陽上亢加天麻、鉤藤、黃芩;這些輔助治療中草藥配製的藥品,冠名為
"頭B7"藥名。 實施方案3 治療頭痛痰濁加天南星、茯苓,這些輔助治療中草藥配製的藥品,冠名為"頭C7"藥 名。 實施方案4 治療頭痛噁心嘔吐加陳皮、半夏、赭石;這些輔助治療中草藥配製的藥品,冠名為 "頭D7"藥名。
實施方案5 針對頭痛病症,使用頭A7、頭B7、頭C7、頭D7藥品,進行綜合治療。
權利要求
中草藥全蠍白芷防風祛風活絡治療頭痛的新用途。
2. 根據權利要求l的新用途,治療頭痛利用全蠍、白芷、防風、細辛、菊花、葛根、白芍、 穿芎、甘草等中草藥熬製湯藥、茶、保健飲料,或利用中草藥配製藥片、藥丸、針劑、膠囊的新 用途。主治頭痛,並具有祛風、升清展陽、活血通絡等功能。這些主要治療頭痛中草藥配製 的藥品,冠名為"頭A7"藥名。
3. 根據權利要求1的新用途,適用於頭痛肝陽上亢加天麻、鉤藤、黃芩;這些輔助治療 中草藥配製的藥品,冠名為"頭B7"藥名。
4. 根據權利要求l的新用途,痰濁加天南星、茯苓;這些輔助治療中草藥配製的藥品, 冠名為"頭C7"藥名。
5. 根據權利要求1的新用途,噁心嘔吐加陳皮、半夏、赭石;這些輔助治療中草藥配製 的藥品,冠名為"頭D7"藥名。
6. 根據權利要求1的新用途,針對頭痛病症,使用頭A7、頭B7、頭C7、頭D7藥品,進行 綜合治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利用全蠍、白芷、防風、細辛、菊花、葛根、白芍、穿芎、甘草等中草藥熬製湯藥、茶、保健飲料,或利用中草藥配製藥片、藥丸、針劑、膠囊治療頭痛的新用途。主治頭痛,並具有祛風、升清展陽、活血通絡等功能。適用於頭痛肝陽上亢加天麻、鉤藤、黃芩;痰濁加天南星、茯苓,噁心嘔吐加陳皮、半夏、赭石。中草藥全蠍白芷防風祛風活絡治療頭痛的新用途。
文檔編號A61K36/284GK101744858SQ20081018891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6日
發明者芮晨宸 申請人:芮晨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