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0:28:31 2
專利名稱: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用於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
背景技術:
上消化道曲張靜脈破裂引起的急性大出血是門靜脈高壓症的一個極為嚴重的併發症。大出血後,病員不僅可因急性大出血引起休克,還有繼發生肝昏迷的可能。臨床上主要的止血方法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包括及時補充血容量和藥物療法,但止血作用緩慢,效果欠佳。手術止血患者創傷大,死亡率高,外科很少進行急診手術。所以需要能有效止血的醫療器械。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見效快、對患者創傷小、能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並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本實用新型雙氣囊三腔管由一根三腔管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及食管氣囊組成,三腔管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食管氣囊充氣管腔和胃吸引管腔,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餘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呈分叉狀,有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個管腔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其中,胃吸引管腔的銜接管最粗,用於連接胃液引流袋的引流管,以吸出胃內容物或向胃內注入流質軟食或藥液,其餘兩個銜接管較細,用於銜接充氣球囊;胃氣囊、食管氣囊依次包裹於三腔管頭端後緣的外壁,胃氣囊充氣後呈橢球形,將其置於胃內卡於賁門口,以壓迫胃底曲張靜脈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目的並防止三腔管後退滑脫,食管氣囊充氣後呈圓柱形,以壓迫食管曲張靜脈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目的。使用時,排空氣囊內的氣體,按常規將三腔管的頭端由鼻腔通過食管插入胃內,用三腔管尾端銜接的相應充氣球囊先給胃氣囊充氣,充氣後回拉三腔管使胃氣囊卡於賁門口,再給食管氣囊充氣,然後再用吸引器通過胃吸引管腔的銜接管將胃內容物由三腔管頭端所設的側孔吸入胃吸引管腔並流入引流袋,由引流液的顏色可隨時觀察判斷止血的效果。止血成功後,排出兩個氣囊內的氣體觀察24小時,如不再出血,可按常規拔除三腔管。本實用新型還可用於判斷出血部位,以便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例如,胃氣囊充氣後,回拉壓迫胃底曲張靜脈,而食管氣囊暫不充氣,若發現不再出血,表明出血部位在胃底曲張靜脈;假如胃氣囊充氣後食管氣囊不充氣仍有嘔血現象,則表明可能有食管曲張靜脈出血;倘若兩個氣囊充氣後雖然無嘔血,但胃內仍有鮮血流出,則可能是肝硬化伴發消化性潰瘍出血,此時可按消化性潰瘍出血治療。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見效快,對患者創傷小,能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還可用於判斷出血部位,以便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治療。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三腔管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雙氣囊三腔管由三腔管I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餘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21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呈三叉狀的三個銜接管,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對應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3、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4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其中, 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最粗,用於連接胃液引流袋的引流管以吸出胃內分泌物、血液或向胃內注入流質軟食或藥液;其餘兩個銜接管較細,用於銜接充氣球囊,所說的充氣球囊類似血壓計的充氣球囊,既可充氣也可放氣;胃氣囊2、食管氣囊3依次包裹於三腔管頭端後緣的外壁,胃氣囊2充氣後呈橢球形,將其置於胃內,卡於賁門口以壓迫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目的並防止三腔管後退滑脫,食管氣囊3充氣後呈圓柱形,將其置於食管以壓迫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的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並利用食管氣囊與食管壁之間的張力防止三腔管滑動。實施例I、一種雙氣囊三腔管本實用新型的雙氣囊三腔管I的外徑O. 5cm,全長100cm,其中頭端長度為10cm,管壁上設有4個側孔,胃氣囊2內的充氣管腔壁上設有一個細長條形氣囊充氣孔,其長I. 2cm,胃氣囊2充氣後長徑為10cm,短徑為6cm,囊內壓力可達35mmHg。食管氣囊3長12cm,食管氣囊內的充氣管腔壁上設有一個細長條形氣囊充氣孔,其長I. 5cm,食管氣囊3充氣後的外徑為4. 5cm,囊內壓力可達40mmHg。本實用新型可按需製成不同的規格型號。
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其特徵在於由三腔管(I)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I)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三個管腔,分別為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其中胃吸引管腔直徑最大,其餘兩個管腔直徑較小,胃氣囊充氣管腔(21)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若干,三腔管的尾端呈三叉狀,為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對應相通,即胃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3)、食管氣囊充氣管腔銜接管(14)和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其中,胃吸引管腔銜接管(15)最粗,用於連接胃液引流袋管,其餘兩個銜接管較細,用於銜接充氣球囊,胃氣囊(2)充氣後呈橢球形,食管氣囊(3)充氣後呈圓柱形。
2.按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胃氣囊充氣管腔(21)或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前端側壁上所開的氣囊充氣孔為ー個呈細長條形的充氣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於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雙氣囊三腔管,由三腔管(1)和包裹在三腔管外的胃氣囊(2)、食管氣囊(3)組成,三腔管頭端封閉,管壁上設有多個側孔,三腔管內設胃氣囊充氣管腔(21)、食管氣囊充氣管腔(31)和胃吸引管腔(11),胃氣囊充氣管腔和食管氣囊充氣管腔的前端側壁上分別開有氣囊充氣孔,三腔管的尾端呈三叉狀的三個銜接管,分別與三腔管的三個管腔相通,分別用於連接胃引流袋和充氣球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見效快,對患者創傷小,能有效治療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還可用於判斷出血部位以便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急救治療。
文檔編號A61F2/958GK202605508SQ2012201267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9日
發明者仲劍平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