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瓶蓋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0:42:11 1
專利名稱:一種安全瓶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瓶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藥瓶大多用蓋體螺旋封閉。對兒童來說,這樣並不安全,因為他可以很輕易地將其打開,造成誤飲誤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相對安全的安全瓶蓋,解決螺旋蓋體很容易被打開,造成兒童誤飲誤食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瓶蓋,包括瓶口處的第一連接體和蓋體處的第二連接體,第一連接體與第二連接體螺紋連接在一起,實現瓶口的密封,第一連接體與瓶口合為一體,第二連接體具有與蓋體基本相同的形狀並間隙嵌套在蓋體內,第二連接體相對於蓋體可做規定量的軸向移動,第二連接體與蓋體之間設有端面定位機構,當蓋體受到向下的軸向力時,該定位機構可使蓋體與第二連接體一起轉動,軸向力取消時,蓋體與第二連接體可相對自由轉動。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要想打開蓋體,就必須用力按壓蓋體,使蓋體與第二連接體一起轉動,才能將蓋體旋下。兒童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不能輕易將蓋體打開,起到了不會誤飲誤食的安全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圖2是
圖1所示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
圖1所示實施例中蓋體的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
圖1所示實施例中蓋體的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一種安全瓶蓋,包括瓶口3處的第一連接體4和蓋體1處的第二連接體2,第一連接體4與第二連接體2螺紋連接在一起,實現瓶口3的密封,第一連接體4與瓶口3合為一體,第二連接體2具有與蓋體1基本相同的形狀並間隙嵌套在蓋體1內,第二連接體2在蓋體1內可做規定量的軸向移動,第二連接體2與蓋體1之間設有端面定位機構,當蓋體1受到向下的軸向力時,該定位機構可使蓋體1與第二連接體2一起轉動,軸向力取消時,蓋體1與第二連接體2可相對自由轉動。
如圖2、3所示,所述端面定位機構是這樣構成的第二連接體2的外端面設有沿圓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軸向突起21,蓋體1的內端面設有數量和排列與突起21相應的軸向凹陷11,所述凹陷11的形狀與突起21相適配。
如圖2、4所示,所述端面定位機構也可以這樣構成第二連接體2的外端面設有沿圓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軸向突起21,蓋體1的內端面設有數量和排列與軸向突起相應的帶凹槽的突塊12,所述突起21的形狀與凸塊12的凹槽相適配。
要想打開蓋體1,就必須用力按壓蓋體1,使軸向突起21卡入凸塊12的凹槽或凹陷21內,這時蓋體1與第二連接體2可一起轉動,才能將蓋體1旋下。兒童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不能輕易將蓋體打開,起到了不會誤飲誤食的安全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安全瓶蓋,包括瓶口(3)處的第一連接體(4)和蓋體(1)處的第二連接體(2),第一連接體(4)與第二連接體(2)螺紋連接在一起實現對瓶口(3)的密封,其特徵是第一連接體(4)與瓶口(3)合為一體,第二連接體(2)具有與蓋體(1)基本相同的形狀並間隙嵌套在蓋體(1)內,第二連接體(2)在蓋體(1)內可做規定量的軸向移動,第二連接體(2)與蓋體(1)之間設有端面定位機構,當蓋體(1)受到向下的軸向力時,該定位機構可使蓋體(1)與第二連接體(2)一起轉動,軸向力取消時,蓋體(1)與第二連接體(2)可相對自由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瓶蓋,其特徵是所述端面定位機構包括第二連接體(2)的外端面設有沿圓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軸向突起(21),蓋體(1)的內端面設有數量和排列與突起(21)相應的軸向凹陷(11),所述凹陷(11)的形狀與突起(21)相適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安全瓶蓋,其特徵是所述端面定位機構包括第二連接體(2)的外端面設有沿圓周方向排列的若干軸向突起(21),蓋體(1)的內端面設有數量和排列與軸向突起相應的帶凹槽的突塊(12),所述突起(21)的形狀與凸塊(12)的凹槽相適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安全瓶蓋,包括瓶口處的第一連接體與蓋體處的第二連接體螺紋連接,實現瓶口的密封,第一連接體與瓶口合為一體,第二連接體具有與蓋體基本相同的形狀並間隙嵌套在蓋體內,第二連接體相對於蓋體可做規定量的軸向移動,第二連接體與蓋體之間設有端面定位機構,當蓋體受到向下的軸向力時,該定位機構可使蓋體與第二連接體一起轉動,軸向力取消時,蓋體與第二連接體可相對自由轉動。解決了螺旋蓋體很容易被打開,造成兒童誤飲誤食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安全,廣泛應用於藥品、兒童食品包裝瓶的瓶口封閉。
文檔編號B65D50/04GK2756579SQ200420098069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6日
發明者王增鳳 申請人:王增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