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膜管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2:40:11
專利名稱:中藥膜管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藥膜管分離器,是用於中藥原液分離的膜滲透設備。
研究表明,中藥的有效成分的分子量一般不超過1000Dt,而無效成分如澱粉、蛋白質、樹脂等高分子物質的分子量在5000Dt以上,這些大分子物質及其它雜質在中藥原液中形成大量的微粒、亞微粒及絮狀物,在中藥製劑生產中須將這些雜質分離掉,獲得有效成分。傳統的沉降、過濾分離法難以除盡,容易損失有效成分,甚至消耗大量有機溶媒。膜滲透分離方法是一項新興的高效分離技術,在化工、食品等領域得到應用,但用於中藥生產尚處於實驗階段,這是由於中藥中的高分子物質及鞣質、膠體物質容易將膜汙染和堵塞,造成膜通量銳減,以致難以工業化應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藥膜管分離器,它能適用中藥原液的分離,有效降低膜汙染,提高膜通量。
本中藥膜管分離器包括膜管和外殼,膜管是含有單通道或多通道的陶瓷管,通道的內壁塗有微孔材料滲透膜,外殼的側壁設有滲透液輸出接管,外殼的上、下端設有原液的進、出口接管,殼內的膜管可設有一個或多個,外殼與上下封蓋之間設有不鏽鋼墊片,墊片開有與膜管的通道相吻合的孔,膜管的各通道內裝有一個上端固定並軸向貫穿於通道的螺旋形不鏽鋼絲,該鋼絲的固定方法有多種,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從通道伸出的各鋼絲的上端的端頭兩兩繫結或多個端頭共同繫結,也可將上端頭焊接在不鏽鋼墊片上,或在不鏽鋼墊片上設置一個或多個小柱,將螺旋不鏽鋼絲系掛在小柱上;此外下端的端頭可自然懸落,也可穿出通道後互相繫結固定。上述螺旋形不鏽鋼絲的鋼絲直徑選用φ0.2~0.5mm,螺距採用10~20mm為宜,螺旋的直徑應儘量接近膜管的通道孔徑。
中藥原液從本膜管分離器的進口通入,從出口排出。原液在流經膜管各通道的過程中,其有效成分透過滲透膜的微孔及膜管的陶瓷體後從外殼的旁側出口輸出,未透過的原液可通入下一個膜管分離器再分離,或通入原有的膜管多次循環分離,直至分離完善。
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膜管通道內設置了螺旋形的不鏽鋼絲,藥液進入通道後產生湍流並促使其旋轉運動,不斷地將膜面上沉積的顆粒衝走,因而減少顆粒的沉積,降低了膜的滲透阻力,同時由於傳質邊界層的減薄,減輕了濃差極化的影響,從而能有效提高膜的通透量,實驗證明,膜管內加設螺旋不鏽鋼絲後,膜管的通透量可提高40~65%。本實用新型可實現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工業化應用。
以下結合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圖1是本中藥膜管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橫斷面結構圖。
圖3表示含有多個多通道膜管的橫截面圖。
圖4表示含有多個單通道膜管的橫截面圖。
如圖1所示,外殼4內設有膜管5。本實施例中,膜管5是一個多通道的陶瓷管,它含有多個通道5-1。各通道5-1的內壁塗有滲透膜,該滲透膜可以是氧化鋯、氧化鋁或氧化鈦等微孔無機陶瓷材料膜,膜的孔徑為4nm~1um。外殼4設有旁路出口接管3和3′,外殼的下封蓋4-2和上封蓋4-1分別設有原液進口接管6和出口接管1。殼體4與上下兩封蓋之間設有不鏽鋼墊片2和2′,該兩墊片設有與膜管5的通道布局相吻合的孔2-1和2-1′。各通道內設有螺旋形不鏽鋼絲7,各螺旋形不鏽鋼絲上端穿出墊片孔2-1後互相繫結相連,下端自然懸落。本器工作時,將經煎煮的中藥的原液增壓至一定壓力後從進口接管6通入,然後進入膜管5的各通道5-1;在此過程中,原液中的中藥有效成分因分子量較小而能從滲透膜的微孔透過,然後從膜管5的陶瓷體滲出,由出口接管3和3′排出並收集。未透過的高分子的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無效成分及微粒、亞微粒、絮狀物等雜質則從出口管1排出,達到分離的目的。膜管各通道內的螺旋形不鏽鋼絲使原液在流動的同時產生旋轉運動,促進湍流的形成,從而不斷地將膜面上沉積的顆粒衝走,使膜表面的沉積層減薄,降低膜的阻力,確保膜的通透量,提高分離效率。
從圖2可見,圖1分離器內含有一個多通道的膜管5,膜管含有19個通道5-1。圖3表示分離器內含有三個多通道的膜管,每個膜管5含有多個通道5-1。圖4表示含有五個單通道的膜管5,每個膜管5含有一個通道5-1。膜管的個數及通道數根據具體工藝需要設計。
權利要求1.中藥膜管分離器,包括膜管和外殼,膜管含有單通道或多通道,通道的壁塗有微孔材料滲透膜,外殼的側壁設有滲透液輸出接管,外殼的上、下端設有原液的進、出口接管,外殼與上下封蓋之間設有不鏽鋼墊片,墊片開有與膜管的通道相吻合的孔,其特徵是膜管的各通道內裝有一個上端固定並軸向貫穿於通道的螺旋形不鏽鋼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膜管分離器,其特徵是所說的不鏽鋼絲上端從各通道伸出,各端頭兩兩繫結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膜管分離器,其特徵是所說的不鏽鋼絲上端從各通道伸出,多個端頭共同繫結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中藥膜管分離器,其特徵是所說的不鏽鋼絲的下端的端頭穿出通道後互相繫結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2、3所述的中藥膜管分離器,其特徵是可含有多個膜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藥膜管分離器,器內設有單個通道或多個通膜管,通道的內壁塗有微孔材料滲透膜,外殼設有滲透液輸出接管和原液的進、出口接管,膜管的各通道內設有軸向貫穿於通道的螺旋形不鏽鋼絲,促使藥液在通道內產生湍流和旋轉運動,減少膜面上顆粒的沉積物,減小滲透阻力,有效提高膜的通透量,實現膜分離技術在中藥生產中的工業化應用。
文檔編號B01D61/18GK2459073SQ0024107
公開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11月20日
發明者金萬勤, 郭立瑋, 徐南平, 邢衛紅, 彭國平 申請人:南京中醫藥大學, 南京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