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熱手套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7:03:56 3
專利名稱:一種加熱手套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套,特別是一種加熱手套。
背景技術:
人們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遊戲,在溫度較低時,手部容易受涼,開空調或取暖器 過於浪費,而現有的加熱手套都使用220V交流電,安全性能不足。另外全指手套靈活性不 足,露指手套保暖效果欠佳。現有技術缺乏一種可以滿足取暖和不影響手部工作雙重需求, 而又安全節能的手部保暖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取暖同時又不影響工作的加熱手套。實現本發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為該加熱手套,包括手套本體手心面和手套 本體手背面,其特徵在於,在手套本體手背面內設有碳纖維發熱體,碳纖維發熱體通過導線 與接口相互連接。手套本體手心面和手套本體手背面之間設置有可將手放入的插入口。插 入口處連接護腕。手套本體手背面與護腕內有保暖填充物。保暖填充物為高檔PP棉(再 生滌綸短纖)。護腕上設置有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為粘扣、紐扣和撳鈕等。接口為USB接 口。手套本體手心面和手套本體手背面之間設置有可供五指伸出的開口。供五指伸出的開 口為插入口以外的其他三個方向的開口,手套本體兩側的開口相同。手套本體手背設置有 裝碳纖維發熱體的口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為(1)使用USB電源、碳纖維發熱體,安 全節能,持久穩定;(2)加熱手套上設有供手指活動的開口,在保暖的同時也不影響手部的 動作;(3)加熱手套連接有護腕,對手腕能起到良好的保暖和保護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加熱手套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發熱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加熱手套,包括手套本體手心面1和手套本 體手背面2,在手套本體手背面2內設有碳纖維發熱體3,碳纖維發熱體3通過導線7與接 口 8相互連接。手套本體手心面1和手套本體手背面2之間設置有可將手放入的插入口 5。 插入口 5處連接護腕4。手套本體手背面2與護腕4內有保暖填充物。保暖填充物為高檔 PP棉。護腕4上設置有固定裝置9,該固定裝置9為粘扣、紐扣或撳鈕等。接口 8為USB接 口。手套本體手心面1和手套本體手背面2之間設置有可供五指伸出的開口。供五指伸出的開口為插入口 5以外的其他三個方向的開口,手套本體兩側的開口相同,使得同一個手 套左右手都能使用。手套本體手背面2設置有裝碳纖維發熱體3的口袋6。 使用時,將接口 8與電腦主機相連接,電流通過碳纖維發熱體3時產生電流熱效應 從而將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使得碳纖維發熱體3產生熱量。加熱手套上設有供手指活動 的開口,在保暖的同時也不影響手部的動作。將護腕4通過固定裝置9圍護手腕,起到對手 腕的保暖效果,同時也避免了操作滑鼠時,手腕與滑鼠墊之間發生摩擦而造成的磨損。
權利要求一種加熱手套,包括手套本體手心面(1)和手套本體手背面(2),其特徵在於,在手套本體手背面(2)內設有碳纖維發熱體(3),碳纖維發熱體(3)通過導線(7)與接口(8)相互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套本體手心面(1)和手套本 體手背面(2)之間設置有可將手放入的插入口(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插入口(5)處連接護腕(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套本體手背面(2)與護腕(4)內有保暖填充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保暖填充物為高檔PP棉。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護腕(4)上設置有固定裝置 (9),該固定裝背(9)為粘扣、紐扣或撳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口(8)為USB接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套本體手心面(1)和手套本 體手背面(2)之間設置有可供五指伸出的開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供五指伸出的開口為插入口(5)以外的其他三個方向的開口,手套本體兩側的開口相同。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手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套本體手背面(2)設置有 裝碳纖維發熱體⑶的口袋(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熱手套,包括手套本體手心面和手套本體手背面,在手套本體手背面內設有碳纖維發熱體,碳纖維發熱體通過導線與接口相互連接。使用USB電源、碳纖維發熱體,安全節能,持久穩定。加熱手套上設有供手指活動的開口,在保暖的同時也不影響手部的動作。加熱手套連接有護腕,對手腕能起到良好的保暖和保護作用。
文檔編號A41D19/015GK201668013SQ20102018760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2日
發明者潘良滿 申請人:潘良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