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
2023-05-20 09:38:01 6
專利名稱:一種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屬於地震資料處理過程中確定角道集的技術範疇,是一種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地震勘探中,地表激發的地震波以一定角度和振幅向地層深處傳播。傳播的角度隨地層的速度變化而變化,振幅也隨入射角和地層的速度、密度變化而變化,並且其變化規律符合化印?!^仏公式。地震勘探的目的是要確定地下地層的準確的巖石物理參數,及其變化規律。如果對採集到的地震數據確定它的入射角度及同一反射點位置不同入射角度反射波的振幅的變化情況,組合成高質量的角道集,就可為振幅隨偏移距變化(AVO)技術提供準確的分析數據。葛文軍於1992年提出採用迭代曲射線法求取角道集,這種方法是基於速度分析之後的,必須給定地層的速度關係,並從速度譜中提取速度,通過擬合確定時距曲線,因此該方法對速度關係和速度譜的依賴比較大。石殿祥於1994年提出採用插值法和加權疊加法進行角道集轉換,但是在角度計算過程中使用的是直射線,沒有考慮到地震射線在地層中的傳播是彎曲的問題。李錄明於1996年提出了根據振幅隨炮檢距的變化規律擬合角道集的方法。首先採用直射線法計算角度,然後根據振幅係數級數表達式進行振幅隨入射角變化(AVA)曲線擬合,該方法的最大不足之處就在於不保幅,沒有考慮地震波的傳播存在角度限制,並且利用的是二次擬合公式,當入射角度過大的時候擬合值和實際振幅存在很大誤差。採用最簡單的角道集轉換的方法,是利用輸入的均方根速度採用直射線法計算指定角度範圍內的角度疊加剖面,該方法具有簡便、快捷、信噪比高的優點,但是只能由用戶主觀的指定某一角度範圍進行部分疊加,結果精確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建立高質量的角道集的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1)採集地震數據處理取得保幅疊前共中心點道集地震記錄;步驟1)所述的疊前共中心點道集是經過疊前時間偏移,或正常時差校正後消除了由于波傳播路徑不同導致的旅行時差異的道集。2)採用以下公式求取入射角θ
權利要求
1.一種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特點是採用以下步驟實現1)採集地震數據,處理取得保幅疊前共中心點道集地震記錄;2)採用以下公式求取入射角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步驟1)所述的疊前共中心點道集是經過疊前時間偏移,或正常時差校正後消除了由于波傳播路徑不同導致的旅行時差異的道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點是步驟4)所述的目標入射角度是一組等間隔的入射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物探技術中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的方法,採集地震數據並處理後取得保幅疊前共中心點道集地震記錄,求取入射角,得到炮檢距對應入射角的反射波振幅強度值,以目標入射角度為中心左右小角度範圍內,以角度的距離反比例為加權因子進行加權疊加,得到目標入射角度處的反射振幅強度;這樣便將疊前共中心點道集地震記錄轉換為高質量的角道集,本發明可準確地確定地震波入射角和振幅,將疊前共中心點道集地震記錄轉換為高質量的角道集,為後續的振幅隨偏移距變化地震反演和振幅隨偏移距變化分析提供了數據保障。
文檔編號G01V1/32GK102478665SQ201010560519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3日
發明者張紅英, 羅國安, 詹世凡, 趙劍, 陳亞軍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