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軸牙嵌式離合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9:43:46 2
專利名稱:雙軸牙嵌式離合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屬離合器的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雙軸離合器主要由帶銜鐵的輸入軸和帶轉盤的輸出軸等構成,通過勵磁線圈的得電或斷電,使銜鐵向轉盤吸合或分離。由於結構設計上的差異,現有的雙軸離合器體積較大,難以適應安裝空間狹小等的工作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可滿足體積小,傳動力矩大,能自動分離等使用要求的雙軸牙嵌式離合器。
本實用新型為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包括安裝座,內設有勵磁線圈的殼體,置於安裝座內端面帶銜鐵的輸入軸,置於殼體內端面帶轉盤的輸出軸,其特徵在於輸入軸與轉盤之間通過定位銷連接定位,所述的殼體內還設有分離彈簧,所述銜鐵的端面設有凹槽,所述的轉盤的端面設有與凹槽相配套的齒條。
所述的轉盤內還可嵌設有隔磁銅圈,使轉盤分為內外兩部分,以隔斷磁路短路。
所述凹槽和齒條的錐角可為45~75°。
所述的輸入軸和安裝座之間還可設有軸套。
所述殼體和安裝座可為螺紋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將轉盤和銜鐵的端面設計成凹槽和齒條相結合的牙嵌式並配以定位銷的結構形式,設計合理,整體結構簡潔靈巧,可使銜鐵在定位銷上自由滑動,實現與轉盤和輸出軸的離合,並能保證銜鐵與轉盤在吸合時傳遞較大力矩。同時,對凹槽和齒條的錐角進行合理設計,既能保證吸合時傳遞最大力矩,又能保證銜鐵與轉盤在彈簧力作用下可自由分離並在分離狀態下轉動正常。另外,安裝座和殼體通過螺紋裝配連接,使本實用新型裝配快捷、維修方便。本實用新型特別適合在火車窗簾的手動(自動)升降等安裝空間狹小的工作場合使用,能滿足體積小,傳動力矩大,能自動分離等使用要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轉盤的端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轉盤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銜鐵的端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銜鐵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殼體,2為輸出軸,3為輸入軸,4為銜鐵,5為轉盤,6為分離彈簧,7為凹槽,8為齒條,9為隔磁銅圈,10為安裝座,11為勵磁線圈,12為軸套,13為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安裝座10,內設有勵磁線圈11的殼體1,置於安裝座10內端面帶銜鐵4的輸入軸3,置於殼體1內的分離彈簧6、端面帶轉盤5的輸出軸2等構成。輸入軸3與轉盤5之間通過定位銷13連接定位,銜鐵4的端面設有凹槽7,轉盤5的端面設有與凹槽7相配套的齒條8,凹槽7和齒條8的錐角為45~75°。轉盤5內還嵌設有隔磁銅圈9,輸入軸3和安裝座10之間還設有軸套12。殼體1和安裝座10為螺紋連接固定。
使用時,當勵磁線圈11得電時,銜鐵4吸向輸出軸2的轉盤5上,分離彈簧6壓縮,輸入軸3轉動≤π/12(30℃)時,轉盤5端面的齒條8嵌入銜鐵4端面的凹槽7內,使輸入軸3帶動轉盤5上的輸出軸2工作。當勵磁線圈11斷電時,銜鐵4依靠分離彈簧6的彈力作用,使齒條8與凹槽7分離,轉盤5上的輸出軸2停止工作,以便實現手動控制。
權利要求1.一種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包括安裝座(10),內設有勵磁線圈(11)的殼體(1),置於安裝座(10)內端面帶銜鐵(4)的輸入軸(3),置於殼體(1)內端面帶轉盤(5)的輸出軸(2),其特徵在於輸入軸(3)與轉盤(5)之間通過定位銷(13)連接定位,所述的殼體(1)內還設有分離彈簧(6),所述銜鐵(4)的端面設有凹槽(7),所述的轉盤(5)的端面設有與凹槽(7)相配套的齒條(8)。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盤(5)內還嵌設有隔磁銅圈(9)。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7)和齒條(8)的錐角為45~75°。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入軸(3)和安裝座(10)之間還設有軸套(12)。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1)和安裝座(10)為螺紋連接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雙軸牙嵌式離合器,屬離合器的製造技術領域,主要由安裝座(10),內設有勵磁線圈(11)的殼體(1),置於安裝座內端面帶銜鐵(4)的輸入軸(3),置於殼體內的分離彈簧(6)、端面帶轉盤(5)的輸出軸(2)等構成,輸入軸與轉盤之間通過定位銷(13)連接定位,銜鐵的端面設有凹槽(7),轉盤的端面設有與凹槽相配套的齒條(8)。本實用新型將轉盤和銜鐵的端面設計成凹槽和齒條相結合的牙嵌式並配以定位銷的結構形式,設計合理,整體結構簡潔靈巧,可使銜鐵在定位銷上自由滑動,實現與轉盤和輸出軸的離合,並能保證銜鐵與轉盤在吸合時傳遞較大力矩,能滿足體積小,傳動力矩大,能自動分離等使用要求。
文檔編號F16D27/00GK2756900SQ20042011423
公開日2006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0日
發明者張永明, 壽光炎, 董儉, 徐志, 姚利江 申請人:紹興市工業科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