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22:49:46 1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藥物,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該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殊之處在於: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製成:柴胡6-9、白芍10-15、當歸10-20、川芎6-12、延胡索10-15、桃仁10-15、紅花10-20、五靈脂6-9、枳殼10-20、烏藥10-15、香附10-15、牡丹皮10-15、王不留行10-15、吳茱萸6-10、法半夏10-15、生薑6-10、血竭0.3-1、甘草3-6。本發明通過理氣行滯,化瘀止痛,改善症狀,達到治療痛經的效果,療效顯著,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質量。本發明的中藥,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有效率達98.6%。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痛經是婦女在經期或行經前後,在少腹及腰部發生疼痛的一種婦科病,亦稱"經行 腹痛"。輕者腰腹疼痛,重者劇痛難忍,呻吟不止,面色蒼白,手足厥冷,頭暈欲吐。對婦女身 心健康造成很大痛苦,是婦科常見病之一。據國內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婦女中痛經的發生率 為33. 1%,其中原發性痛經佔75%,是影響婦女工作學習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0003]氣滯血瘀型痛經多因情志不悅,肝失條達,氣機阻滯,久病入絡,氣血不和,運血失 權,瘀阻經絡。主證有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色黑有塊,塊下痛暫減,經前乳 房脹痛,胸脅不舒,性情急躁,眼周發褐色,口苦目眩,善太息,脈沉弦或澀緊,舌兩旁有瘀點 或滿舌紫黯,舌、脈均屬氣滯血瘀之證。
[0004] 目前治療痛經的藥物,西醫基本以鎮痛、鎮靜、解痙以及激素製劑等療法為主,副 作用大,需長期服藥,治標不治本,容易反覆,且缺乏專門針對氣滯血瘀型痛經的藥物。傳統 中醫由於具有強調整體觀念、協調陰陽、標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優點,越來越被人們認可。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專門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 中藥組合物,它對於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療效明顯,安全方便,副作用小。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柴胡 6-9、白芍10-15、當歸10-20、川芎6-12、延胡索10-15、桃仁10-15、紅花10-20、五靈脂6-9、 枳殼10-20、烏藥10-15、香附10-15、牡丹皮10-15、王不留行10-15、吳茱萸6-10、法半夏 10-15、生薑 6-10、血竭 0.3-1、甘草 3-6。
[0007] -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優選為: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柴胡 8、白芍12、當歸15、川芎10、延胡索12、桃仁12、紅花15、五靈脂8、枳殼18、烏藥12、香附 12、牡丹皮12、王不留行12、吳茱萸8、法半夏12、生薑8、血竭0. 5、甘草5。
[0008]本發明的配製方法如下:將上述中藥(除血竭)用冷水浸泡1小時後煎煮,煎煮水 份超過中藥2-3公分,在水沸騰後用文火煎煮50分鐘,過濾倒出藥液即可,血竭在服用藥液 時一併衝服。分早晚,一日兩次。
[0009]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優選為: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柴胡8g、 白芍12g、當歸15g、川芎10g、延胡索12g、桃仁12g、紅花15g、五靈脂8g、枳殼18g、烏藥12g、 香附12g、牡丹皮12g、王不留行12g、吳茱萸8g、法半夏12g、生薑8g、血竭0. 5g、甘草5g。
[0010] 稱取以上對應組的原料組分,按照湯藥的常規製法,加水煮成湯劑服用,血竭在服 用藥液時一併衝服。分早晚,一日兩次。
[0011] 臨床觀察: 一般資料: (1) 氣滯血瘀證症狀輕重分級表: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柴胡 6-9、白芍10-15、當歸10-20、川芎6-12、延胡索10-15、桃仁10-15、紅花10-20、五靈脂6-9、 枳殼10-20、烏藥10-15、香附10-15、牡丹皮10-15、王不留行10-15、吳茱萸6-10、法半夏 10-15、生薑 6-10、血竭 0.3-1、甘草 3-6。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各原料的重量配比為:柴胡8、白芍 12、當歸15、川芎10、延胡索12、桃仁12、紅花15、五靈脂8、枳殼18、烏藥12、香附12、牡丹 皮12、王不留行12、吳茱萸8、法半夏12、生薑8、血竭0. 5、甘草5。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4399024SQ201410623257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9日
【發明者】張鵬 申請人:張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