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位自行車鞍座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4:07:4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位自行車鞍座。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技術中自行車在載人時,往往將座位安置在前梁或後架上,當乘客為形式較小的幼兒時,座位安置在前梁上不會遮擋騎行者的視線,而且有助於對孩子的關照,並且後架上還可攜帶物品,但當乘客身高較高時,只能將座位安置於後架,後架失去了載物的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雙位自行車鞍座,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雙位自行車鞍座,包括前座板、後座板、前滑座和後滑座,所述前座板和所述後座板之間通過連接杆首尾相連,所述前滑座和所述後滑座相互鉸接後拼接為一個完整的滑座,所述滑座上具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位於靠近所述前滑座的前端,另一端位於靠近所述後滑座的後端;
所述前座板的底部和所述後座板的底部均具有限位於所述滑槽,且能沿所述滑槽方向滑動的滑塊,所述前座板的前部和所述後座板的後部均具有定位孔,所述滑座的前部和所述滑座的後部分別具有與所述前座板上的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後座板上的所述定位孔對應的定位插槽,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插槽之間通過銷柱連接。
進一步,所述滑槽的底部靠近其前端處具有相對設置的縱杆,所述縱杆的下端具有踏板。
進一步,所述踏板與所述縱杆相互鉸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供雙人乘坐,乘客的座位位置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結構靈活多變,實用型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前座板;2-後座板;3-連接杆;4-前滑座;5-後滑座;6-滑槽;7-儲物箱;8-縱杆;9-踏板;10-定位孔;11-銷柱。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位自行車鞍座,包括前座板1、後座板2、前滑座4和後滑座5,前座板1和後座板2之間通過連接杆3首尾相連,前滑座4和後滑座5相互鉸接後拼接為一個完整的滑座,滑座上具有滑槽6,滑槽6的一端位於靠近前滑座4的前端,另一端位於靠近後滑座5的後端;
前座板1的底部和後座板2的底部均具有限位於滑槽6,且能沿滑槽6方向滑動的滑塊,前座板1的前部和後座板2的後部均具有定位孔10,滑座的前部和滑座的後部分別具有與前座板1上的定位孔和後座板2上的定位孔10對應的定位插槽,定位孔和定位插槽之間通過銷柱11連接。
使用時,將滑座安裝於座管上,自行車後架上可設置儲物箱7,滑座的後端位於儲物箱7的上方,當後滑座5向上翻起時,可取出儲物箱7內的物品,當需要將載客座位安置在騎行者前方時,移動前座板1和後座板2,使前座板1上的定位孔與滑座前端的定位插槽連接,當需要將載客座位安置在騎行者後方時,移動前座板1和後座板2,使後座板2上的定位孔10與滑座後端的定位插槽連接,該結構實現了載客座位的可調整功能,不影響後架上攜帶物品,方便實用。
滑槽6的底部靠近其前端處具有相對設置的縱杆8,縱杆8的下端具有踏板9。
踏板9與縱杆8相互鉸接。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