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複合磁場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2:57:26 1
專利名稱:橫向複合磁場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機,特別是一種橫向複合磁場電機。
背景技術:
一般電機繞線的定子鐵芯都是製成圓筒狀,雖然製作工藝比較簡單,但繞組空間較小,渦流損耗較大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定子磁密和氣隙磁密較小,影響電機的功率密度和效率,隨著科技發展,技術不斷革新,這樣的電機勢必要被淘汰。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橫向複合磁場電機,結構簡單、合理,簡化定子繞組的繞線結構,有效增加定子磁密和氣隙磁密,提高電機的功率密度和效率。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包括轉子和定子,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定子繞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鐵芯包括若干塊環向拼裝的鐵芯單元,定子繞組包括繞在鐵芯單元上的定子線圈,在兩兩相近的鐵芯單元之間設有永磁體。進一步的,所述鐵芯單元為工字形結構,定子線圈繞在工字形結構的凹槽中。進一步的,所述鐵芯單元由若干片矽鋼片疊裝衝壓而成。進一步的,所述永磁體的磁極在順時針方向上按照N-S-S-N圓周排列。進一步的,所述轉子的橫截面為齒槽相間的結構。進一步的,所述鐵芯單元和永磁體分別設有6塊。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採用橫向線圈磁場和永磁體磁場複合的結構,有效增加定子磁密和氣隙磁密,提高電機的功率密度和效率。鐵芯單元由矽鋼片疊裝衝壓而成,有效減少渦流損耗,增加了定子繞組的空間,簡化了繞線結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包括轉子1和定子,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定子繞組,定子鐵芯包括若干塊環向拼裝的鐵芯單元2,定子繞組包括繞在鐵芯單元上的定子線圈3,在兩兩相近的鐵芯單元之間設有永磁體4。所述鐵芯單元為工字形結構,定子線圈繞在工字形結構的凹槽22中;所述鐵芯單元由若干片矽鋼片疊裝衝壓而成,有效減少渦流損耗,增加了定子繞組的空間,簡化了繞線結構;所述永磁體的磁極在順時針方向上按照N-S-S-N圓周排列;轉子的橫截面為齒形結構。上述實施例中,所述鐵芯單元和永磁體分別設有6塊。圖1中封閉箭頭所示為電機磁路,單向並排的箭頭所示為永磁體內的磁感線方向。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根據轉子齒部11和轉子槽部12的磁導率不同,在定子磁場對轉子齒部磁場作用產生轉矩,如圖1所示,6個永磁體4按逆時針方向分別對應電機的 A-B-C-A-B-C三相,在每相對應的永磁體兩側均有鐵芯單元2的定子齒21,具體工作過程如下當電機的A相通電時,轉子1受A相磁場作用,處在A相下的轉子齒部11會轉到和A相的兩個鐵芯單元的定子齒21對齊的位置;當B相通電時,轉子1受B相磁場作用,處在B相下的轉子齒部11會轉到和B相的兩個鐵芯單元的定子齒21對齊的位置,此時電機轉子就旋轉了一個磁極的角度;當C相通電時,轉子1受C相磁場作用,處在C相下的轉子齒部11 會轉到和C相的兩個鐵芯單元的定子齒21對齊的位置,此時電機轉子又旋轉了一個磁極的角度。以上通電方式為A-B-C-A單拍工作方式,該結構也可以採用A-AB-B-BC-C-CA-A單雙拍運行方式和AB-BC-CA-AB雙拍運行方式。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發明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均應屬於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範圍。
權利要求
1.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包括轉子(1)和定子,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定子繞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子鐵芯包括若干塊環向拼裝的鐵芯單元O),定子繞組包括繞在鐵芯單元上的定子線圈(3),在兩兩相近的鐵芯單元之間設有永磁體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單元為工字形結構,定子線圈繞在工字形結構的凹槽02)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單元由若干片矽鋼片疊裝衝壓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永磁體的磁極在順時針方向上按照N-S-S-N圓周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的橫截面為齒槽相間的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鐵芯單元和永磁體分別設有6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橫向複合磁場電機,包括轉子和定子,定子包括定子鐵芯和定子繞組,所述定子鐵芯包括若干塊環向拼裝的鐵芯單元,定子繞組包括繞在鐵芯單元上的定子線圈,在兩兩相近的鐵芯單元之間設有永磁體。本發明結構簡單、合理,簡化定子繞組的繞線結構,採用橫向線圈磁場和永磁體磁場複合的結構,有效增加定子磁密和氣隙磁密,提高電機的功率密度和效率。
文檔編號H02K1/24GK102185394SQ20111008644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7日
發明者劉海平 申請人:許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