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吹氬中間包上水口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2:58:36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液態金屬連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吹氬中間包上水口。
背景技術:
中間包在連鑄過程中裝滿鋼水,塞棒大部分浸沒於鋼水中,並垂直立於中間包水口正上方,二者位於同一軸線上。中間包上水口安裝固定在中間包底部,塞棒可垂直軸向移動,棒頭與水口碗部的空隙形成鋼水的通道,鋼水經棒頭與上水口碗部縫隙進入上水口內腔,進而進入下水口內腔,最終流入結晶器凝固成坯。中間包上水口是鋼流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普遍地中間包水口不具備吹氬功能,極少部分具有吹氬能力,但供氬效果差。
此外,公告號是CN202539509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連鑄中間包定向吹氬透氣上水口」,然而,由氬氣通道將中間包上水口分成較為獨立的兩個部分,造成上水口的強度下將,吹氬上水口的使用壽命下降,且影響產品的品質;且本實用新型整個氬氣通道都是聯通的(堵塞只是局部,不形成環繞),因此只有右邊一個氬氣孔,氬氣通道和文獻「CN202539509U連鑄中間包定向吹氬透氣上水口」所示的相比要薄很多,只有0.2~0.5mm,具有較高的強度;再次,透氣材料的出氣孔就是材料本身的氣孔,氬氣通過透氣材料的同時就實現了彌散化,也就是說在透氣材料表面布滿了微小的,乃至微米級的氣泡,這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覆蓋膜,阻隔了雜質附著形成堵塞。文獻「CN202539509U連鑄中間包定向吹氬透氣上水口」所示產品通過氣孔來供氣,不可能形成覆蓋膜,因此並不具有防堵功能。該產品只能向鋼水供氬,氬氣在水口下的結晶器上浮起到淨化作用。進一步說它不能實現上水口防堵,只可能對下水口有幫助。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吹氬中間包上水口,在確保自身強度的情況下,能夠穩定均勻的提供氬氣,實現避免堵塞和淨化鋼水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吹氬中間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體,所述上水口本體的內部為中空結構,並設有內腔,所述內腔的頂部為碗口,所述上水口本體內部設有氬氣通道,所述氬氣通道從上水口本體的底板處延伸到碗口處,且環繞內腔,所述氬氣通道將上水口本體劃分成內板和外板,所述內板和外板為部分連接,所述內板的上方設有透氣料。
作為優選的,所述氬氣通道包括堵塞部和聯通部,所述內板和外板通過堵塞部相連接。
作為優選的,所述氬氣通道的厚度是0.2-0.5mm。
作為優選的,所述透氣料上設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分布在透氣料的表面和內部,所述微孔為不規則形狀,彼此相互連接,所述微孔孔徑大小為1μm-100μm。
作為優選的,所述透氣料由鋁碳質耐火材料製成。
作為優選的,所述透氣料由大顆粒氧化鋁、石墨和粘結劑混合製作而成。
作為優選的,所述透氣料的高度與上水口本體的高度比是1/8-1/3。
作為優選的,所述氬氣通道的進氣口位於底板處,所述氬氣通道利用微孔進行出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氬氣通道為部分聯通,既內板和外板為部分連接,連接的地方即為堵塞部,且氬氣通道的厚度較薄,只有0.2-0.5mm,因而本實用新型的具有較高的強度;2)氬氣通過透氣材料微孔的同時就實現了彌散化, 在透氣材料表面布滿了微小的,乃至微米級的氣泡,這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覆蓋膜,阻隔了雜質附著形成堵塞,避免了上水口的堵塞現象;3)同時透氣料可以起到流量控制作用,形成穩定壓力-流量關係,實現流量可控;4)本實用新型加工簡單,易於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外板;2、碗口;3、底板;4、透氣料;5、堵塞部;6、聯通部;7、氬氣通道;8、內腔;9、內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一種吹氬中間包上水口,包括上水口本體,所述上水口本體的內部為中空結構,並設有內腔8,所述內腔8的頂部為碗口2,所述上水口本體內部設有氬氣通道7,所述氬氣通道7從上水口本體的底板3處延伸到碗口2處,且環繞內腔8,所述氬氣通道7將上水口本體劃分成內板9和外板1,所述內板9和外板1為部分連接,所述內板9的上方設有透氣料4。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氬氣通道7包括堵塞部5和聯通部6,所述內板9和外板1通過堵塞部5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氬氣通道7的厚度是0.2-0.5mm。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透氣料4上設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 為不規則形狀,彼此相互連接,所述微孔孔徑大小為1μm-100μm。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透氣料4由鋁碳質耐火材料製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透氣料4由大顆粒氧化鋁、石墨和粘結劑混合製作而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透氣料4的高度與上水口本體的高度比是1/8-1/3。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氬氣通道7的進氣口位於底板3處,所述氬氣通道7利用微孔進行出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氬氣入口位於中間包上水口本體的內部,從底部延伸到碗口2的下部,並且環繞水口內腔8,氬氣通道7上部與透氣料4聯通,透氣料4與內腔8聯通。使用過程中,氬氣由入口進入氬氣通道7,並經由透氣料4進入充滿內腔的鋼水,氬氣通過透氣料4的微孔的同時就實現了彌散化,在透氣料4表面布滿了微小的,乃至微米級的氣泡,這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覆蓋膜,阻隔了雜質附著形成堵塞,避免了上水口的堵塞現象。如果氬氣通道7自身是完全聯通的,那就相當於將整個上水口的本體一分為二,大大降低強度,增加斷裂的風險。為了消除這一風險,氬氣通道兩側的本體材料在部分區域是貫通的。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一種吹氬中間包上水口實施例所提供的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於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