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免維護輪轂單元帶制動鼓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8:37:51 1
本發明涉及汽車車橋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免維護輪轂單元帶制動鼓總成。
背景技術:
:
目前汽車車橋輪轂軸承潤滑有脂潤滑和油潤滑兩種。首先,對於油潤滑結構輪轂單元,存在的最大問題仍是無法有效阻止輪轂漏油;其次,對於脂潤滑結構輪轂單元,現存最大的問題是無法長時間保持油脂在軸承的有效位置,長時間保證軸承潤滑效果,這是因為初始裝配時軸承表面存有的潤滑脂,在圓錐軸承長時間高速旋轉後,油脂會從錐軸承滾子小端甩至軸承滾子大端,即油脂在輪轂內從中間甩向兩端,對此,目前的解決辦法就是在輪轂內腔多多的注滿足量的油脂,來確保內部始終有足量的油脂補充,這大大的導致了成本的增加,還造成了大量的浪費。為此,正常車橋輪轂使用1年/10萬公裡必須保養,重新更換、加注新的潤滑脂。
此外,現輪轂總成在保養拆裝時,輪轂軸承、油封座圈等都勢必與輪轂脫離,出現一個一個零件拆、裝的現象,尤其油封內唇口在與油封座圈的拆、裝過程中,因過緊的摩擦存在極易發生唇口劃傷損壞問題,不得不多次更換。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免維護輪轂單元帶制動鼓總成;主要解決現有的車橋輪轂軸承油潤滑轂漏油,脂潤滑存在的空間闊、脂甩飛、脂浪費,從而導致車橋保養裡程小的問題,另外還解決了輪轂單件拆裝過程導致的油封劃傷損壞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免維護輪轂單元帶制動鼓總成,其特殊之處在於,由輪轂、外軸承、內軸承、外隔圈、內隔圈、外油封、內油封、外卡簧、內卡簧、鎖緊螺母、油封座圈、擋圈、齒圈、制動鼓、車輪螺栓和沉頭螺釘組成;所述的輪轂上設有內、外軸承孔;所述的內軸承和外軸承的外徑分別與輪轂的內、外軸承孔徑相同,通過軸承外圈固定在輪轂的內、外軸承孔處,軸承內圈在外圈上自由旋轉;所述的擋圈的外徑與輪轂的外軸承孔徑相同,其內端面緊貼著外軸承的軸承外圈端面固定安裝在軸承孔處;所述的輪轂的內、外軸承孔的裡側分別設有內、外隔圈孔,內隔圈與外隔圈的外徑分別與內、外隔圈孔的內徑相同,固定安裝在內、外隔圈孔處;所述的輪轂的內、外軸承孔外側分別設有內、外油封孔,所述的內油封和外油封的外徑分別與輪轂的內、外油封孔內徑相同,固定安裝在內、外油封孔處,外油封的內端面緊挨著擋圈的外端面;所述的輪轂上分別設有內、外卡簧溝槽,內卡簧與外卡簧分別通過卡簧溝槽固定在輪轂上;所述的油封座圈設有油封配合圓柱面和法蘭圓盤,其法蘭圓盤的外徑小於內卡簧的內徑,安裝時該法蘭圓盤的內、外端面分別與內油封和內卡簧的最近端面留有2-3mm間隙,其油封配合圓柱面的外徑與內油封內徑相同,內油封在油封座圈上旋轉;所述的鎖緊螺母設有油封配合圓柱面和法蘭圓盤,其法蘭圓盤的外徑小於外卡簧的內徑,安裝時該法蘭圓盤的內、外端面分別與外油封和外卡簧的最近端面留有2-3mm間隙,其油封配合圓柱面的外徑與外油封的內徑相同,外油封在鎖緊螺母上旋轉;所述的齒圈固定在輪轂的一端;上述輪轂、外軸承、內軸承、外隔圈、內隔圈、外油封、內油封、外卡簧、內卡簧、鎖緊螺母、油封座圈、擋圈和齒圈組成輪轂單元體;所述的制動鼓通過車輪螺栓和沉頭螺釘與輪轂單元體固定在一起。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免維護輪轂單元帶制動鼓總成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
1、在內、外兩個錐軸承與輪轂內空腔間分別增加了隔圈,並且在外軸承處也增加了油封,這樣兩個錐軸承就各自擁有了自己獨立的適度的空間,在此空間內加注的適量的潤滑脂,可以保證兩個錐軸承能夠長時間保持優良的潤滑效果,使得車橋保養裡程能夠成倍的增加,保養裡程可以從原來的10萬公裡提高到40-80萬公裡;
2、通過增加兩個卡簧的設計將輪轂單元真正結合為一個單元體,在多次的拆、裝過程中,它始終是作為一個整體單元被拆下和裝上,內部結構和相互位置保留了原出廠狀態,免除了輪轂油封劃傷損壞的問題,此外還節省了拆、裝時間方便了用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下面結合附圖給出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所舉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參見圖1,根據設計需要加工製成輪轂1、外軸承2、內軸承3、外隔圈4、內隔圈5、外油封6、內油封7、外卡簧8、內卡簧9、鎖緊螺母10、油封座圈11、擋圈12、齒圈13、制動鼓14、車輪螺栓15和沉頭螺釘16;與正常輪轂一樣,輪轂1加工有內、外軸承孔,將內軸承3和外軸承2的外徑分別加工成與輪轂1的內、外軸承孔徑相同,然後將內軸承3和外軸承2通過軸承外圈固定在輪轂1的內、外軸承孔處,這樣軸承內圈在外圈上自由旋轉;將擋圈12的外徑加工成與輪轂1的外軸承孔內徑相同,將其內端面緊貼著外軸承2的軸承外圈端面固定安裝在軸承孔處;再將輪轂1的內、外軸承孔的裡側分別加工有內、外隔圈孔,將內隔圈5與外隔圈4的外徑加工成分別與內、外隔圈孔的內徑相同,將它們分別固定安裝在內、外隔圈孔處;將輪轂1的內、外軸承孔外側分別加工有內、外油封孔,將內油封7和外油封6的外徑分別加工成輪轂1的內、外油封孔內徑相同,並將它們固定安裝在內、外油封孔處,外油封6的內端面緊挨著擋圈12的外端面;再將輪轂1分別加工帶有內、外卡簧溝槽,將作為標準件的內卡簧9與外卡簧8分別通過卡簧溝槽裝配固定在輪轂1上;將油封座圈11加工有油封配合圓柱面和法蘭圓盤,將法蘭圓盤的外徑加工成小於內卡簧9的內徑,安裝時將法蘭圓盤的內、外端面分別與內油封7和內卡簧9的最近端面留有2-3mm間隙,並將油封配合圓柱面的外徑加工成與內油封7的內徑相同,這樣內油封7可以在油封座圈11上自由旋轉;將鎖緊螺母10加工有油封配合圓柱面和法蘭圓盤,將法蘭圓盤的外徑加工成小於外卡簧8的內徑,安裝時將法蘭圓盤的內、外端面分別與外油封6和外卡簧8的最近端面留有2-3mm間隙,並將油封配合圓柱面的外徑加工成與外油封6的內徑相同,這樣外油封6可以在鎖緊螺母10上自由旋轉;與正常輪轂相同,齒圈13裝配固定在輪轂1的一端;由上述的輪轂1、外軸承2、內軸承3、外隔圈4、內隔圈5、外油封6、內油封7、外卡簧8、內卡簧9、鎖緊螺母10、油封座圈11、擋圈12和齒圈13裝配後就組成了輪轂單元體;與正常輪轂制動鼓結構相同,將制動鼓14通過車輪螺栓15和沉頭螺釘16與輪轂單元體裝配固定在一起。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免維護輪轂單元帶制動鼓總成,工作時,將內軸承3和外軸承2上塗有適量HP-R型優質潤滑脂,之後將此總成整體裝配於三處外徑分別與外軸承2、內軸承3、油封座圈11內徑相同的車橋軸頭17上,通過外軸承2和內軸承3,輪轂單元體可以在車橋軸頭17上自由旋轉;通過調節鎖緊螺母10的扭矩數值確定內軸承3和外軸承2的軸承遊隙,將兩軸承調整至最佳的裝配狀態,然後將調整螺母10鎖定;車輛投入使用後,因外隔圈4、內隔圈5、外油封6和內油封7的存在,內軸承3和外軸承2就各自處在一個大小適度的空間內運轉,空間內存有適量的HP-R型優質潤滑脂,這樣保證了兩個軸承可以保持長久優質的潤滑效率,做到了車橋可以在行駛40-80萬公裡後再進行保養,實現了「免維護」。在保養拆卸時,因輪轂1上的外卡簧8和內卡簧9的存在,且外卡簧8和內卡簧9的內徑分別小於鎖緊螺母10和油封座圈11的法蘭圓盤的外徑,因此只需直接扭轉鎖緊螺母10,就可以拆下整個輪轂制動鼓總成,如需更換新的制動鼓,直接拆下車輪螺栓15和沉頭螺釘16就可以實現;如需補充潤滑脂或拆換軸承,先拆下外卡簧8和內卡簧9,再通過推壓外隔圈4和內隔圈5就可以完成所有零件的拆解,達成更換目的,然後再按與拆卸相反的步驟完成裝配,再次上路進行長時間、大裡程的工作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