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胡桃板慄羹及其製作方法與流程
2023-05-22 05:37:11 1
本發明屬於食品及加工領域,涉及一種胡桃板慄羹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羹為我國傳統食物,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羹作為一種黏稠濃湯,主要由肉、菜及勾芡調和,亦能加面成為面羹,另有甜如豆沙、糖等做成的甜食。因大量使用勾芡,加上調和料等提味,食材方面幾乎都是肉類,口味較重且熱量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重視,應把握營養均衡的原則,選擇易消化吸收,纖維質高、低脂低糖的食物為主,不宜進食油膩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而傳統的羹口味較重,營養成分和口感也比較單一,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胡桃板慄羹及其製作方法,通過科學配方,提高了營養價值,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與胺基酸,其口感豐富,食之清香可口,具有健脾去溼、健胃、潤肺、養神等功效,食療保健效果突出。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胡桃板慄羹,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胡桃80~150份、板慄仁80~150份、珍珠米30~80份、甘藍菜10~30份、水適量、北蟲草5~9份、款冬花2~4份、甘草2~3份、菱角葉2~5份、松針1~3份、瓊脂1~2份、麥芽糖醇7~15份、山藥粉5~8份;
所述的胡桃板慄羹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成熟胡桃,除雜,清水洗淨並切塊,放入沸水中煮30~50分鐘,打磨成漿,再用文火加熱熬煮,不斷攪拌使受熱均勻,直至可溶性固形物達到55~70%時出鍋,得到胡桃漿備用;
(2)、選取板慄仁,文火炒至熟香,在質量濃度為0.1%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中浸泡6~9小時,然後在100~110℃蒸汽下蒸煮25~45分鐘,加適量水在打漿機中打磨成漿,過濾,去雜質得到板慄仁泥漿;
(3)、將珍珠米淘洗乾淨後,水溫20~30℃浸泡6~10小時後磨漿,加熱至90~100℃後持續煮6~10分鐘,得到米糊;
(4)、將甘藍菜除雜,用水衝洗乾淨,加2~3倍水進行打漿,然後過濾,得到蔬菜汁;
(5)、將北蟲草、款冬花、甘草、菱角葉、松針清洗後混合,加6~10倍水常溫浸泡5~10小時,然後保持溫度60~70℃加熱煎煮1~2小時,過濾,得營養液;
(6)、將瓊脂破碎成小塊,加15~20倍水浸泡4~6小時後,加熱至85~95℃使其溶化,過濾去除雜質,備用;
(7)、將步驟(1)所得的胡桃漿、步驟(2)所得的板慄仁泥漿、步驟(3)所得的米糊、步驟(4)所得的蔬菜汁、步驟(5)所得的營養液和步驟(6)所得的瓊脂混合,加入麥芽糖醇、山藥粉和適量水,攪拌均勻,旺火煮開後,文火加熱熬煮並不斷攪拌,直至可溶性固形物達到80~90%時出鍋,即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發明突破了傳統的羹食口味,通過將胡桃、板慄仁、甘藍菜等營養成分引入到羹食當中,同時添加北蟲草、山藥粉等保健有益成分,提高了組合食物的營養價值,使其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與胺基酸,其口感豐富,食之清香可口,易於消化吸收,有健脾去溼、健胃、潤肺、養神等功效,具有較好的食療保健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胡桃板慄羹,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胡桃80份、板慄仁80份、珍珠米30份、甘藍菜10份、水適量、北蟲草5份、款冬花2份、甘草2份、菱角葉2份、松針1份、瓊脂1份、麥芽糖醇7份、山藥粉5份;
所述的胡桃板慄羹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成熟胡桃,除雜,清水洗淨並切塊,放入沸水中煮30分鐘,打磨成漿,再用文火加熱熬煮,不斷攪拌使受熱均勻,直至可溶性固形物達到55~70%時出鍋,得到胡桃漿備用;
(2)、選取板慄仁,文火炒至熟香,在質量濃度為0.1%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中浸泡6小時,然後在100~110℃蒸汽下蒸煮45分鐘,加適量水在打漿機中打磨成漿,過濾,去雜質得到板慄仁泥漿;
(3)、將珍珠米淘洗乾淨後,水溫20~30℃浸泡6小時後磨漿,加熱至90~100℃後持續煮10分鐘,得到米糊;
(4)、將甘藍菜除雜,用水衝洗乾淨,加2倍水進行打漿,然後過濾,得到蔬菜汁;
(5)、將北蟲草、款冬花、甘草、菱角葉、松針清洗後混合,加6倍水常溫浸泡10小時,然後保持溫度60~70℃加熱煎煮1小時,過濾,得營養液;
(6)、將瓊脂破碎成小塊,加15~20倍水浸泡4小時後,加熱至85~95℃使其溶化,過濾去除雜質,備用;
(7)、將步驟(1)所得的胡桃漿、步驟(2)所得的板慄仁泥漿、步驟(3)所得的米糊、步驟(4)所得的蔬菜汁、步驟(5)所得的營養液和步驟(6)所得的瓊脂混合,加入麥芽糖醇、山藥粉和適量水,攪拌均勻,旺火煮開後,文火加熱熬煮並不斷攪拌,直至可溶性固形物達到80~90%時出鍋,即得。
實施例2:
一種胡桃板慄羹,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製成:
胡桃150份、板慄仁150份、珍珠米80份、甘藍菜30份、水適量、北蟲草9份、款冬花4份、甘草3份、菱角葉5份、松針3份、瓊脂2份、麥芽糖醇15份、山藥粉8份;
所述的胡桃板慄羹的製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成熟胡桃,除雜,清水洗淨並切塊,放入沸水中煮50分鐘,打磨成漿,再用文火加熱熬煮,不斷攪拌使受熱均勻,直至可溶性固形物達到55~70%時出鍋,得到胡桃漿備用;
(2)、選取板慄仁,文火炒至熟香,在質量濃度為0.1%的碳酸氫鈉水溶液中浸泡9小時,然後在100~110℃蒸汽下蒸煮25分鐘,加適量水在打漿機中打磨成漿,過濾,去雜質得到板慄仁泥漿;
(3)、將珍珠米淘洗乾淨後,水溫20~30℃浸泡10小時後磨漿,加熱至90~100℃後持續煮6分鐘,得到米糊;
(4)、將甘藍菜除雜,用水衝洗乾淨,加3倍水進行打漿,然後過濾,得到蔬菜汁;
(5)、將北蟲草、款冬花、甘草、菱角葉、松針清洗後混合,加10倍水常溫浸泡5小時,然後保持溫度60~70℃加熱煎煮2小時,過濾,得營養液;
(6)、將瓊脂破碎成小塊,加15~20倍水浸泡6小時後,加熱至85~95℃使其溶化,過濾去除雜質,備用;
(7)、將步驟(1)所得的胡桃漿、步驟(2)所得的板慄仁泥漿、步驟(3)所得的米糊、步驟(4)所得的蔬菜汁、步驟(5)所得的營養液和步驟(6)所得的瓊脂混合,加入麥芽糖醇、山藥粉和適量水,攪拌均勻,旺火煮開後,文火加熱熬煮並不斷攪拌,直至可溶性固形物達到80~90%時出鍋,即得。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將胡桃、板慄仁、甘藍菜等營養成分引入到羹食當中,同時添加北蟲草、山藥粉等保健有益成分,提高了組合食物的營養價值,使其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與胺基酸,其口感豐富,食之清香可口,易於消化吸收,有健脾去溼、健胃、潤肺、養神等功效,食療保健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