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管噴霧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12:29:16
專利名稱:激波管噴霧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波管噴霧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噴霧器採用手動加壓、機泵加壓或儲壓瓶加壓的方式,具有出霧慢、噴射面積小、射程短的缺點。德國的IFEX脈衝式滅火器採用了用高壓氣體驅動一個金屬活塞,再用活塞驅動水柱噴出滅火器。IFEX是針對20米射程設計的,對於5米左右的目標,它的威力過大,在室內滅火時容易卷帶灰塵並可能損壞物品,因此IFEX不可能用於植物和農作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激波管噴霧器。
它依次具有高壓氣體室、快速作動開關、容器,在高壓氣體室內設有壓縮氣體,在容器內設有液體。
本實用新型用於植物和農作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也可作為滅火器或用於化工液體的霧化過程。激波管噴霧器的原理是基於激波管原理,用突然被釋放的壓縮氣體驅動容器內的液體,當液體流出容器後,在液體後面的壓縮氣體在容器出口流出並形成高速氣流霧化前面的液體,形成傘狀噴霧。這種噴霧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體積小、重量輕、容易操作;噴霧迅速(噴霧在瞬間產生)、覆蓋面積大、射程遠(5到8米),適用於大面積農植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以及作為室內及有易損品環境的滅火,化工過程中液體的霧化等。
附圖是激波管噴霧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激波管噴霧器依次具有高壓氣體室1、快速作動開關3、容器4,在高壓氣體室1內設有壓縮氣體2,在容器4內設有液體5。
所說的高壓氣體室和容器為內徑相等的圓管,圓管內徑為30~50毫米。高壓氣體室的容積為200~500毫升,工作壓力為2~30個大氣壓。容器內的液體的體積為0.1~1立升。
本實用新型去掉IFEX滅火器中的活塞,用壓縮氣體直接推動液體從管內噴出,由此生成的噴霧的霧化機理有三個第一,壓縮氣體在管內加速液體時對底部液體的霧化;第二,液體被噴出後在飛行中與空氣的混合;第三,壓縮氣體緊隨液體流出容器出口形成高速氣流(可以達到超音速),這股高速氣流衝擊前方的液體,造成液體迅速霧化並在徑向擴展。這其中第一和第三機理是因為液體直接被壓縮氣體加速後才出現的,所以噴霧的動量減少、速度降低、覆蓋面積增大,適用於大面積農植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以及作為室內及有易損品環境的滅火,化工過程中液體的霧化。實驗證明,維持液體在噴霧器出口的速度在15m/s到50m/s左右,液體在距離出口直徑8倍遠左右的地方基本上被完全霧化並形成傘狀噴霧,霧傘的直徑比噴霧器出口直徑大8倍以上。
由激波管的工作原理可知,當破膜壓力大於30個大氣壓後,設備的複雜性增加,而且必須考慮設備的運行安全,所以本實用新型採用2到30個大氣壓的工作壓力。實驗證明,在此壓力範圍內加速0.1到1公升的液體是比較理想的;如果液量過多,將使液體出口速度過底,不易被霧化;如果液量過少,將使液體在管內已被霧化,噴霧的射程就不遠。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高壓氣體室1的一端有一個快速作動開關3,快速作動開關3可以是一個電磁閥或一片隔膜,打開快速作動開關3,高壓氣體室1裡面的的壓縮氣體2迅速衝出高壓氣體室1流入相鄰的容器4,將容器4內的液體5(水,農藥,滅火劑或者化工流體)快速推出容器4的出口而形成噴霧,可被用於植物和農作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也可作為滅火器或用於化工液體的霧化過程等。壓縮氣體可以是壓縮空氣,氮氣或氦氣。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象一個激波管。
權利要求1.一種激波管噴霧器,其特徵在於它依次具有高壓氣體室(1)、快速作動開關(3)、容器(4),在高壓氣體室(1)內設有壓縮氣體(2),在容器(4)內設有液體(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一種激波管噴霧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高壓氣體室和容器為內徑相等的圓管,圓管內徑為30~50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說的一種激波管噴霧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高壓氣體室的容積為200~500毫升,工作壓力為2~30個大氣壓。
4.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說的一種激波管噴霧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容器內的液體的體積為0.1~1立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激波管噴霧器。它依次具有高壓氣體室、快速作動開關、容器,在高壓氣體室內設有壓縮氣體,在容器內設有液體。本實用新型用於植物和農作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也可作為滅火器或用於化工液體的霧化過程。激波管噴霧器的原理是基於激波管原理,用突然被釋放的壓縮氣體驅動容器內的液體,當液體流出容器後,在液體後面的壓縮氣體在容器出口流出並形成高速氣流霧化前面的液體,形成傘狀噴霧。這種噴霧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體積小、重量輕、容易操作;噴霧迅速(噴霧在瞬間產生)、覆蓋面積大、射程遠(5到8米),適用於大面積農植物的灌溉和噴藥殺蟲,以及作為室內及有易損品環境的滅火,化工過程中液體的霧化等。
文檔編號B05B17/06GK2542344SQ0221748
公開日2003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14日
發明者施紅輝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