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式刮墨刀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4:55:16 1
封閉式刮墨刀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包括刀腔,刀腔上設有容納油墨的腔體,刀腔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刀片,刀腔的兩端均設有密封件,每個所述刀片均通過兩個壓刀板夾壓在刀腔上,這兩個壓刀板分別位於所述刀腔兩端,刀腔安裝刀片的側面上設有限位槽,壓刀板包括壓刀部、連接部和施力部,壓刀部和施力部位置相對,連接部連接在壓刀部和施力部之間,壓刀部壓在所述刀片上,且設有與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塊,刀腔的一部分位於施力部與壓刀部之間,施力部與刀腔之間設有將施力部和刀腔撐緊的固定部件,通過上述方案,所述壓刀板的安裝更加簡單方便,更換刀片時不需要拆卸大量的螺釘,降低了操作難度。
【專利說明】封閉式刮墨刀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柔性版印刷機上的封閉式刮墨刀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柔性版印刷機刮墨刀系統分為開放式及封閉式兩種。封閉式刮墨刀系統相對於開放式刮墨刀,具有不飛墨的顯著優點,在當今印刷速度越來越高的前提下,封閉式刮墨刀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而現有的封閉式刮墨刀系統一般存在兩種缺點,一是是固定刀片的壓刀板零件一般採用螺釘固定的方式,在寬版掛墨刀更換刀片的過程中,需要重複拆卸旋緊大量螺釘,工作效率較低;二是密封件材料使用海綿,海綿由於耐磨性差,使用壽命偏短,且經過網紋輥的長時間摩擦,會形成不溶於油墨的細小粉末,量大之後存在堵塞網紋輥網穴的可能。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它的刀片拆裝方便。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包括刀腔,所述刀腔上設有容納油墨的腔體,所述刀腔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刀片,所述刀腔的兩端均設有密封件,每個所述刀片均通過兩個壓刀板夾壓在刀腔上,這兩個壓刀板分別位於所述刀腔兩端,所述刀腔安裝刀片的側面上設有限位槽,所述壓刀板包括壓刀部、連接部和施力部,所述壓刀部和所述施力部位置相對,所述連接部連接在所述壓刀部和施力部之間,所述壓刀部壓在所述刀片上,且設有與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塊,所述刀腔的一部分位於所述施力部與所述壓刀部之間,且與所述施力部有一定的間隙,在此間隙內設有將所述施力部和刀腔撐緊的固定部件。
[0005]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壓刀板的安裝更加簡單方便,更換刀片時不需要拆卸大量的螺釘,降低了操作難度。
[0006]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部件為橢圓管,只需要將橢圓管旋轉撐在壓刀部和刀腔之間,就可以將壓刀板固定住,拆卸刀片時再次宣傳橢圓管,改變橢圓管的相位,使壓刀板可以和刀腔分離即可。
[0007]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密封件由耐油墨腐蝕的耐磨橡膠製成,與原來採用海綿材料的密封件相比,本產品的密封件通過注塑工藝一次成型無需後續加工,而且使用壽命長。
[000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刀腔上設有進墨管,所述刀腔的兩端分別設有出墨口和溢墨口,所述溢墨口連通所述刀腔的腔體的上方,所述出墨口連通所述刀腔的腔體的下方,所述刀腔上兩端分別設有出墨管管座,所述出墨管管座內設有轉動安裝有出墨管,每個所述出墨管管座設有一個與所述出墨口對應的開口和一個與所述溢墨口對應的開口,所述出墨管上方設有與所述出墨口相對應的下開口,和與所述溢墨口相對應的上開口,所述出墨管上設有改變出墨管周向位置的撥杆,在印刷機工作狀態下,所述上開口和出墨口不連通。
[0009]工作時,旋轉出墨管,出墨管的下開口與出墨口是不連通的,出墨管的上開口與溢墨口是連通的,供墨系統將油墨由進墨管通入刀腔的腔體內,充滿腔體後由溢墨口流出,不工作時,需要將刀腔內的油墨放出,旋轉出墨管,使出墨口與下開口連通,從而使刀腔內的油墨流出,清洗刀腔時,將供墨系統的油墨換為水即可完成清洗。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刀腔的下方設有接墨盤,所述接墨盤的底部呈V型,在接墨盤的最底部設有回墨管。回墨管將接墨盤的收集的油墨可以流回供墨系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14]圖3是接墨盤的俯視圖;
[0015]圖4是圖3的側視圖;
[0016]圖5是圖1的A-A向的剖視放大圖;
[0017]圖6是圖4的出墨管旋轉一定角度後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刀腔;101,限位槽;2,壓刀板;201,壓刀部;202,連接部;203,施力部;204,限位塊;3,出墨管;301,上開口 ;302,下開口 ;4,橢圓管;5,刀片;6,密封件;7,溢墨口 ;8,撥杆;9,進墨管;10,出墨口 ;11,出墨管管座;12,接墨盤;13,回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包括刀腔1,所述刀腔I上設有容納油墨的腔體,所述刀腔I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刀片5,所述刀腔I的兩端均設有密封件6,每個所述刀片5均通過兩個壓刀板2夾壓在刀腔I上,這兩個壓刀板2分別位於所述刀腔I兩端,所述刀腔I安裝刀片5的側面上設有限位槽101,所述壓刀板2包括壓刀部201、連接部202和施力部203,所述壓刀部201和所述施力部203位置相對,所述連接部202連接在所述壓刀部201和施力部203之間,所述壓刀部201壓在所述刀片5上,且設有與所述限位槽101相匹配的限位塊204,所述刀腔I的一部分位於所述施力部203與所述壓刀部201之間,且與所述施力部203有一定的間隙,在此間隙內設有將所述施力部203和刀腔I撐緊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通常為橢圓管4,當然也可以是橢圓形的柱子,只要是能將施力部203和刀腔I漲緊即可。
[0020]刀片5安裝時,壓刀部201的限位塊204伸入限位槽101內,將刀片5的位置限制住,橢圓管4旋轉,是施力部203和刀腔I之間啊漲緊,使壓到部緊壓在刀片5上,從而使刀片5固定住,拆裝時簡單方便,更換刀片5時不需要拆卸大量的螺釘。
[002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密封件6由耐油墨腐蝕的耐磨橡膠製成,於原來米用海綿材料的密封件相比,本產品的密封件6通過注塑工藝一次成型無需後續加工,而且使用壽命長。
[0022]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刀腔I上設有進墨管9,所述刀腔I的兩端分別設有出墨口 10和溢墨口 7,所述溢墨口 7連通所述刀腔I的腔體的上方,所述出墨口 10連通所述刀腔I腔體的下方,所述刀腔I上兩端分別設有出墨管管座11,所述出墨管管座11內設有轉動安裝有出墨管3,每個所述出墨管管座11設有一個與所述出墨口 10對應的開口和一個與所述溢墨口 7對應的開口,所述出墨管3上方設有與所述出墨口 10相對應的下開口 302,和與所述溢墨口 7相對應的上開口 301,所述出墨管3上設有改變出墨管3周向位置的撥杆8,如圖2所示,在印刷機工作狀態下,所述上開口 301和出墨口 10不連通。
[0023]工作時,撥動撥杆8,從而旋轉出墨管3,出墨管3的下開口 302與出墨口 10是不連通的,出墨管3的上開口 301與溢墨口 7是連通的,供墨系統將油墨由進墨管9通入刀腔I的腔體內,充滿腔體後由溢墨口 7流出,如圖3所示,印刷機不工作時,需要將刀腔I內的油墨放出,旋轉出墨管3,使出墨口 10與下開口 302連通,上開口 301可以繼續與溢墨口 7保持連通,從而使刀腔I內的油墨流出,清洗刀腔I時,將供墨系統的油墨換為水即可完成清洗。
[0024]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刀腔I的下方設有接墨盤12,所述接墨盤12的底部呈V型,在接墨盤12的最底部設有回墨管13。油墨流到接墨盤12後,可以利用自身重力由回墨管13流回供墨系統。
【權利要求】
1.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包括刀腔,所述刀腔上設有容納油墨的腔體,所述刀腔的上下兩側均設有刀片,所述刀腔的兩端均設有密封件,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刀片均通過兩個壓刀板夾壓在刀腔上,這兩個壓刀板分別位於所述刀腔兩端,所述刀腔安裝刀片的側面上設有限位槽,所述壓刀板包括壓刀部、連接部和施力部,所述壓刀部和所述施力部位置相對,所述連接部連接在所述壓刀部和施力部之間,所述壓刀部壓在所述刀片上,且設有與所述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塊,所述刀腔的一部分位於所述施力部與所述壓刀部之間,且與所述施力部有一定的間隙,在此間隙內設有將所述施力部和刀腔撐緊的固定部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部件為橢圓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件由耐油墨腐蝕的耐磨橡膠製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刀腔上設有進墨管,所述刀腔的兩端分別設有出墨口和溢墨口,所述溢墨口連通所述刀腔的腔體的上方,所述出墨口連通所述刀腔的腔體的下方,所述刀腔上兩端分別設有出墨管管座,所述出墨管管座內設有轉動安裝有出墨管,每個所述出墨管管座設有一個與所述出墨口對應的開口和一個與所述溢墨口對應的開口,所述出墨管上方設有與所述出墨口相對應的下開口,和與所述溢墨口相對應的上開口,所述出墨管上設有改變出墨管周向位置的撥杆,在印刷機工作狀態下,所述上開口和出墨口不連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封閉式刮墨刀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刀腔的下方設有接墨盤,所述接墨盤的底部呈V型,在接墨盤的最底部設有回墨管。
【文檔編號】B41F31/04GK203945806SQ201420356313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王海峰, 趙偉成 申請人:青州意高發包裝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