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的製備方法
2023-05-21 12:00:26 3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結節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見於40 60歲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臨床跟痛症常伴有骨刺形成,但足跟痛的程度與骨刺的大小不成正比,而與骨刺的方向有關。如骨刺斜向下方則常有疼痛,若骨刺與跟骨平行,可沒有症狀。引起跟痛症的原因雖有多種,但主要的病因是蹠腱膜或跟腱附著處的慢性炎症。目前的治療多為穿用軟底鞋,口服或者外用解熱鎮痛藥物,重者採取局部封閉,但是除封閉外的無創治療方案起效慢、止痛效果差,而局部封閉缺點是次數多,易於復發,而且患者難以接受。目前,中藥治療跟痛症多採用橡皮膏製劑或者含藥藥包,但是實際治療中,橡皮膏製劑透皮吸收效果好,但是應為皮膚刺激故而不能久用,且止痛效果不理想。而含藥藥包方法可以同時改善足跟的物理受力,有效的緩解足跟壓力,但是含藥藥包採取的是藥物直接粉碎,藥物成分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導致吸收不良,原料藥需要量大。所以,中醫治療跟痛症尚無止痛效果顯著,且高效經濟的劑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的製備方法。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下列原料藥製成,其重量配比為五加皮6 12份、木瓜3 10份、透骨草6 12份、甘草節 1^3份、蘇木6 12份、花椒6 12份、皂刺6 12份、牡丹皮6 12份、絡石藤擴15份、絲瓜絡 3 10份、地龍6 15份、僵蠶5 9份、蟬蛻6 12份、大薊3 9份、冰片I 3份。其最佳重量配比為五加皮10份、木瓜6份、透骨草10份、甘草節2份、蘇木10份、 花椒10份、皂刺10份、牡丹皮10份、絡石藤12份、絲瓜絡6份、地龍12份、僵蠶6份、蟬蛻 10份、大薊6份、冰片2份。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五加皮、木瓜、蘇木、花椒、皂刺、牡丹皮、絡石藤、地龍、僵蠶混合,水煮後水煮液過濾,濾液濃縮後減壓乾燥,粉碎;
(2)將透骨草、蟬蛻、大薊、甘草節、冰片粉碎;
(3)將步驟I和步驟2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後加入絲瓜絡,裝進織品製成的藥袋中。其中所述的
五加皮,為五加科植物五加或無梗五加、刺五加、糙葉五加、輪傘五加等的根皮。性味辛,溫,入肝、腎經。功可祛風溼,壯筋骨,活血去瘀。
3
木瓜,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性味酸,溫。歸肝、脾經。功可平肝舒筋,和胃化溼。透骨草,為大戟科植物地構葉或鳳仙花科植物鳳仙的全草。性味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腎經。功可祛風除溼,解毒止痛。甘草節,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莖內充填有棕黑色、樹脂狀物質的部分。性味甘;性;涼;炙。歸心;肝經。功可解毒;止痛;利咽;和中。蘇木,為豆科雲實屬植物蘇木的乾燥心材。性味甘、鹹,平。歸心、肝、脾經。功可行血祛瘀,消腫止痛。花椒,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功可溫中散寒,除溼,止痛,殺蟲。皂刺,為豆科植物皂莢的乾燥棘刺。性味辛,溫。歸肝、胃經。功可消腫託毒,排膿, 殺蟲。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功可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絡石藤,為夾竹桃科植物絡石的乾燥帶葉藤莖。苦,微寒。歸心、肝、腎經。功可祛風通絡,涼血消腫。絲瓜絡,為葫蘆科植物絲瓜的乾燥成熟果實的維管束。甘,平。歸肺、胃、肝經。功可通絡,活血,祛風。地龍,為環節動物門鉅蚓科動物參環毛蚓、通俗環毛蚓、威廉環毛蚓或櫛肓毛蚓的乾燥體,功可清熱,平肝,止喘,通絡。僵蠶,為蠶蛾科昆蟲家蠶4飛齡的幼蟲感染(或人工接種)白僵菌而致死的乾燥體, 功可祛風定驚,化痰散結。冰片,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樹脂的加工品,或為樟腦、松節油等用化學方法合成的加工製成品。性味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功可開竅醒神,清熱止痛。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的幼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功可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
醫,解痙。大薊,為菊科薊屬植物大薊全草。入肝、脾經。性味甘,涼。功可涼血止血,散瘀消腫。組方原理跟痛症為瘀血溼痰蓄於足跟而作痛,故本發明以止痛舒筋、散瘀消腫為基礎,佐以壯腎祛風散結。本發明取五加皮祛風溼壯筋骨,木瓜舒筋,二藥從肝腎經入手;取透骨草祛風止痛;甘草節解毒止痛;蘇木祛瘀消腫止痛,花椒散寒除溼止痛,此四藥從不同環節達到迅速止痛目的;皂刺消腫;牡丹皮、大薊活血散瘀消腫;絡石藤、絲瓜絡、地龍祛風通絡;僵蠶散結;蟬蛻解痙;以此達到改善局部滑囊、脂肪墊微循環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復發。冰片可以清熱止痛,且有助於促進以上各藥迅速吸收。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止痛效果更明顯而迅速。本發明以藥包方式進行治療,其中的五加皮、木瓜、蘇木、花椒、皂刺、牡丹皮、絡石藤、地龍、僵蠶採取的水提物而非原始材料,控制了單個藥包體積,保證使用不影響行走等正常生活,且水提物乾燥粉末容易透過織物表面縫隙接觸到皮膚,達到局部用藥的目的。而透骨草、蟬蛻、大薊以及絲瓜絡保證了藥包擁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變形能力緩解足跟部的衝擊,冰片有助於各藥物成分的透皮吸收。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實施例I,原料藥重量五加皮6g、木瓜3g、透骨草6g、甘草節lg、蘇木6g、花椒6g、 阜刺6g、牡丹皮6g、絡石藤9g、絲瓜絡3g、地龍6g、僵蠶5g、冰片lg、蝶脫6g、大薊3g。製備方法(1)將五加皮、木瓜、蘇木、花椒、皂刺、牡丹皮、絡石藤、地龍、僵蠶混合,水煮後水煮液過濾,濾液濃縮後減壓乾燥,粉碎;(2)將透骨草、蟬蛻、大薊、甘草節、冰片粉碎;(3)將步驟I和步驟2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後加入絲瓜絡,裝進織品製成的藥袋中。使用時,將上述藥袋放置到足跟疼痛位置,外用襪子或者橡皮膏固定,行走時不可以摘下,24小時更換一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跟痛症患者28例,以實施例2為治療用藥,有效率92%,平均起效時間2.81 + 0. 64d,無不良反應出現。實施例2 :原料藥重量五加皮10g、木瓜6g、透骨草10g、甘草節2g、蘇木10g、花椒log、皂刺10g、牡丹皮10g、絡石藤12g、絲瓜絡6g、地龍12g、僵蠶6g、冰片2g、蟬蛻10g、 大薊6g。製備方法(1)將五加皮、木瓜、蘇木、花椒、皂刺、牡丹皮、絡石藤、地龍、僵蠶混合, 水煮後水煮液過濾,濾液濃縮後減壓乾燥,粉碎;(2)將透骨草、蟬蛻、大薊、甘草節、冰片粉碎;(3)將步驟I和步驟2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後加入絲瓜絡,裝進織品製成的藥袋中。使用時,將上述藥袋用蒸鍋或者微波爐加熱,然後放置到足跟疼痛位置,20min後重新加熱,再熱敷20min,每天I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跟痛症患者41例,以實施例3為治療用藥,有效率94%,平均起效時間2. 15±1.21d,無不良反應出現。本研究結果提示,本發明治療跟痛症具有療效好和安全性較高的特點,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五加皮、木瓜、蘇木、花椒、皂刺、牡丹皮、絡石藤、地龍、僵蠶混合,水煮後水煮液過濾,濾液濃縮後減壓乾燥,粉碎;(2)將透骨草、蟬蛻、大薊、甘草節、冰片粉碎;(3)將步驟I和步驟2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後加入絲瓜絡,裝進織品製成的藥袋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跟痛症的藥物組合物藥包內芯的製備方法,以解決跟痛症的治療問題。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五加皮、木瓜、蘇木、花椒、皂刺、牡丹皮、絡石藤、地龍、僵蠶混合,水煮後水煮液過濾,濾液濃縮後減壓乾燥,粉碎;(2)將透骨草、蟬蛻、大薊、甘草節、冰片粉碎;(3)將步驟1和步驟2所得物混合攪拌均勻後加入絲瓜絡,裝進織品製成的藥袋中。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治療跟痛症具有療效好和起效快的特點,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526313SQ2012100684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5日
發明者荊兆峰 申請人:荊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