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21 20:47:06
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調領域用立式氣液分離器。目前,氣液分離器罐體內部回氣管進口低於進氣管出口,進氣管出口在筒體中心線以下,罐體內過長的進氣管對罐體底部衝擊大,容易將罐體內的液態製冷劑吹飛、濺起來,又因為罐體內回氣管進口位置低於進氣管出口,極易將液態製冷劑再次送入到回氣管,從而再次進入製冷壓縮機而產生溼壓縮,甚至液擊現象,從而燒壞壓縮機,使系統不能安全、有效運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回氣管採用U型結構且進口設45°斜角,有效調整氣液分離器罐體內部進氣管、回氣管位置,提高冷媒循環系統的氣液分離質量,提高氣液分離效果,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調【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
【背景技術】
[0002]氣液分離器是製冷空調系統的重要輔助設備之一,其作用是在製冷(熱)循環中將蒸發器排出的低溫低壓氣液混合態製冷劑中的液態製冷劑分離出來。目前,氣液分離器罐體內部回氣管進口低於進氣管出口,進氣管出口在筒體中心線以下,罐體內過長的進氣管對罐體底部衝擊大,容易將罐體內的液態製冷劑吹飛、濺起來,又因為罐體內回氣管進口位置低於進氣管出口,極易將液態製冷劑再次送入到回氣管,從而再次進入製冷壓縮機而產生溼壓縮,甚至液擊現象,從而燒壞壓縮機,使系統不能安全、有效運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回氣管採用U型結構且進口設45°斜角,有效調整氣液分離器罐體內部進氣管、回氣管位置,提高冷媒循環系統的氣液分離質量,提高氣液分離效果,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採用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由進氣管、上封頭、筒體、下封頭和回氣管組成,上封頭、筒體和下封頭焊接構成氣液分離器罐體;回氣管為U型迴路,且回氣管進口設45°斜角,減少吸入阻力,充分吸入氣態製冷劑,回氣管45°斜角最低端比進氣管出口高出20?40mm,以確保從進氣管進入氣液分離器罐體內的氣液混合製冷劑不會直接進入回氣管;進氣管出口位於罐體中心線以上40?80mm,以防止進氣管出口過低而引起進入的氣液混合製冷劑中的液態製冷劑受氣流影響直接飛濺進入回氣管;U形回氣管軸線與進氣管中心所在的上封頭中心軸線呈30°?35°的夾角,避免進氣管與回氣管過近而引起的回氣異常。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回氣管採用U型結構且進口設45°斜角,有效調整氣液分離器罐體內部進氣管、回氣管位置,提高冷媒循環系統的氣液分離質量,提高氣液分離效果,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0006]本實用新型可廣泛適用於中央空調製冷(熱)機組,範圍從40L到160L不等,能夠適應各種冷量的壓縮式中央空調機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09]圖中:1-進氣管,2-上封頭,3-筒體,4-下封頭,5-出氣管,A-罐體中心線,B-進氣管中心所在的上封頭中心軸線,C-U型回氣管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進氣管(I)、上封頭(2)、筒體(3)、下封頭(4)和回氣管
(5)組成,上封頭(2)、筒體(3)和下封頭(4)焊接構成氣液分離器罐體;回氣管(5)為U型迴路,且回氣管(5)進口設45°斜角,回氣管(5)45°斜角最低端比進氣管(I)出口高出20?40mm ;進氣管(I)出口位於罐體中心線A以上40?80mm ;U形回氣管軸線C與進氣管中心所在的上封頭中心軸線B呈30°?35°的夾角。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立式氣液分離器,由進氣管、上封頭、筒體、下封頭和回氣管組成,其特徵是:上封頭、筒體和下封頭焊接構成氣液分離器罐體;回氣管為U型迴路,且回氣管進口設45°斜角,回氣管45°斜角最低端比進氣管出口高出20?40mm;進氣管出口位於罐體中心線以上40?80mm ;U形回氣管軸線與進氣管中心所在的上封頭中心軸線呈30°?35°的夾角。
【文檔編號】F25B43/00GK203824185SQ201420220984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明者】霍召麗, 卞家, 李國惠, 劉立東 申請人:德州亞太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