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2 00:37:01
專利名稱:一種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骨折內固定裝置,尤其涉及應用於關節粉碎骨折的內固定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關節骨折的治療原則如下關節內骨折需要關節面的無創解剖復位、關節內
骨折塊的加壓並堅強固定、植骨及植骨後接骨板支撐以重建幹骺端、術後早期功能鍛鍊。重建關節幹骺端需要保護軟組織的活力及包膜的完整性,幹骺端骨折塊不需要解剖復位,只要保持肢體的軸線,通過整體結構的相對穩定來允許有控制的早期功能鍛鍊。但是當關節面粉碎程度較重時無法實現關節面之間的加壓固定,因為粉碎的骨折塊無法良好傳遞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採用拉力螺釘技術會導致關節寬度變窄,影響關節復位,目前臨床上處理這一情況主流技術為鎖定接骨板技術,通過螺釘與接骨板之間的角度穩定性支撐關節面;這一技術的缺點如下鎖定螺釘螺紋較淺,更類似於螺栓,在松質骨內的抗拔出力較差;而普通松質骨螺釘在松質骨內的抗拔出力優良,但是無法與鎖定接骨板形成一個鎖定的整體。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關節面粉碎程度較重、無法採用加壓技術這一情況下提供一種鎖定組合螺釘系統,使這一螺釘系統具有鎖定接骨板系統具有的軸向角度穩定性,同時也具備松質骨螺釘在松質骨內良好的抗拔出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包括組件A、組件B及鎖定接骨板C,組件A由螺紋I及螺紋2兩部分構成,螺紋2尾部設置有結構3,組件B由螺紋4、螺紋5,組件B內部中空,螺紋5內設置有中空結構7 ;螺紋2尾部結構3直徑小於組件B內部中空的孔徑;組件A與組件B通過螺紋2與螺紋4連接,組件B與鎖定接骨板C通過的螺紋5與螺紋12連接;其中所述螺紋2、4的螺距等於螺紋5、12的螺距,螺紋1、2、4、5、12為同軸螺紋。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B螺紋5部分的壁厚大於或等於螺紋4部分的壁厚。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B由螺紋4、螺紋5及螺紋9構成,帶有錐度的螺紋9與螺紋12實現壓配螺紋連接,螺紋5的螺距及螺紋深度等於螺紋9的螺距及螺紋深度。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A螺紋2的尾部設置的結構3,其形狀為稜柱狀或梅花形柱狀,其設置在螺紋2軸芯裡或位於螺紋2軸芯外。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A的螺紋I的螺紋深度及螺距大於螺紋2的螺紋深度及螺距,所述組件B螺紋5內設置的中空結構7形狀為稜柱狀或梅花形柱狀。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B非螺紋表面有數量眾多的微孔。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組件B內部設置有過度無螺紋部8連接螺紋4與組件B尾部的中空結構7。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螺紋2尾部的結構3與複合起子的內起子10相匹配,所述組件B尾部的中空結構7與複合起子的外起子11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技術效果包括一、螺紋I在松質骨內錨固,提供了良好的抗拔出力;螺紋2、4與螺紋5、9、12實現了組件A、組件B及接骨板C之間的螺紋連接,使其具有良好角度軸向穩定性的同時提高螺釘的在松質骨內抗拔出力;二、組件B帶有錐度的螺紋9與鎖定接骨板C的螺紋12壓配式螺紋固定,使得組件B與接骨板C之間的連接更為可靠。三、組件B表面非螺紋部分經過噴塗處理,使得表面形成數量眾多的微孔,這樣骨就會長入微孔內,形成骨性結合,從而獲得生物學固定,進一步提高了骨-螺釘界面的穩定性;這在存在骨質疏鬆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四、採用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則擰入關節內骨折塊的裝置所需的扭力可以依靠器械進行精確計算,不存在學習曲線的坡度,有利於這一技術量化標準的形成及普及。
圖I為組件A的示意圖。圖2為組件A的端面示意圖。圖3為I型組件B的示意圖。圖4為I型組件B端面示意圖。圖5為II型組件B的示意圖。圖6為鎖定接骨板C的剖面示意圖。圖7為組件A、II型組件B及鎖定接骨板C連接示意圖。圖8為組件A、表面有微孔的II型組件B及鎖定接骨板C連接示意圖。圖9為複合起子的示意圖。圖10為複合起子的內起子示意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系統使用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關節骨折為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圖11,本實用新型所述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由以下組成組件A、組件B及鎖定接骨板C,還包括配合使用的複合起子。其中包括螺紋I、螺紋2、結構3、螺紋4、螺紋5、螺紋4內部中空6、螺紋5內部中空7、過度無螺紋部8、螺紋9、內起子10、外起子11、螺紋12。[0031]如圖1、2所示,組件A由螺紋1,螺紋2組成,螺紋2尾部設置有結構3,其形狀多樣的,例如稜柱狀或梅花形,其位置可以位於螺紋2軸芯裡或位於螺紋2軸芯外;結構3直徑小於組件B內部中空部分,與結構3匹配的複合起子或套筒可以穿過組件B中空,通過該稜柱狀結構固定組件A。無論螺紋2尾部為何種形狀,複合起子的內起子都要設計成與螺紋2尾部結構3相匹配。螺紋I類似或等同於標準松質骨螺釘的螺紋設計,其螺紋深度與螺距相對於螺紋2較大。使用時,螺紋I擰入對側關節內骨折塊,此時組件A與對側關節內骨折塊錨固。螺紋I應擰過骨折線,完全進入對側關節內骨折塊內,螺紋I提供的抗拔出力優於鎖定螺釘,其效果類似或等同於松質骨螺釘。螺紋2的螺紋深度及螺距小於螺紋I的螺紋深度及螺距,螺紋2是輔助關節內關節內骨折塊復位並實現骨折塊間加壓效應的一部分。位於螺紋2尾部的結構3,一方面可以利用該結構將組件A擰入骨折塊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與複合起子的內起子匹配,以固定組件A。如圖3-5所示組件B由螺紋4、過度無螺紋部8、螺紋5、螺紋9組成,組件B內部為中空,複合起子內起子可以穿過該中空部分,從而固定組件A。過度無螺紋部8的作用是提供組件B的長度變化,其也可以設計成螺紋4,其不是必須的,設置過度無螺紋部8可以提供潛在的力學優勢。螺紋4與組件A螺紋2的螺距及螺紋深度相同,螺紋2與螺紋4之間的連接實現了組件A與組件B的連接。螺紋5、9的螺距等於螺紋4的螺距,螺紋5、9是連接組件B與鎖定接骨板C的一部分。螺紋5、9內部設置的中空結構7,其形狀多樣的,例如稜柱狀或梅花形。利用複合起子可以將組件B連接於組件A及鎖定接骨板C。螺紋5內部的中空結構7的孔徑大於組件A結構3的直徑,以便於複合起子的內起子可以穿過組件B內的中空部分,在複合起子的外起子轉動組件B時將組件A固定住。所述組件B中過度無螺紋部8及螺紋5部分的壁厚度大於或等於螺紋4的壁厚度,所以過度無螺紋部8及螺紋5力學性能不低於螺紋4 ;這樣設計的物理學原理如下在外力作用下,鎖定內固定結構下鎖釘所受到的應力從鎖釘釘尖部至釘尾部逐漸變大;這一設計降低了組合螺釘在體內發生斷裂的可能性。複合起子的內起子可以穿過組件B內的中空部分,在複合起子的外起子轉動組件B時將組件A固定住;組件B尾部帶有錐度的螺紋9與螺紋12實現壓配樣螺紋連接。如圖6-圖11所示,鎖定接骨板C形狀可以是多樣的,其設置有螺紋12,其螺距及螺紋的深度與螺紋5、9、12相同,螺紋12與螺紋5尾部帶有錐度的螺紋9之間的連接可以實現組件B與鎖定接骨板C之間的鎖定,實現壓配式螺紋連接。所謂同側關節內骨折塊是指與鎖定接骨板C相接觸的一側,所謂對側關節內骨折塊是指與同側關節內骨折塊相對應的骨折塊。具體手術中有關本實用新型所述加壓鎖定組合螺釘系統的使用過程第一步按標準手術流程,消毒鋪單,並按標準手術入路暴露骨折,復位並利用克氏針或復位鉗臨時固定骨折,透視確認復位良好;第二步先固定組件A :用手術專用鑽頭於同側骨折塊打孔至對側關節內骨折塊,並測量釘孔深度;根據測得的釘孔深度結合內起子表面的刻度,將組件A的螺紋I部分擰入合適的深度,以使得組件A的螺紋I部分完全進入對側關節內骨折塊,螺紋I應當擰過骨折線,此時組件A與對側關節內骨折塊錨固。螺紋I提供的抗拔出力優於鎖定螺釘,其效果類似於松質骨螺釘。第三步應通過相應的裝置,例如骨盆復位鉗等器械臨時固定鎖定接骨板C,避免鎖定接骨板C移動或轉動,使鎖定接骨板C緊貼於同側關節內骨折塊的骨皮質表面。複合起子的外起子連接有例如扭力扳手之類的扭力裝置,以便可以隨時檢測所用的扭力數值。將複合起子的內起子穿過組件B內的中空部分,與組件A結構3相契合,以固定組件A,然後旋轉複合起子的外起子,使得組件B與鎖定接骨板C及組件A之間不斷旋緊。組件A因內起 子固定,保持靜止狀態;組件B沿螺紋2發生旋轉並向組件A的頭部運動,同時組件B擠壓鄰近的松質骨,使松質骨緻密化。因為帶有錐度螺紋9與螺紋12之間是壓配樣螺紋連接,類似於鎖定接骨板系統,可以量化螺紋9與12之間鎖定所需要的扭矩,減低組件B與接骨板C之間發生冷凝結的發生率。在這一過程中,複合起子的內起子穿過組件B後,將組件A固定住;所以在這一過程中組件A不動,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避免組件A在這一過程中發生轉動,導致螺紋I切割鄰近松質骨,有效保護組件A的螺紋I與松質骨之間的界面。第四步根據手術需要,可以通過相同的流程在鎖定接骨板合適的螺釘孔擰入多個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根據手術需要,也可以在鎖定接骨板合適的螺釘孔擰入其他類型螺釘,例如鎖定螺釘或標準皮質骨螺釘。第五步再次透視確認骨折復位及內固定位置良好,衝洗創面並確切止血後依次縫合至皮膚。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的獨特設計使得松質骨螺釘在松質骨螺釘良好的抗拔出力與鎖定接骨板系統具有的軸向角度穩定性融為一體;而組件B周圍松質骨的緻密化及組合螺釘在松質骨內的抗拔出力的增加;由人工關節領域形成的已被證實的概念醫用金屬表面經噴砂、多孔及羥基磷灰石塗層等噴塗處理後,骨組織可以長入噴塗部位,故組件B表面非螺紋部噴塗處理使骨長入噴塗部位的微孔內,形成骨性結合,從而獲得生物學固定,進一步提高了骨-組合螺釘界面的穩定性;使得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組合螺釘系統相對於鎖定接骨板系統進一步提高了內植入物系統固定的可靠性,這在存在骨質疏鬆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包括組件(A)、組件(B)及鎖定接骨板(C),組件(A)由螺紋(1)及螺紋(2)兩部分構成,螺紋(2)尾部設置有結構(3),組件(B)由螺紋(4)、螺紋(5),組件(B)內部中空,螺紋(5)內設置有中空結構(7);螺紋(2)尾部結構(3)直徑小於組件(B)內部中空的孔徑;組件㈧與組件⑶通過螺紋(2)與螺紋(4)連接,組件⑶與鎖定接骨板(C)通過的螺紋(5)與螺紋(12)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2)、(4)的螺距等於螺紋(5)、(12)的螺距,螺紋(I)、(2)、(4)、(5)、(12)為同軸螺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B)螺紋(5)部分的壁厚大於或等於螺紋(4)部分的壁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B)由螺紋(4)、螺紋(5 )及螺紋(9 )構成,帶有錐度的螺紋(9 )與螺紋(I 2 )實現壓配螺紋連接,螺紋(5 )的螺距及螺紋深度等於螺紋(9 )的螺距及螺紋深度。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A)螺紋(2)的尾部設置的結構(3),其形狀為稜柱狀或梅花形柱狀,其設置在螺紋(2)軸芯裡或位於螺紋(2)軸芯外。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A)的螺紋(I)的螺紋深度及螺距大於螺紋(2)的螺紋深度及螺距,所述組件(B)螺紋(5)內設置的中空結構(7)形狀為稜柱狀或梅花形柱狀。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B)非螺紋表面有數量眾多的微孔。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組件(B)內部設置有過度無螺紋部(8 )連接螺紋(4)與組件(B)尾部的中空結構(7 )。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加壓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2)尾部的結構(3)與複合起子的內起子(10)相匹配,所述組件(B)尾部的中空結構(7)與複合起子的外起子(11)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鎖定組合螺釘系統,包括組件(A)、組件(B)及鎖定接骨板(C),組件(A)由螺紋(1)及螺紋(2)兩部分構成,螺紋(2)尾部設置有結構(3),組件(B)由螺紋(4)、螺紋(5),組件(B)內部中空,螺紋(5)內設置有中空結構(7);螺紋(2)尾部結構(3)直徑小於組件(B)內部中空的孔徑;組件(A)與組件(B)通過螺紋(2)與螺紋(4)連接,組件(B)與鎖定接骨板(C)通過的螺紋(5)與螺紋(12)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螺紋(2)、(4)的螺距等於螺紋(5)、(12)的螺距,螺紋(1)、(2)、(4)、(5)、(12)為同軸螺紋。能夠治療比較嚴重的骨折,同時降低患者治療時的痛苦。
文檔編號A61B17/80GK202654215SQ20112043295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徐達強, 秦琳玲 申請人:無錫世一電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