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易理包咖啡釀造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5:32:26 1

本發明涉及食物加工器具領域,具體涉及易理包咖啡釀造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易理包咖啡的不斷發展,易理包咖啡機釀造機構也呈現多樣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2014年10月29日公布的名稱為一種釀造組內的送包機構,專利號為CN201410240003.2,其說明書顯示---1、託包板用弧形槽約束易理包的環形邊沿以對易理包進行定位,此機構對環形邊用硬質材料製成的易理包有效果,但現有易理包環形邊有厚度為0.1mm過濾紙製成的,此類易理包在此機構上由於濾紙變形會使易理包不在釀造機構中心位置。2、釀造機構送包時,託包板與固定機件接觸受阻時,移動部件上的筋會強行脫離託包板上第一限位槽而到達第二限位槽,此時,託包板會受力晃動,從而無法保持易理包處於釀造機構中心位置。造成易理包不在釀造機構中心位置的情況會影響易理包咖啡的萃取效果及萃取組件的密封效果,根據上述內容表明專利中的一種釀造組內的送包機構有局限性,通用性不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易理包咖啡釀造裝置,可以將易理包送到釀造機構咖啡萃取處的中心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易理包咖啡釀造裝置,包括固定座、設置於固定座內且能活動的前釀造室、固定在固定座內的後釀造室、驅動前釀造室前後移動的一次驅動機構,所述固定座內安裝有由前釀造室帶動實現前後移動的傳動滑板,所述傳動滑板連接有託包架,所述託包架設有用於固定易理包環形邊以避免易理包傾斜的定位槽,所述後釀造室設有與傳動滑板聯動的頂包板,所述頂包板在送包過程中向前承託易理包主體以使易理包在送包過程中一直保持在釀造機構中心位置,所述頂包板在易理包送入後釀造室後收縮進後釀造室且在脫包時將易理包從後釀造室推出。
優選的,所述傳動滑板及託包架均設有兩個且均左右對稱設置,所述託包架設有前後平行設置的前支撐筋和後支撐筋,在前支撐筋和後支撐筋之間形成定位槽。
優選的,所述前支撐筋和後支撐筋均為弧形筋。
優選的,所述頂包板包括在送包時承託易理包並在託包時將易理包括頂出後釀造室的頂託部,所述頂託部呈與易理包主體外圓契合的圓弧狀。
優選的,所述傳動滑板設有引導託包架左右滑動的引導孔,所述託包架設有在引導孔內滑動的引導柱,所述傳動滑板設有在前後移動過程中驅動託包架左右滑動的驅動結構。
優選的,所述引導柱從引導孔中穿出並固定有託包架滑塊,所述固定座的左右兩側設有對應對稱設置的內側凸臺與外側凸臺,所述託包架設有與內側凸臺斜面作用的第一斜面,所述託包架滑塊設有與外側凸臺斜面作用的第二斜面。
優選的,所述後釀造室連接有牽引頂包板前後移動的引導架,所述引導架上設有牽引孔,所述頂包板設有穿過牽引孔的裝配腳,所述裝配腳上設有與引導架作用的前限位部和後限位部,所述前限位部和後限位部之間形成有供引導架自由運行的空位以使頂包板實現延遲移動。
優選的,所述傳動滑板上設有與前釀造室的傳動軸配合併實現傳動滑板相對於前釀造室延遲動作的傳動槽。
優選的,所述傳動滑板上設置有與引導架的聯動軸作用並實現引導架相對傳動滑板延遲動作的引導槽。
優選的,所述前釀造室連接有在一次驅動機構將前釀造室推到與後釀造室形成咖啡萃取腔體後,再次對前釀造室施加推力以加強前釀造室與後釀造室之間密封效果的二次驅動機構。
本發明採用雙重託包結構:使用託包架與頂包板對易理包進行定位,並且此託包組合在送包過程中平順穩定,不產生晃動,確保易理包在送包過程中不會偏離釀造組中心位置,增強咖啡萃取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位置俯視圖(裝易理包狀態);
圖2為圖1的左側視圖;
圖3為圖1的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左側視圖(送包狀態,前釀造組開始運動狀態);
圖5為圖4剖面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左側視圖(送包狀態,前釀造組帶動傳動滑板開始運行瞬間);
圖7為圖6剖面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第二位置俯視圖(送包狀態,傳動滑板帶動託包架與頂包板運行,託包架滑塊在固定座外側凸臺斜面滑行);
圖9為圖8左側視圖;
圖10為圖8剖面圖;
圖11為本發明實例第三位置俯視圖(完成送包,釀造組處於咖啡萃取狀態);
圖12為圖11剖面圖;
圖13為本發明實例結構剖面圖(開始脫包狀態,前釀造組開始向後運動);
圖14為本發明實例結構剖面圖(完成脫包狀態,頂包板伸出);
圖15為本發明實例中固定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實例中託包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實例中託包架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實例中引導架與頂包板外形與裝配關係示意圖;
圖19本發明實例中引導架與頂包板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實例中傳動滑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8所示,一種易理包咖啡釀造裝置,包括由兩個左右分離的部件組合而成的固定座1,設置於固定座1內的可活動的前釀造室2,固定在固定座1內的後釀造室3,驅動前釀造室2前後移動的一次驅動機構和二次驅動機構12。固定座1內安裝有由前釀造室3帶動實現前後移動的傳動滑板4,傳動滑板4連接有託包架5及託包架滑塊6,傳動滑板4設置兩塊,並呈左右對稱設置,託包架5及對應的託包架滑塊6也設置兩塊,同樣左右對稱設置。前釀造室2內設置兩個頂包頭9,後釀造室3設置一個脫包頭10及頂包板8,傳動滑板4通過引導架7帶動頂包板8前後移動。
其中,前釀造室2在一次驅動機構作用下向前運行,並帶動傳動滑板4向前運行,由傳動滑板4帶動可以向前後及左右運動的託包架5與託包架滑塊6向前運行;由傳動滑板4帶動引導架7及頂包板8向前運行,直到將易理包13送入後釀造室3內,頂包板8收縮進後釀造室3,一次驅動機構停止運行後,二次驅動機構12開始繼續將前釀造室2推向後釀造室3形成密閉的咖啡萃取腔體;在脫包狀態下,裝配在前釀造室2的頂包頭9將易理包13頂出前釀造室2,裝配在後釀造室3的頂包板8及脫包頭10將易理包13推出後釀造室3。
在送包過程中,採用雙重託包結構,託包架5用於固定易理包13防止其前後傾斜,頂包板8從下託住易理包13防止其向下移動,從而確保送包過程中易理包13一直處於釀造組萃取中心位。
在脫包過程中,採用三重脫包結構,前釀造室2設置頂包頭9在脫包時將易理包13推出前釀造室2,後釀造室3設置的脫包頭10與頂包板8組合將易理包13推出後釀造室3,確保釀造組正確完成脫包功能。
在一次驅動機構將前釀造室2推到與後釀造室3形成咖啡萃取腔體後,二次驅動機構12再次對前釀造室2施加推力,加強整個釀造組的密封效果。
本實施例子所使用一次驅動機構為現有任意傳動機構,所使用二次驅動機構12為液壓傳動。
如圖2和圖19所示,傳動滑板4上設置有兩個定位槽4.1與固定座1上定位柱1.3相對應;定位柱1.3插入定位槽4.1並沿定位槽4.1前後滑動,防止其在運行過程中晃動。傳動滑板4中間設有傳動槽4.2與前釀造室2上的傳動軸2.1相對應,傳動軸2.1插入傳動槽4.2並帶動傳動滑板4前後運行。傳動槽4.2設置成延遲運動狀態,裝入易理包13時,前釀造室2上設置的傳動軸2.1處於傳動槽4.2後端4.2.1,一次驅動機構推動前釀造室2運行時,前釀造室2隻是在固定座1內移動並不推動傳動滑板4前移,當前釀造室2上的傳動軸2.1處於傳動滑板4中間傳動槽4.1前端4.2.2時,傳動軸2.1帶動傳動滑板4向前運行。
另外,傳動滑板4設置帶延遲運動功能的引導槽4.4,帶動引導架7運行。引導架7設有與傳動滑板4聯動的聯動軸7.1,聯動軸7.1的兩端插入左右兩側傳動滑板4的引導槽4.4內。易理包13放入釀造組時,引導架7上的聯動軸7.1處於傳動滑板4上引導槽4.4後端4.4.1;當前釀造室2帶動傳動滑板4運行,使引導架7上的聯動軸7.1處於傳動滑板4上引導槽4.4前端4.4.2,此時易理包13開始進入前釀造室2,傳動滑板4帶動引導架7向前運行,引導架7沿頂包板8上裝配腳8.1空位運行。
另外,傳動滑板4設置兩組定位筋4.3,左右兩側各設置一組定位筋4.3,每組的兩個定位筋4.3之間形成定位槽,對託包架滑塊6進行限位,防止託包架5運行時晃動。
如圖15所示,固定座1的左右兩側設有對應對稱設置的內側凸臺1.1與外側凸臺1.2,內側凸臺1.1與外側凸臺1.2從最高點到最低點做斜面設計。如圖16所示,託包架上設置斜面5.3與固定座1的內側凸臺1.1的斜面相切而實現滑行。如圖17所示,託包架滑塊6上設置斜面6.1與外側凸臺1.2相切實現滑行。相互平行相切的斜面配合方便零件滑行。
前釀造室2沿固定座1的滑行槽1.4前後運行;託包架5在固定座1上對應的滑行槽1.5中前後運行,且由所處固定座1內側凸臺1.1位置不同而實現左右運動。託包架滑塊6設置的斜面6.1在固定座外側凸臺1.2的斜面上滑行,實現託包架5的左右運動;託包架5與託包架滑塊6由傳動滑板4帶動前後運行;託包架5在易理包13放入釀造組時處於固定座1內側凸臺1.1斜面最高點,一對託包架5之間的距離與易理包13環形邊13.1外徑相同,保證易理包13能順利放入託包架5且不至於任意掉落,託包架滑塊6處於固定座1外側凸臺1.2斜面的最低點;傳動滑板4帶動託包架5向前運行時,託包架5上設置的斜面5.3從固定座1內側凸臺1.1斜面滑落到最低點,託包架滑塊6上設置的斜面6.1在固定座1外側凸臺1.2斜面上滑動到最高點,託包架5向固定座1外側運行,增加一對託包架5之間的距離,使託包架5在將易理包13送入後釀造室3的同時能避開後釀造室3繼續向前運行。
如圖16所示,託包架5設有用以固定易理包13環形邊13.1以避免易理包前後傾斜的定位槽5.1,定位槽5.1呈Y形,方便放入易理包13。託包架5底部設置弧形筋5.2,弧形筋5.2在易理包13放入釀造組時可以對其重力衝擊進行緩衝,以保證易理包13在釀造組中心位置。
如圖18和圖19所示,頂包板8裝配在後釀造室3內,並由引導架7牽引運行,直到將易理包13送入後釀造室3,頂包板8完全收縮到後釀造室3內部。引導架7將頂包板8與傳動滑板4聯結在一起,傳動滑板4帶動二者前後運行。頂包板8整體呈圓弧形,包括頂託部8.0及從頂託部延伸出的兩個並排設置的裝配腳8.1。引導架7上設有兩個牽引孔7.2,裝配腳8.1穿過牽引孔7.2,裝配腳8.1上設有與引導架7作用的前限位部8.1.1和後限位部8.1.2,前限位部8.1.1和後限位部8.1.2之間形成有供引導架7自由運行的空位以使頂包板8實現延遲移動。傳動滑板4上引導槽4.4與引導架的聯動軸7.1配合併實現引導架7相對傳動滑板4延遲動作。
易理包13放入釀造組時,引導架7處於頂包板8裝配腳8.1前端8.1.1;送包時,傳動滑板4帶動引導架7運行,當引導架7處於頂包板8裝配腳8.1後端8.1.2,此時易理包13與前釀造室2上的頂包頭9接觸,引導架7開始推動頂包板8向前運動。由於頂託部8.0與易理包13作用,因此外形呈圓弧狀,以便於託住易理包13,同時頂託部8.0底邊8.10設有與易理包13主體邊緣作用的圓弧邊。
如圖20所示,傳動滑板4設有引導託包架5左右滑動的引導孔4.5,託包架5設有在引導孔4.5內滑動的引導柱5.4,引導柱5.4從引導孔4.5中穿出並與託包架滑塊6固定,這樣託包架5由託包架滑塊6定位在傳動滑板4上。
前釀造室2內設置的兩個頂包頭9由柔性材料製成,受壓可產生彈性形變,壓力消逝後恢復成原有形狀,咖啡萃取完成後脫包時,可以將易理包13推出前釀造室2。或者頂包頭9連接彈簧,同樣可以受壓可產生彈性形變,壓力消逝後恢復成原有形狀。
後釀造室3設置的脫包頭10由彈簧11支承,受壓可以收縮到後釀造室3內部,壓力小於彈簧11彈力時其恢復原始狀態。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與過程如下。
裝包過程:前釀造室2處於打開位置,此時前釀造室2上設置的傳動軸2.1處於傳動槽4.2後端4.2.1;託包架5處於固定座1內側凸臺1.1最高點,一對託包架5之間的距離與易理包13環形邊13.1外徑相同,保證易理包13能順利放入託包架5且不至於任意掉落,託包架滑塊6處於固定座1外側凸臺1.2最低點;引導架7之聯動軸7.1處於傳動滑板4上引導槽4.4後端4.4.1,引導架7之牽引孔7.2處於頂包板8裝配腳8.1前端8.1.1;易理包13放入釀造組時,通過託包架5的定位槽5.1對外圍的環形邊13.1導向後下滑,並由託包架5上的弧形筋5.2對其重力進行緩衝,防止易理包13變形而偏離釀造組中心位置;易理包13繼續滑行時,頂包板8避開其環形邊13.1,託住易理包13主體。雙重託包機構確保易理包13處於釀造組中心位置。
送包過程:當一次驅動機構推動前釀造室2運行時,前釀造室2隻是在固定座1內移動並不推動傳動滑板4前移,當前釀造室2上的傳動軸2.1處於傳動滑板4中間傳動槽4.2前端4.2.2時,傳動軸2.1帶動傳動滑板4向前運行;傳動滑板4帶動託包架5做同步運動,託包架5上設置的斜面5.1從固定座1內側凸臺1.1斜面滑落到最低點,託包架滑塊6上設置的斜面6.1在固定座1外側凸臺1.2斜面上滑動到最高點,託包架5向固定座1外側運行,增加一對託包架5之間的距離,使託包架5在將易理包13送入後釀造室3的同時能避開後釀造室3繼續向前運行;當前釀造室2帶動傳動滑板4運行,使引導架7之聯動軸7.1處於傳動滑板4上引導槽4.4前端4.4.2,此時易理包13開始進入前釀造室2,傳動滑板4帶動引導架7向前運行,引導架7沿頂包板8上裝配腳8.1空位運行;運行到引導架7處於頂包板8裝配腳8.1後端8.1.2,此時易理包13與前釀造室2上的頂包頭9接觸,引導架7推動頂包板8向前運動,直到頂包板8收縮到後釀造室3,易理包3完全進入咖啡萃取腔體;二次驅動機構12繼續對前釀造室2施加壓力,確保萃取腔體的密封性。
脫包過程:咖啡萃取完成後脫包時,二次驅動機構12停止對前釀造室2施加壓力,一次驅動機構牽引前釀造室2後移,前釀造室2與後釀造室3分離並向後運行,恢復到待放易理包13狀態;頂包頭9首先將易理包13從前釀造室2頂出;脫包頭10將易理包13從後釀造室3向外推,頂包板8延遲運行;前釀造室2上的傳動軸2.1運行到傳動滑板4上的傳動槽4.2後端4.2.1,從而帶動傳動滑板4運行;當傳動滑板4運行到引導槽4.4後端4.4.1接觸引導架7之聯動軸7.1時帶動引導架7開始運行;當前釀造室2後退到與後釀造室3距離超過易理包13厚度時,引導架7處於頂包板8裝配腳8.1前端8.1.1,帶動頂包板8開始運行,將易理包13頂出後釀造室3;傳動滑板4運行過程中帶動託包架5與託包架滑塊6運動,託包架5從固定座1內側凸臺1.1最低點滑行到最高點,託包架滑塊6從固定座1外側凸臺1.2最高點滑行到最低點,恢復待放易理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