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8:33:46 3
專利名稱: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工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泡花鹼生產過程,通常是在鍋爐內加熱,將幾種原料進行混合後放在鍋爐上方的裝置中,隨著鍋爐內溫度的升高,混合的原料融合產生泡花鹼,同時將產生的泡花鹼通過輸送裝置送出,然而就是鹼廠在成品出來之後鹼本身帶有大量的熱量,由於泡花鹼的直接送出會帶走大量的熱量,造成了能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回收泡花鹼在輸送過程中散失的熱量的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包括鍋爐和設置在鍋爐上方的盛料裝置、泡花鹼輸送裝置、熱能回收利用系統,和設置在熱能回收利用系統中的集熱罩,所述集熱罩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內殼;外殼和內殼中間設有空腔;內殼空腔中設有中心交於一點的集熱片。所述集熱片的數量為3片以上。採用這樣的結構後,當在運送泡花鹼輸送裝置的泡花鹼時,泡花鹼散發的熱量會在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的作用下進入集熱罩,由於集熱罩外殼和內殼中設有密封的空腔,起到了保溫的作用,保證了集熱罩在收集熱量時熱量不會流失,同時內殼中心設置的集熱片使熱量沿著集熱片順利的進入到集熱罩並送到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的管道中,設置的多片集熱片更有利於熱量進入,起到了很好的熱量導向作用,由此可以看出上述的設置保證了泡花鹼散發的熱量順利的進入集熱罩並進入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為收集熱量提供了方便。
圖1為本發明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的集熱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由圖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的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包括鍋爐1和設置在鍋爐上方的盛料裝置2、泡花鹼輸送裝置3、熱能回收利用系統5,和設置在熱能回收利用系統5中的集熱罩4,所述集熱罩4包括外殼6和設置在外殼6內的內殼 7 ;外殼6和內殼7中間設有空腔8 ;內殼7空腔中設有中心交於一點的集熱片9。所述集熱片9的數量為3片以上。工作時,鍋爐內燃燒產生熱量使盛料裝置2內的原料混合,融合後產生泡花鹼,然後生產出來的泡花鹼通過泡花鹼輸送裝置3輸送出去,由於剛生產的泡花鹼含有大量熱量,在輸送過程中熱量會散發,通過設置在泡花鹼輸送裝置3上方的集熱罩4收集,泡花鹼輸送裝置3和集熱罩4之間有空隙,以便形成對流;集熱罩4是通過熱量對流傳熱進行收集熱量的;收集熱量後,由進入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這樣就能提高鍋爐的燃燒效率,用於生產更多的泡花鹼產品。
權利要求1.一種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包括鍋爐(1)和設置在鍋爐上方的盛料裝置O)、泡花鹼輸送裝置(3)、熱能回收利用系統(5),和設置在熱能回收利用系統(5)中的集熱罩G),其特徵在於所述集熱罩⑷包括外殼(6)和設置在外殼(6)內的內殼⑵;所述外殼(6)和內殼(7)中間設有空腔⑶;所述內殼(7)空腔中設有中心交於一點的集熱片(9)。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其特徵在於所述集熱片(9)的數量為3片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化工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泡花鹼生產設備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用的集熱罩。它包括鍋爐和設置在鍋爐上方的盛料裝置、泡花鹼輸送裝置、熱能回收利用系統,和設置在熱能回收利用系統中的集熱罩,集熱罩包括外殼和設置在外殼內的內殼;外殼和內殼中間設有空腔;內殼空腔中設有中心交於一點的集熱片。當運送泡花鹼時泡花鹼散發的熱量會在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的作用下進入集熱罩,由於集熱罩外殼和內殼中設有空腔,起到了保溫的作用保證了熱量不會流失同時內殼中設置的集熱片使熱量沿著集熱片順利的進入到集熱罩並送到熱能回收利用系統的管道中,設置的多片集熱片更有利於熱量進入,起到了熱量導向作用,這樣的設置為收集熱量提供了方便。
文檔編號C01B33/32GK202054621SQ20112009407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日
發明者仲崇儀, 王雲楓, 袁誠久, 趙鯤 申請人:青島東嶽泡花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