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春風行動工作(真抓實幹看慈利)
2023-05-18 22:33:46 2
2020年,慈利縣為達成就業意願的勞動力開通免費返崗復工專車、專列128批次3531人。(資料圖)
紅網時刻記者 全江玲 慈利縣融媒體記者 高媛 聯合報導
1月28日一大早,慈利縣巖泊渡鎮楊家橋村村民邱冬明拿上清掃工具,精神抖擻地走向村內清潔點,開始了一天的保潔工作。
之前,由於身體病殘無法外出務工,邱冬明一直待業在家,處在焦慮中的他沒想到,村「兩委」聽說了他的情況後,主動找上門,及時將他的信息登記入冊,並上報人社部門,人社部門迅速兜底安置,將他安置到公益性崗位工作。
就業,一頭連著企業發展、區域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民生冷暖。2020年以來,慈利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拓展思維、創新方法,通過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確保重點群體穩定就業、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等措施,千方百計做好穩就業工作,以更廣闊的渠道、更豐富的資源、更好的服務,幫助眾多勞動者在漊澧這片熱土上實現人生理想,演繹精彩人生。
數據顯示,2020年慈利縣完成新增就業完成3225人,完成比例107.5%。(資料圖)
多措並舉,落實政策穩就業
這些天,「90」後返鄉大學生唐玄每天都會早早來到位於慈利縣江埡鎮畢家坪村的漁泉溪露營地,打掃衛生、檢查戶外裝備,招待前來垂釣遊玩的遊客。
唐玄是土生土長的慈利人,2017年6月從湖南文理學院畢業後,他抓住縣裡鼓勵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遊的時機,在家門口成立了漁泉溪露營地服務有限公司,發展攀巖、潛水、漂流、蹦極、垂釣等戶外運動,一時成了村裡的「致富能人」。去年,遭遇旅遊行業的「寒冬」,公司運轉各種受限,唐玄倍感無奈。為難之際,慈利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告知了政府的相關政策,唐玄很快得到20萬的資金扶持。
每年畢業季,高校畢業生成為就業的重點群體之一,保證他們順利就業顯得尤為重要。
為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慈利縣堅持從支持多渠道就業、強化就業權益保護、擴大就業見習規模等方面出實招、辦實事。
去年以來,慈利縣通過開展專場招聘、設立專項崗位、發放求職補貼、擴大國有企業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等方式,精準「撮合」,做好大學生求職招聘的對接服務,打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堵點」。
慈利縣人社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制定周跟蹤、月家訪、季調查的幫扶制度,通過電話崗位推薦、就業指導等方式,讓高校畢業生足不出戶也能選擇心儀的崗位。
數據顯示, 2020年慈利縣1264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已有1257人實現就業,跟蹤回訪率100%、就業服務率100%、就業率達99.45%。
慈利縣成立以縣人社部門為主要責任單位的勞動力返崗復工服務工作專班,為農村勞動力「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提供一系列返崗服務。(資料圖)
聚焦重點,守住底線保就業
「沒有一點技術,現在出去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當時我聽說有焊工培訓,就立馬報了名!」 慈利縣通津鋪鎮返鄉農民工李昌民笑著說道。去年他參加了鎮上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班,拿到了焊工證,隨後被縣裡一家電焊廠聘用,一個月四千多元的收入讓他十分滿意。
2020年受疫情影響,像李昌民一樣的返鄉農民工不在少數。為確保重點群體穩定就業,慈利縣對困難人員開展「一對一」幫扶,對零就業家庭實施24小時內動態清零;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安排354個公益崗位;對167名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但無法外出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按村落實到人,進行託底幫扶。
「慈利縣免費提供線上培訓課程,切實做好培訓穩就業工作。利用『「中國職業在線」、技能強國等網上培訓系統,有針對性地開設了電工、焊工、養老護理員、育嬰師等培訓課程,同時為廣大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搭建網絡招聘、應聘服務平臺,有效滿足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用人需求和求職人員就業需求。」慈利縣人社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慈利縣累計開展線上培訓2046人,到全縣各鄉鎮培訓學員2886人。
苗市鎮居民鄭宏鈺就是受益的一位,他參加創業培訓班後開始從事電商營銷和物流配送工作,這讓他幹勁十足。「免費培訓,讓我創業有了方向,如今不僅我自己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還能帶動11個村民實現就業增收。」 鄭宏鈺高興地說。
在慈利縣,已有很多人像鄭宏鈺一樣通過學習培訓成功就業。
與此同時,慈利縣還成立以縣人社部門為主要責任單位的勞動力返崗復工服務工作專班,為農村勞動力「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提供一系列返崗服務。
根據統計,2020年慈利縣為達成就業意願的勞動力開通免費返崗復工專車、專列128批次353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89人;增強農村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的內生動力,累計發放交通補助982.33萬元27775人、一次性求職創業補助3955人118.65萬元。
慈利縣人社局組織「點對點」招聘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資料圖)
主動服務,千方百計擴就業
「非常感謝縣裡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人社局組織的「點對點」招聘,現場達成就業意向協議90人,組織輸送26名勞動力直達廠門,直接解決用工難的問題。同時,發放返崗補貼4.8萬元、穩崗補貼7.2萬元,這為我們企業加速復工復產助力不小。」說起疫情期間公司運營情況,金福凱盛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萬分感慨。
去年以來,慈利縣積極落實支持復工復產政策,加大穩崗返還力度,支持企業不裁員少裁員,對全縣所有企業繳費和減員情況進行清理,對按時足額繳費的企業,按文件規定計算其減員率,並將減員率放寬為2019年國家調查失業率的5.5%,對不足30人的企業放寬到20%。
截至目前,慈利縣通過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對已認定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12家、補貼金額222.73萬元、惠及參保職工272人;認定符合一般企業穩崗返還企業35家、補貼金額96.75萬元、惠及職工2115人;認定符合穩崗返崗條件的企業70家,補貼金額104.12萬元。同時, 結合全縣失業人員現狀和省級失業補助金發放標準,按照80%的最高標準發放失業補助金,已發放429人、123.63萬元。
2020年7月,慈利縣聚焦創業帶動就業,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及時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房租補貼、一次性新增就業補貼。對入駐各類創業孵化載體的各類登記失業人員創業的,給予房租、水電、公共服務等創業補貼,對扶持創業效果明顯的,給予相應獎勵。
「在上級補助暫未到位、全縣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仍在全市率先開展2020年創業擔保貸款工作,全年共發放擔保貸款2175萬元,其中小微企業170萬元,惠及105個創業主體,帶動就業2000餘人。」慈利縣人社局有關負責人如是說。
同時,慈利縣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目前,該縣已建成1家省級創業孵化基地、2家省級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基地、1家創新創業帶動就業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一項項穩增長、惠民生的政策陸續出臺,一條條保就業、促創業的精細措施逐步落地,織密了政策保障網,兜住了民生底線。數據顯示,2020年慈利縣完成新增就業完成3225人,完成比例107.5%。
「就業是『六穩』『六保』之首,涉及千家萬戶的『飯碗』。」慈利縣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田剛表示,在全面落實國家政策基礎上,慈利縣將繼續紮實做好「穩就業」工作,全面完成「保就業」任務,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讓「就業」釋放更多民生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