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3:28:21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水牽伸輥,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 型通水牽伸輥。
背景技術:
[0002]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又稱為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或伸長鏈聚乙烯纖維,是指相 對分子質量超過100萬的聚乙烯經紡絲-超拉伸之後製成的聚乙烯纖維。高強高膜聚乙 烯纖維是碳纖維,芳綸纖維之後的第三代高性能纖維。與其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相比, 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具有質量輕、耐衝擊、介電性能高等優點,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海 域防禦和個人防護裝備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0003]在現有技術中,一般使用凍絲紡絲工藝製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即將超 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經過噴絲組件定型,以使聚乙烯溶液中的大分子的解纏狀態得以保 存,再經驟冷凍絲條定型得到出生絲條;然後再將出生絲條送入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超 倍拉伸機組經過萃取、乾燥、超倍拉伸得到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0004]尤其是在傳統的七輥牽伸機牽伸過程中,牽伸輥的會產生跳動,從而使絲的受 力程度不一樣,容易引起絲條的粗細不均,影響絲條的質量。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 新型通水牽伸輥,改變現有技術中通水牽伸輥的結構,減少牽伸輥的跳動,使高強高膜 聚乙烯纖維產生均勻、穩定的變形。[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方案包括[0007]—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包括傳動輥體,該傳動輥 體上設置有一傳動齒輪,其中,位於傳動齒輪右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徑向預緊結構, 位於傳動齒輪左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軸向預緊結構。[0008]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中,上述位於傳動齒輪右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帶 有1: 12錐度的軸承位;徑向預緊結構包括與軸承位相適配的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 承,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安裝在該軸承位上,該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上套置有 圓柱輥子軸承蓋,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右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一緊固螺母,雙列 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與緊固螺母之間設置有一止退墊圈。[0009]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中,上述軸向預緊結構包括圓錐輥子軸承,圓錐輥 子軸承設置在傳動輥體上,圓錐輥子軸承上套置有一圓錐輥子軸承蓋;圓錐輥子軸承左 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圓螺母,該圓螺母與圓錐輥子軸承之間設置有擋圈;圓錐輥子軸 承蓋與傳動齒輪之間設置有一推力球軸承。[0010]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中,上述傳動輥體與一牽伸輥體相聯接。[0011]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中,上述傳動輥體與牽伸輥體內設置有通水管。[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採用徑向 預緊與軸向預緊相結合的方式,對牽伸輥體進行調整,通過旋轉緊固螺母對雙列精密短 圓柱輥子軸承進行預緊,相對於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頸的軸向位置,使雙列精密短 圓柱輥子軸承內圈有合適的膨脹量而得到徑向負遊隙,實現了徑向預緊,減少了牽伸輥 的跳動;通過旋轉圓螺母對圓錐棍子軸承進行預緊,實現了軸向預緊,使牽伸輥的跳動 更小,同時改善了各個相關軸承的工作受力情況,提高了牽伸輥工作的穩定性,降低了 牽伸輥的維護成本。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新型通水牽伸輥的剖面結構簡圖;[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徑向預緊結構的剖面結構簡圖;[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軸向預緊結構的剖面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為了使本 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以及優點更清楚、明確,以下將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 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在傳動輥 上設置徑向預緊結構與軸向預緊結構,通過徑向預緊與軸向預緊對傳動軸的預緊量,減 低了傳動輥的跳動,從而降低了牽伸輥的跳動,提高了牽伸輥工作的穩定性,使高強高 膜聚乙烯纖維產生均勻、穩定的變形,得到高質量的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如圖1所示 的,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包括傳動輥體1,該傳動輥體1上設置有 一傳動齒輪2,位於傳動齒輪2右側的傳動輥體1上設置有徑向預緊結構3,位於傳動齒 輪2左側的傳動輥體1上設置有軸向預緊結構4。通過上述描述可知,徑向預緊結構3完 成對傳動輥體1的徑向調整,軸向預緊結構4完成對傳動輥體1的軸向調整,徑向調整與 軸向調整共同作用,降低了傳動輥體1的跳動。[0018]現有技術中的徑向預緊結構有多種形式,為了更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性 能,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如圖1與圖2所示的,位於傳動齒輪2右側的傳動輥體1上設 置有帶有1 12錐度的軸承位9 ;徑向預緊結構3包括與軸承位9相適配的雙列精密短圓 柱輥子軸承5,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5安裝在該軸承位9上,使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 軸承5與軸承位9的接觸面呈傾斜狀,提高了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5與傳動輥體1之 間的壓力,方便了用戶安裝或拆卸,降低了製造成本,當然用戶根據具體需要可以改變 軸承位的錐度比例。[0019]該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5上套置有圓柱輥子軸承蓋6,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 軸承5右側的傳動輥體1上設置有一緊固螺母7,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5與緊固螺母 7之間設置有一止退墊圈8,轉動緊固螺母7進一步固定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5,通 過緊固螺母7與止退墊圈8的配合,鎖緊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5與軸承位9的位置關 系,使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的內圈有合適的膨脹量而得到徑向負遊隙,實現了徑向 預緊,減少了牽伸輥的跳動實,提高了傳動輥體1工作時的穩定性。[0020]更進一步的,軸向預緊結構4可以採用現有技術中的軸向預緊技術,比如採用 螺栓預緊等,而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優選方案如圖1與圖3所示的,軸向預緊結構4包括 圓錐輥子軸承10,圓錐輥子軸承10設置在傳動輥體1上,圓錐輥子軸承10上套置有一圓 錐輥子軸承蓋11 ;圓錐輥子軸承10左側的傳動輥體1上設置有圓螺母12,該圓螺母12 與圓錐輥子軸承之10間設置有擋圈13 ;圓錐輥子軸承蓋11與傳動齒輪2之間設置有一 推力球軸承14。通過調整圓螺母12給圓錐輥子軸承10 —個軸向推力,並且圓螺母12與 擋圈13配合,鎖緊圓錐輥子軸承10、圓錐輥子軸承蓋11與推力球軸承14的位置關係, 提高了傳動輥體1工作時的穩定性,進一步的減少了傳動輥體1的跳動。[0021]更進一步的,傳動輥體1與一牽伸輥體15相聯接,並且傳動輥體1與牽伸輥體 15內設置有通水管。本實用新型的主傳動力矩來自於傳動齒輪2,通過傳動輥體1再傳 動到牽伸輥體15上,依靠牽伸輥體15與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絲束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帶動 絲束向前運行。工作過程中,由於圓錐輥子軸承10採用圓螺母12預緊、雙列精密短圓 柱輥子軸承5通過緊固螺母7預緊,因此在溫度變化時,傳動輥體1上的相應軸承會隨著 傳動輥體1產生軸向移動,從而使牽伸輥的整體跳動變得更小,相應軸承工作受力情況 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時降低了牽伸機的製造成本,方便了用戶安裝或拆卸,降低了通 水牽伸輥的維護成本。[0022]應當理解的是,上述針對較佳實施例的描述較為詳細,並不能因此而認為是對 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範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 脫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替換、簡單組合等多種變 形,這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請求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 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包括傳動輥體,該傳動輥體 上設置有一傳動齒輪,其特徵在於位於傳動齒輪右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徑向預緊結 構,位於傳動齒輪左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軸向預緊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特徵在於上述位於傳動齒輪右側的 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帶有1: 12錐度的軸承位;徑向預緊結構包括與軸承位相適配的雙列 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安裝在該軸承位上,該雙列精密短圓柱 輥子軸承上套置有圓柱輥子軸承蓋,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右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 一緊固螺母,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與緊固螺母之間設置有一止退墊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特徵在於上述軸向預緊結構包括 圓錐輥子軸承,圓錐輥子軸承設置在傳動輥體上,圓錐輥子軸承上套置有一圓錐輥子軸 承蓋;圓錐輥子軸承左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圓螺母,該圓螺母與圓錐輥子軸承之間設 置有擋圈;圓錐輥子軸承蓋與傳動齒輪之間設置有一推力球軸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特徵在於上述傳動輥體與一牽伸輥 體相聯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特徵在於上述傳動輥體與牽伸輥體 內設置有通水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高強高膜聚乙烯纖維的新型通水牽伸輥,其包括傳動輥體,該傳動輥體上設置有一傳動齒輪,並且在位於傳動齒輪右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徑向預緊結構,位於傳動齒輪左側的傳動輥體上設置有軸向預緊結構。本實用新型採用徑向預緊與軸向預緊相結合的方式,對牽伸輥體進行調整,通過旋轉緊固螺母對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進行預緊,相對於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頸的軸向位置,使雙列精密短圓柱輥子軸承內圈有合適的膨脹量而得到徑向負遊隙,實現了徑向預緊,減少了牽伸輥的跳動,改善了各個相關軸承的工作受力情況,提高了牽伸輥工作的穩定性,降低了牽伸輥的維護成本。
文檔編號D01D5/16GK201809489SQ20102054492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28日
發明者孫杰, 郅立鵬, 金聖國, 陳繼朝 申請人:青島華世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