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v槽活扳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3:20:51 2
專利名稱:新型v槽活扳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來擰動外六角(包括外四角)螺絲的手動工具,是和現在正在使用的活扳手外形明顯不同的一種活扳手。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活扳手構造是由手柄、動夾頭、定夾頭、調節手輪構成。使用時,按被擰動螺絲的大小,調節手輪,將扳手動夾頭、定夾頭之間的距離,調節到合適的大小,然後, 用扳手夾緊被擰螺絲,扳動手柄使螺絲旋轉。一般的活扳手,其動夾頭、定夾頭構成的、用來夾持螺絲的夾持面,是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在使用時,靠這兩個平面,對(被擰動的)螺絲的接觸面施加一個力矩,使螺絲轉動。由於螺絲上沒有起止動作用的凸起卡筍,而扳手上也沒有對應的止動卡槽,完全靠兩個平面的夾緊,來使螺絲轉動。使用時,需反覆調整動、定夾頭之間的距離。如果動、定夾頭與被擰動螺絲之間的間隙稍大一些,就會對被擰動的螺絲造成損傷,並且使擰動失敗。
實用新型內容由於現有的活扳手夾持面,沒有起止動作用的凸起卡筍或卡槽,在實際使用時,一是夾持面需將被擰動的螺絲夾緊,才能保證擰動有效且不對螺絲造成傷害;二是現在的活扳手在夾持螺絲時,需反覆調整才能將螺絲夾緊。出於對現有活扳手的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活扳手,該活扳手解決了扳手和螺絲結合時,沒有止動卡筍、卡槽的問題,使用時,不需反覆調整,只需比照被擰動螺絲的大小,作一 二次調整,即可實現對螺絲的擰動; 同時,對螺絲起到保護作用。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新型V槽活扳手,主要由手柄、動夾頭、定夾頭、 調整輪組成,其特徵是動、定夾頭構成的夾持面,是相對的兩個V形槽。即活扳手的動、定夾頭與螺絲的接觸面,由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改為成120°左右角度的兩個V形槽,V形槽的兩個面所成角度為120°左右。使用扳手時,使成一定(120°左右)角度的兩個平面構成的V形槽,對準螺絲上(對頂的)兩個同樣成120°角的凸起,扳動扳手時,扳手上的V形卡槽,卡住螺絲上的凸起,迫使螺絲轉動。即使動、定夾頭沒有夾緊螺絲,由於有卡槽與凸起的作用,扳手與螺絲之間,也不會產生相對滑動。這樣,扳手就不需要必須夾緊螺絲,只需比照被擰動螺絲的大小作一 二次調整,就能準確的扳動螺絲。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可以保護螺絲,防止螺絲外稜的磨損;二是在使用時,扳手調整方便,不需要反覆調整。
圖1是現今使用的活扳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活扳手示意圖。圖3是現今使用的活扳手夾持螺絲示意圖。[0009]圖4是本實用新型活扳手夾持螺絲示意圖。以上各圖中1.動夾頭,2.定夾頭,3.調整輪,4.手柄,5.夾持面。
具體實施方式
將活扳手的動、定夾頭與螺絲的接觸面,由一個平面,改為成120°左右角度的兩個平面。使用扳手時,使成一定(120°左右)角度的兩個平面構成的V形槽,對準螺絲上 (對頂的)兩個同樣成120°角凸起,扳動扳手時,扳手上的V形卡槽,卡住螺絲上的凸起, 迫使螺絲轉動。在圖4中,旋動調整輪,使扳手的動、定夾頭之間的距離,與被夾持螺絲的大小相當並略大於被夾持螺絲的尺寸,用本新型活扳手動、定夾頭的V形槽,夾住螺絲的外角,即可使用,實現對螺絲的擰動。
權利要求1.新型V槽活扳手主要由手柄、動夾頭、定夾頭、調整輪組成,其特徵是其動、定夾頭構成的夾持面,存在相對的兩個V形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V槽活扳手,其特徵是所述的V形槽的兩個面所成角度為120°。
專利摘要新型V槽活扳手一種與現有的活扳手外形不同的活扳手,其動、定夾頭上的夾持面(即用來夾持螺絲的面),不再是相互平行的兩個平面,而是有成一定角度的V形槽,其它部分,和現今使用的活扳手完全相同。圖1為說明書摘要附圖圖中1.動夾頭,2.定夾頭,3.調整輪,4.手柄。
文檔編號B25B13/12GK202318107SQ2011203308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9日
發明者胡曉輝 申請人:胡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