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
2023-05-19 09:16:36 2
專利名稱: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石材的染色方法,特別是一種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
背景技術:
火山石是火山噴發流淌出的熔巖漿冷卻凝結成的特殊巖石,由於在其冷卻過程中含裹了大量氣體,從而形成大小疏密不一的蜂窩狀氣孔,俗稱蜂窩石、螞蟻線石。因其質地堅硬,具有很好的抗風化、耐酸鹼、耐磨性能,並有一定吸音、隔熱、防滲功能,加之獨有的古樸厚重美觀的外貌,因此被建築界所青睞,是現代市政建設,民居裝修的理想石材,唯一美中不足是色澤較為單一,僅有鐵青、灰白等少數幾個顏色,讓使用者使用時不能得心應手,用法顯得單一,限制了火山石材的廣泛使用。為解決色調問題,往往用化學塗料、各類柒進行染色,亦有其不足一者容易老化、褪色;二者使用時會引發環保問題,加之塗料、油漆容易將火山石特有的蜂窩狀氣孔掩蓋而喪失特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它既保持了火山石材原有風貌,又增添了各種豔麗色彩,同時還避免了化學塗料、油漆作染劑時的環境汙染。
本發明是按下列工藝流程完成的選材、切割、琢磨成型、除塵去汙、烘烤加熱、一次浸泡著色、烘乾、二次浸泡著色、烘乾、三次浸泡著色、烘乾、成品。
具體操作時,首先選取材質較好、無裂縫、無水紋、且儘量顏色一致的火山石,再根據市場、客戶的要求標準切割、琢磨成條、塊、板等各型火山石材,用壓縮空氣吹去石材表面及孔洞中的塵屑、雜物,儘量不用水洗以保持其乾燥;然後以切割成型的火山石板材為原料,控制溫度在80~90℃將石材加熱烘烤20~30分鐘後放進浸泡液中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下烘乾,又進行第二次浸泡,時間72~96小時,取出後在60℃下烘乾,再進行第三次浸泡,時間24小時,取出後於40~50℃下烘乾即得;所述浸泡液選用含天然色素的可染色植物為主料製作,將主料放入容器內,料水按重量比為1∶10的比例加入清水,浸泡3~4天除去上清液後又按重量比1∶0.6比例加入PH值大於7的石灰水,浸泡至少6小時除去上清液後再按重量比10∶1的比例加入草木灰,充分攪拌均勻後靜置3天即得浸泡液備用,浸泡前料酒按重量比為1∶0.0168的比例加入用蒸餾水稀釋的70%濃度的工業酒精後再放入石材進行浸染著色,這樣能使浸泡液更好地被石材吸附。
所述浸泡液用的浸染著色主料均為自然界中的植物,無毒、無環境汙染且富含大量天然色素的可染色的植物,選用不同顏色的植物如黃色可用桅子(梔子科,梔子屬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藍紫色可用板蘭根(十字花科,菘藍的根),赤色可用茜草(茜草科,茜草屬Rubia cordifolia),青色可用馬蘭草(菊科Kalimeris indica Aster indicus),黑色可用柿葉(柿科Ebenaceae柿科,柿樹屬Diospyros Ka Ki L.f.)、慄殼(殼鬥科,慄屬Castanea mollissima B1)、蓮子殼(睡蓮科{Nymphaeaceac}Nelumbo nucifera Gaertn)、五倍子(為鹽膚木上五倍子蚜蟲所形成的乾燥蟲癭)、橡子殼(殼鬥科Quercus acutissima Carr)等,主料雖不同,但其加工製作方法及輔料都一樣。
採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製成的火山石材,色彩豐富、無汙染,不僅突破了原來色澤單調的制約,並仍能很好地保留火山石材獨特的風貌,大大拓展了使用領域。
具體具體方式實施例一染制黑色火山石材,用50kg柿葉放入一個長1.8米、寬1米、深1.2米的水池內,柿葉平輔於池底,加入500kg清水,將柿葉全部淹沒,浸泡4天後,用膠管吸棄上層清水液又加進PH值大於7的石灰水30kg,淹沒柿葉,浸泡6小時,吸棄上層清液,又加5kg草木灰並充分攪拌均勻後靜置3天備用。已切割好的火山石材用壓縮空氣吹乾淨表面及蜂窩氣孔內的雜物灰塵後放入烘烤室內在85℃加熱25分鐘取出;將石材放進浸泡池中進行浸泡前,先在池內加入用蒸餾水稀釋的70%濃度工業酒精1500ml,以增強著色強度,隨後將石材放進浸泡池中進行第一次浸泡,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溫度下烘乾再行二次浸泡84小時,取出在60℃溫度下烘乾又行三次浸泡24小時,取出後45℃溫度烘乾即得黑色火山石材成品。
實施例二染制青色火山石材,用30kg馬蘭草放入一個水池內,平輔於池底,加入300kg清水,將馬蘭草全部淹沒,浸泡3天後,用膠管吸棄上層清水液又加進PH值大於7的石灰水18kg,淹沒浸泡6小時,吸棄上層清液,又加3kg草木灰並充分攪拌均勻後靜置3天備用。已切割琢磨好的火山石材用壓縮空氣吹乾淨表面及蜂窩氣孔內的雜物灰塵後放入烘烤室內在80℃加熱20分鐘取出;將石材放進浸泡池中進行浸泡前,先在池內加入用蒸餾水稀釋的70%濃度工業酒精900ml,以增強著色強度,隨後將石材放進浸泡池中進行第一次浸泡,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溫度下烘乾再行二次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溫度下烘乾又行三次浸泡24小時,取出後40℃溫度烘乾即得青色火山石材成品。
實施例三染制藍紫色火山石材,用20kg板蘭根放入一個水池內,平輔於池底,加入200kg清水,將板蘭根全部淹沒,浸泡3天後,用膠管吸棄上層清水液又加進PH值大於7的石灰水12kg,淹沒浸泡6小時,吸棄上層清液,又加2kg草木灰並充分攪拌均勻後靜置3天備用。已切割琢磨好的火山石材用壓縮空氣吹乾淨表面及蜂窩氣孔內的雜物灰塵後放入烘烤室內在90℃加熱30分鐘取出;將石材放進浸泡池中進行浸泡前,先在池內加入用蒸餾水稀釋的70%濃度工業酒精600ml,以增強著色強度,隨後將石材放進浸泡池中進行第一次浸泡,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溫度下烘乾再行二次浸泡96小時,取出在60℃溫度下烘乾又行三次浸泡24小時,取出後50℃溫度烘乾即得藍紫色火山石材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以切割成型的火山石板材為原料,其特徵在於控制溫度在70~90℃將石材加熱烘烤20~30分鐘後放進浸泡液中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下烘乾,又進行第二次浸泡,時間72~96小時,取出後在60℃下烘乾,再進行第三次浸泡,時間24小時,取出後於40~50℃下烘乾即得;所述浸泡液選用含天然色素的可染色植物為主料製作,將主料放入容器內,料水按重量比為1∶10的比例加入清水,浸泡3~4天除去上清液後又按重量比為1∶0.6比例加入PH值大於7的石灰水,浸泡至少6小時除去上清液後再按重量比為10∶1的比例加入草木灰,充分攪拌均勻後靜置3天即得浸泡液備用,浸泡前料酒按重量比為1∶0.0168的比例加入用蒸餾水稀釋的70%濃度的工業酒精後再放入石材進行浸染著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其特徵在於含天然色素的可染色植物中,黃色選用桅子,藍紫色用板蘭根,赤色用茜草,青色用馬蘭草,黑色用柿葉、慄殼、蓮子殼、五倍子或橡子殼。
全文摘要
一種火山石材的生物染色方法,在70~90℃將石材加熱烘烤20~30分鐘後放進浸泡液中浸泡72小時,取出在60℃下烘乾,第二次浸泡時間72~96小時,取出後在60℃下烘乾,第三次浸泡時間24小時,取出後於40~50℃下烘乾即得;浸泡液用可染色植物為主料,放入容器內,料水按重量比為1∶10的比例加入清水,浸泡3~4天除去上清液後又按重量比為1∶0.6比例加入pH值大於7的石灰水,浸泡至少6小時除去上清液後再按重量比為10∶1的比例加入草木灰,充分攪拌均勻後靜置3天即得浸泡液備用,浸泡前料酒按重量比為1∶0.0168的比例加入用蒸餾水稀釋的70%濃度的工業酒精後再放入石材進行浸染著色,製成的火山石材,不僅突破了原來色澤單調的制約,並仍能很好地保留火山石材獨特的風貌。
文檔編號C04B41/45GK101062869SQ20071006582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0日
發明者馬文治 申請人:馬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