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23:58:46
專利名稱:一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各類工程機械車身,如挖掘機車身、裝載機車身等的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工程機械車駕駛室整車總拼,多採用多層鈑金拼焊組合,駕駛室多分為內外鈑金件的結構。此種結構在實際操作用,焊接程序複雜;整體駕駛室的強度和剛度偏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牢固可靠的工程機械車身結構。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包括車身, 所述車身內焊接骨架,骨架包括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右側型材設置在左側型材的右側,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之間焊接頂橫梁,左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左前立柱,右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右前立柱,左側型材的後端焊接左後立柱,右側型材的後端焊接右後立柱,左後立柱與右後立柱之間焊接後頂橫梁和後下橫梁,後下橫梁設置在後頂橫梁的下方;所述左側型材的下方焊接左側中立柱,左側中立柱設置在左前立柱與左後立柱之間。本發明由於在車身內焊接骨架,提高車身的強度和剛度的性能,牢固可靠,在工程機械翻滾和遭遇落物情況下,能給司乘人員有效的保護,提升駕駛室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係數。為了使骨架更牢固,後頂橫梁與後下橫梁之間設置後圍橫梁,後圍橫梁的右端與右後立柱焊接,後圍橫梁的左端與左後立柱焊接。同理,左後立柱與左側中立柱之間焊接加強橫梁。
圖I為本發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骨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車身,2骨架,2-1後頂橫梁,2-2右側型材,2-3右後立柱,2-4後圍橫梁,2-5後下橫梁,2-6左後立柱,2-7頂橫梁,2-8左側型材,2-9左側中立柱,2-10加強橫梁。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為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包括車身1,車身I內焊接骨架2。如圖2所示,骨架2包括左側型材2-8和右側型材2-2,右側型材2-2設置在左側型材2_8的右側,左側型材2-8和右側型材2-2之間焊接頂橫梁2-7,左側型材2-8的前端連體設置左前立柱2-12,右側型材2-2的前端連體設置右前立柱2-11,左側型材2-8的後端焊接左後立柱
2-6,右側型材2-2的後端焊接右後立柱2-3,左後立柱2-6與右後立柱2_3之間焊接後頂橫梁2-1和後下橫梁2-5,後下橫梁2-5設置在後頂橫梁2-1的下方,後頂橫梁2_1與後下橫梁2-5之間設置後圍橫梁2-4,後圍橫梁2-4的右端與右後立柱2-3焊接,後圍橫梁2_4的左端與左後立柱2-6焊接。左側型材2-8的下方焊接左側中立柱2-9,左側中立柱2-9設置在左前立柱2-12與左後立柱2-6之間,左後立柱2-6與左側中立柱2-9之間焊接 加強橫梁2-10。
權利要求
1.ー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包括車身,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身內焊接骨架,骨架包括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右側型材設置在左側型材的右側,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之間焊接頂橫梁,左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左前立柱,右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右前立柱,左側型材的後端焊接左後立柱,右側型材的後端焊接右後立柱,左後立柱與右後立柱之間焊接後頂橫梁和後下橫梁,後下橫梁設置在後頂橫梁的下方;所述左側型材的下方焊接左側中立柱,左側中立柱設置在左前立柱與左後立柱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後頂橫梁與後下橫梁之間設置後圍橫梁,後圍橫梁的右端與右後立柱焊接,後圍橫梁的左端與左後立柱焊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機械車身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後立柱與左側中立柱之間焊接加強橫梁。
全文摘要
一種工程機械車身結構,涉及各類工程機械車身,包括車身,所述車身內焊接骨架,骨架包括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右側型材設置在左側型材的右側,左側型材和右側型材之間焊接頂橫梁,左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左前立柱,右側型材的前端連體設置右前立柱,左側型材的後端焊接左後立柱,右側型材的後端焊接右後立柱,左後立柱與右後立柱之間焊接後頂橫梁和後下橫梁,後下橫梁設置在後頂橫梁的下方;所述左側型材的下方焊接左側中立柱,左側中立柱設置在左前立柱與左後立柱之間。本發明由於在車身內焊接骨架,提高車身的強度和剛度的性能,牢固可靠,在工程機械翻滾和遭遇落物情況下,提升駕駛室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係數。
文檔編號B62D25/04GK102673652SQ20111006436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7日
發明者孫立明, 戚雪東 申請人:江蘇奔宇車身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