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袋用出藥嘴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15:10:46 2
專利名稱:輸液袋用出藥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藥用包裝材料,具體涉及輸液袋用出藥嘴的結構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輸液袋的出藥嘴,其外蓋為鋁塑複合蓋,在組裝此出藥嘴時,由於外蓋與出藥嘴靠旋轉的扎刀壓緊在一起(此過程一般稱為扎蓋)。在扎蓋過程中由於扎刀與鋁塑複合蓋有強烈的摩擦,鋁粉易進入出藥嘴中,出藥嘴與內塞組裝好後,想要將出藥嘴中的鋁粉清洗乾淨是非常困難的。使用此出藥嘴生產大輸液器時,發現產品在燈檢時有微粒,影響了產品質量。而且,出藥嘴的外蓋由鋁蓋與塑料蓋組成,鋁蓋與塑料蓋之間沒有完全密封,在輸液時去掉外蓋後必須對內塞露出部分用酒精消毒後才能輸液,增加了使用費用及消毒過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不需扎蓋、不會因扎蓋產生粉粒進入出藥嘴中而影響產品質量、且可減少使用中的消毒過程及消毒成本的輸液袋用出藥嘴。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它由外蓋、內塞和出藥嘴組成,內塞裝於外蓋和出藥嘴之間,所述的外蓋頂面設有用於露出內塞的開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出藥嘴與外蓋結合的端面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外蓋上設置有與前述凹槽對應的凸緣,所述凸緣嵌入凹槽中。所述的外蓋的頂面設置有密封所述開口的保護膜。
所述外蓋頂面的開口處可設置有可折斷的堵頭。所述的外蓋壓合於出藥嘴外,外蓋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凹槽,出藥嘴與外蓋結合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前述凹槽對應的凸緣,所述凸緣嵌入凹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於外蓋和出藥嘴組裝時只要將外蓋與出藥嘴焊接在一起即可,不必扎蓋,不會有因扎蓋產生的粉粒進入出藥嘴中,保證了產品質量。本實用新型可在外蓋的頂面設置密封開口的保護膜,該保護膜與外蓋用加熱方法熱合完全密封,使用時可以減少使用中的消毒過程及消毒成本。
本實用新型還可在外蓋頂面的開口處設置可折斷的堵頭,其內塞是完全密封的,使用時只要將外蓋的堵頭從根部折斷後不用消毒即可輸液。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表示1、外蓋 2、內塞 3、出藥嘴4、保護膜 11、開口 12、堵頭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外蓋1,內塞2和出藥嘴3組成,內塞2裝於外蓋1和出藥嘴3之間,出藥嘴3與外蓋1結合的端面上設置有凹槽,外蓋1上設置有與前述凹槽對應的凸緣,凸緣嵌入凹槽中,外蓋1與出藥嘴3為塑料件,在組裝時只要將外蓋1與出藥嘴3焊接在一起上即可,而不必扎蓋,不會產生粉粒進入出藥嘴3中。外蓋1頂面設有用於露出內塞2的開口11。
如圖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在外蓋1的頂面設置有密封開口11的保護膜4;保護膜4與外蓋1用加熱方法熱合完全密封,使用時可以減少使用中的消毒過程及消毒成本。
如圖3所示,為本實用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例,在外蓋1頂面的開口11處設置有可折斷的堵頭12。本實施例中,外蓋1壓合於出藥嘴3外,外蓋1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凹槽,出藥嘴3與外蓋1結合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前述凹槽對應的凸緣,凸緣嵌入凹槽中。外蓋1為塑料件,外蓋1與出藥嘴3之間靠塑料件的彈性而緊密連接在一起。在組裝時只要將外蓋1用力壓到出藥嘴3上即可,而不必扎蓋,不會產生粉粒進入出藥嘴3中。
權利要求1.一種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它由外蓋(1)、內塞(2)和出藥嘴(3)組成,內塞(2)裝於外蓋(1)和出藥嘴(3)之間,所述的外蓋(1)頂面設置有用於露出內塞(2)的開口(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藥嘴(3)與外蓋(1)結合的端面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的外蓋(1)上設置有與前述凹槽對應的凸緣,所述凸緣嵌入凹槽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蓋(1)的頂面設置有密封所述開口(11)的保護膜(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外蓋(1)頂面的開口(11)處設置有可折斷的堵頭(1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外蓋(1)壓合於出藥嘴(3)外,外蓋(1)的內側面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出藥嘴(3)與外蓋(1)結合的外側面上設置有與前述凹槽對應的凸緣,所述凸緣嵌入凹槽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液袋用出藥嘴,旨在提供一種不需扎蓋、不會因扎蓋產生粉粒進入出藥嘴中而影響產品質量、且可減少使用中的消毒過程及消毒成本的輸液袋用出藥嘴。其特徵在於它由外蓋(1)、內塞(2)和出藥嘴(3)組成,內塞(2)裝於外蓋(1)和出藥嘴(3)之間,所述的外蓋(1)頂面設置有用於露出內塞(2)的開口(11)。
文檔編號A61M5/14GK2705157SQ20042003622
公開日2005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18日
發明者劉祥華, 彭勳德 申請人:湖南千山製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