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藕田浮萍打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07:58:26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蓮藕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藕田浮萍打撈裝置。
背景技術:
藕田中常會有浮萍覆蓋,如果不及時打撈,會降低藕田裡面的營養成分,影響藕的正常生長。目前,養殖人員對浮萍打撈都是通過人工進行,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打撈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使用安全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方案為:一種藕田浮萍打撈裝置,包括船體,所述船體的船頭上設置有打撈裝置,船尾設置有座椅,所述打撈裝置包括與所述船體固定連接的電機支架,所述電機支架的上安裝有電機以及蓄電池,所述電機與所述蓄電池連接,所述蓄電池置於密封的保護殼內,所述電機通過皮帶與主動輪連接,所述主動輪通過打撈履帶與從動輪連接,所述主動輪通過主動輪支架設置於船頭的正上方,所述從動輪通過水平支架設置於所述船體外,所述打撈履帶上設置有倒鉤。
優選地,所述電機支架上與所述打撈履帶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刮板。
優選地,所述刮板與所述電機支架連接處設置有自動復位彈簧。
優選地,所述水平支架位於所述船體的船底處。
優選地,所述電機支架上設置有電機保護罩,所述電機置於所述電機保護罩內。
優選地,所述主動輪、從動輪均由橡膠材料製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由於設置了打撈裝置,打撈裝置可以輕鬆將藕田裡面的浮萍打撈到船體裡面,節約了勞動力,減輕了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且打撈效率高。同時本實用新型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操作簡單,功能實用,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視圖。
圖中:1-船體,2-電機支架,3-電機保護罩,4-電機,5-皮帶,6-主動輪,7-打撈履帶,8-倒鉤,9-從動輪,10-立柱,11-座椅,12-蓄電池,13-保護殼,14-自動復位彈簧,15-船尾,16-水平支架,17-船頭,18-刮板,20-主動輪支架,21-通孔,22-浮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請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包括船體1,船體1的船頭17上設置有打撈裝置,船尾15設置有座椅11。打撈裝置包括與船體1固定連接的電機支架2,電機支架2的上端安裝有電機4和蓄電池12,電機4與蓄電池12連接,蓄電池置於密封的保護殼13內,保護殼13可以防止水進入蓄電池12內而損壞蓄電池12,保證了蓄電池12得使用壽命。電機支架2上設置有電機保護罩3,電機4置於電機保護罩3內。電機4通過皮帶5與主動輪6連接,主動輪6通過打撈履帶7與從動輪9連接。主動輪6通過主動輪支架20設置於船頭17的正上方,從動輪9通過水平支架16設置於船體1外,水平支架16上設置有立柱10,從動輪9位於立柱10上。水平支架位16於船體1的船底處。主動輪6、從動輪9均由橡膠材料製成,打撈履帶7上設置有倒鉤8,倒鉤8能方便將浮萍打撈起。
電機支架2上與打撈履帶7相對的一側設置有刮板18,刮板18用於將打撈履帶7上浮萍刮落到船體1內。刮板18與電機支架2連接處設置有自動復位彈簧14,當刮板18完成一個刮刷周期後,在自動復位彈簧14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為下一次刮刷做準備。
打撈浮萍過程:
蓮藕種植人員將打撈船開至需要打撈浮萍的藕田裡之後,啟動電機4,電機4帶動主動輪6轉動,主動輪6轉動時帶動打撈履帶7運動,打撈履帶7自下而上的運動過程中,倒鉤8將浮萍22勾起,並帶至主動輪6的最高處,此時在刮板18的作用下,浮萍22從打撈履帶7上脫落下來落入到船體1中,此時操作人員從電機支架2的通孔21將浮萍取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由於設置了打撈裝置,打撈裝置可以輕鬆將藕田裡面的浮萍打撈到船體裡面,節約了勞動力,減輕了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且打撈效率高。
同時本實用新型的藕田浮萍打撈裝置操作簡單,功能實用,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