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19 03:33:16 2
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包括殼體和振膜,其還包括:鐵芯,其下端面固定連接於所述振膜上,所述鐵芯的通孔內貼覆有磁鐵;電樞,其側面呈U形,以所述電樞中間的彎折部為起點,所述電樞的一端向前延伸至所述鐵芯的上端面並在該處形成一第一連接面,所述第一連接面與所述上端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樞的另一端作為振動部向前延伸並穿過所述鐵芯的通孔,向前露出所述鐵芯的部分形成一第二連接面;導針,其一端連接到所述殼體的內壁、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第二連接面;線圈,其設置於所述彎折部和鐵芯部之間並套設於所述振動部上。本發明可以縮小骨傳導式受話器的整體體積並提高其整體穩定性。
【專利說明】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骨傳導式受話器,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
【背景技術】
[0002]骨傳導式受話器主要適用於一些具有聽力殘疾的人士,相較於普通受話器,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受話器,其區別與普通受話器的聲音傳輸,主要通過骨傳導的原理來使使用者聽到聲音。與普通受話器相似,骨傳導式受話器也包括作為核心部件的驅動部分。因此,其驅動部分的好壞與否決定了整個骨傳導式受話器的質量。
[0003]目前的驅動部分主要包括了電樞、線圈和鐵芯等幾大部件,而為了便於線圈和鐵芯的安裝,並且便於將整個驅動部分安裝到外殼內,目前的電樞一般都設計為E形,E形電樞的外圍用於安裝於外殼內,當中的杆體作為振動部,則用來安裝線圈和鐵芯等部件。隨著對這種形狀的電樞的使用時間的加長,我們漸漸地也發現了其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造成整體骨傳導式受話器受話器的寬度過大,直接造成其體積難以縮小,使得對於一些特定領域的應用受到障礙,如醫療等領域需要受話器的體積可以儘量小的情況;
2)由於骨傳導式受話器受話器在使用過程中,振動部需要不停地上下擺動,來達到驅動作用,因此對于振動部的牢固支撐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現在的這種E形電樞,其對于振動部的支撐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個連接點上,這樣就直接影響了對于振動部的牢固支撐,影響其穩定性,穩定性差也可能引起耗電等問題;
3)原先的E形電樞受限於其結構,一般都是通過點焊的方式與外殼等部件連接,這樣也直接影響了連接的可靠性,並且這種點焊的方式在操作上也具有工藝較難、不好把握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以縮小體積並提高整體穩定性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包括殼體和振膜,其還包括:
鐵芯,其下端面固定連接於所述振膜上,所述鐵芯的通孔內貼覆有磁鐵;
電樞,其側面呈U形,以所述電樞中間的彎折部為起點,所述電樞的一端向前延伸至所述鐵芯的上端面並在該處形成一第一連接面,所述第一連接面與所述上端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樞的另一端作為振動部向前延伸並穿過所述鐵芯的通孔,向前露出所述鐵芯的部分形成一第二連接面;
導針,其一端連接到所述殼體的內壁、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第二連接面;
線圈,其設置於所述彎折部和鐵芯部之間並套設於所述振動部上。[0006]優選地,上述的第一連接面由所述彎折部開始寬度逐漸變大。
[0007]優選地,上述的第一連接面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二連接面的面積至少20%。
[0008]優選地,上述的彎折部的角度為90度,R角小於0.3mm。
[0009]優選地,上述的第二連接面上還設置有凸出部,所述導針連接於所述凸出部上。
[0010]優選地,上述的凸出部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導針穿設所述通孔內。
[0011]優選地,上述的導針穿過所述通孔後折彎形成一折彎部。
[0012]採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具有改進的U形電樞以及新的與外殼、鐵芯和線圈等連接結構,相比於現有技術,其可以縮小電樞的寬度,進而縮小骨傳導式受話器的整體體積,從而擴大其應用範圍;U形電樞可以形成對振動部更為牢靠的支撐,提高振動部的穩定性;U形電樞直接與鐵芯直接以連接面的形式進行連接,相比於點焊不僅工藝簡單,也可以提高連接的可靠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發明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發明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驅動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圖2在俯視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本發明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電樞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圖4在俯視角度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1.殼體2.振膜3.鐵芯31.磁鐵32.下端面33.上端面4.電樞41.彎折部42.第一連接面43.振動部44.第二連接面45.凸出部46.通孔5.導針51.彎折部6.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
[0020]如圖1-5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一種實施方式中,其包括殼體I和振膜2,其還包括:鐵芯3,其下端面32通過焊接或者粘結的方式整個面固定連接于振膜2上,鐵芯3的通孔內貼覆有磁鐵31 ;電樞4,其側面呈U形,以彎折部41為起點,電樞4的一端向前延伸至鐵芯3的上端面33並在該處形成一第一連接面42,第一連接面42與上端面33通過焊接或者粘結的方式整個面進行固定連接,電樞4的另一端作為振動部43向前延伸並穿過鐵芯3的通孔,向前露出鐵芯3的部分形成一第二連接面44 ;導針5,其一端連接到殼體I的內壁、另一端連接到第二連接面44 ;線圈6,其設置於彎折部41和鐵芯3之間並套設于振動部43上。本發明具有改進的U形電樞以及新的與外殼、鐵芯和線圈等連接結構,相比於現有技術,其可以縮小電樞的寬度,進而縮小骨傳導式受話器的整體體積,從而擴大其應用範圍;U形電樞可以形成對振動部更為牢靠的支撐,提高振動部的穩定性;U形電樞直接與鐵芯直接以連接面的形式進行連接,相比於點焊不僅工藝簡單,也可以提高連接的可靠性。
[0021]如圖3和圖5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二種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連接面42由彎折部41開始寬度逐漸變大,較大面積的第一連接面42可以加強與鐵芯3連接的牢固性,進一步地提高其可靠性。
[0022]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三種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連接面的面積大于振動部的面積至少20%,使其可以在上述的基礎上形成更為可靠的連接。
[0023]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四種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彎折部的角度為90度,R角小於0.3_,使得彎折部可以對振動部形成更牢靠的支撐。
[0024]如圖1-5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五種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連接面44上還設置有凸出部45,導針5連接於凸出部45上。
[0025]如圖1-5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六種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凸出部45上開設有通孔46,導針5穿設通孔46內。
[0026]如圖1-5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的第七種實施方式中,上述的導針5穿過通孔46後折彎形成一折彎部51,以提高導針5個凸出部45連接的可靠性。
[002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包括殼體和振膜,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鐵芯,其下端面固定連接於所述振膜上,所述鐵芯的通孔內貼覆有磁鐵; 電樞,其側面呈U形,以所述電樞中間的彎折部為起點,所述電樞的一端向前延伸至所述鐵芯的上端面並在該處形成一第一連接面,所述第一連接面與所述上端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樞的另一端作為振動部向前延伸並穿過所述鐵芯的通孔,向前露出所述鐵芯的部分形成一第二連接面; 導針,其一端連接到所述殼體的內壁、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第二連接面; 線圈,其設置於所述彎折部和鐵芯部之間並套設於所述振動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接面由所述彎折部開始寬度逐漸變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連接面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二連接面的面積至少2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彎折部的角度為90度,R角小於0.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連接面上還設置有凸出部,所述導針連接於所述凸出部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凸出部上開設有通孔,所述導針穿設所述通孔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改進型驅動結構的骨傳導式受話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針穿過所述通孔後折彎形成一折彎部。
【文檔編號】H04R1/10GK103747381SQ201310733031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周巍 申請人:蘇州恆聽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