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0:34:44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空氣過濾器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高效無隔板空氣過濾器,為了保證過濾器的穩固性,在過濾器外框架的四個直角處均設置有連接角。上述連接角大多數為L型的鋁製品,需人工切割後安裝於過濾器外框上。由於L型鋁製品連接角安裝前需人工切割,且過濾器外框要切割45度斜角,再將連接角及外框進行組合裝配,才能達到穩固連接的效果。安裝後過濾器外框直角處表面繼續進行打磨工序,否則容易刮傷人。該連接角安裝程序複雜,人工成本較高,且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
此外,有少數連接角為HPS連接角,無需人工切割。現有HPS塑料連接角可克服L型鋁製品的缺陷,採用HPS塑料製成,可直接裝配在過濾器外框的內槽中,操作簡單方便且無需進行打磨處理。但該連接角無法與外框緊密貼合,密封性較差,連接關係不夠穩固。同時,連接角與過濾器外框內槽連接處無過渡結構,上密封膠過程中,密封膠流動至連接處時會因流速過快而溢出,造成物料損耗。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旨在提高現有連接角所存在的密封性較差以及連接關係不夠穩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包括嵌置於過濾器外框架一側的內槽中的第一連接板、嵌置於過濾器外框架另一側的內槽中的第二連接板以及連接於所述第一連接板以及第二連接板之間的過渡裝置;所述第一連接板包括第一縱向條以及第一橫向條,所述第二連接板包括第二縱向條以及第二橫向條,所述第一橫向條與第一縱向條相互垂直,並且所述第一橫向條的一端與第一縱向條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向條與第二縱向條相互垂直,並且所述第二橫向條的一端與第二縱向條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縱向條以及第一橫向條靠近所述過濾器外框架內槽開口的側面上向上延伸出凸稜,所述第二縱向條以及第二橫向條靠近所述過濾器外框架內槽開口的側面上也向上延伸出凸稜,所述凸稜卡置於所述過濾器外框架的內槽開口處。
進一步地,所述過渡裝置包括若干條間隔設置的過渡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過渡裝置還包括阻隔條,所述第一連接板以及第二連接板上均設置有所述的阻隔條,所述阻隔條的兩端分別與兩側邊的過渡連接板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過渡裝置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縱向條以及第一橫向條的連接處,其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縱向條以及第二橫向條的連接處。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角由塑膠材料以及軟性彈性材料混合後注塑成型。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的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其第一連接板以及第二連接板可直接裝配於過濾器外框架的內槽中,無需直角切割以及打磨工序,操作簡單方便。並且其上的凸稜卡置於過濾器外框架的內槽開口處,增強了密封性,同時也增大了連接角與過濾器外框架的貼合面積,增加了兩者之間的靜摩擦力,使得兩者連接關係更穩固。
附圖說明
一個或多個實施例通過與之對應的附圖中的圖片進行示例性說明,這些示例性說明並不構成對實施例的限定,附圖中具有相同參考數字標號的元件表示為類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別申明,附圖中的圖不構成比例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連接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應用圖1所示連接角與空氣過濾器外框連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及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100,包括嵌置於過濾器外框架200一側的內槽201中的第一連接板1、嵌置於過濾器外框架200另一側的內槽201中的第二連接板2以及連接於所述第一連接板1以及第二連接板2之間的過渡裝置3。
上述第一連接板1包括第一縱向條11以及第一橫向條12,第二連接板2包括第二縱向條21以及第二橫向條22,第一橫向條12與第一縱向條11相互垂直,並且第一橫向條12的一端與第一縱向條11的一端固定連接,兩者的連接處形成直角。所述第二橫向條22與第二縱向條21相互垂直,並且所述第二橫向條22的一端與第二縱向條21的一端固定連接,兩者的連接處形成直角。
上述第一縱向條11以及第一橫向條12靠近過濾器外框架200內槽201開口的側面上向上延伸出凸稜13,第二縱向條21以及第二橫向條22靠近過濾器外框架200內槽201開口的側面上也向上延伸出凸稜23,上述凸稜13、凸稜23卡置於過濾器外框架200的內槽201開口處。
具體地,上述過渡裝置3的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一縱向條11以及第一橫向條12的連接處,其另一端固定於所述第二縱向條21以及第二橫向條22的連接處。
本施例的空氣過濾器外框架的連接角,其第一連接板1、第二連接板2可直接裝配於過濾器外框架200的內槽201中,無需直角切割以及打磨工序,操作簡單方便。並且其上的凸稜13、凸稜23卡置於過濾器外框架200的內槽201開口處增強了密封性,同時也增大了連接角與過濾器外框架200的貼合面積,使得兩者連接關係更穩固。
上述過渡裝置3包括若干條間隔設置的過渡連接板31,過渡連接板31之間的間隙32可容納膠水,從而可防止密封膠溢出,降低物料的損耗。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過渡裝置3還可以設置成凹槽結構,從而凹槽結構可容納膠水,防止密封膠溢出。進一步地,上述過渡裝置還包括阻隔條33,第一連接板1以及第二連接板2上均設置有阻隔條33,阻隔條33的兩端分別與兩側邊的過渡連接板31相連接,從而阻隔條33能與過渡連接板31共同圍設成一個閉環,從而防止密封膠從第一連接板1或者第二連接板2處溢出。
為了使得連接角具有一定的柔韌性,所述連接角由HPS黑色塑膠材料以及軟性彈性材料混合後注塑成型,裝配時,連接角可與過濾器外框200配緊密貼合。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