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0:09:31
專利名稱: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轉向器技術,涉及對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的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的系統控制盒底座和轉向器下殼體是一體鑄造成型,控制盒蓋通過螺釘固定在控制盒底座上。電路板通過膠結固化在控制盒底座內。這種結構使控制盒底座和電路板都無法拆卸,即使是電路板損壞,整個轉向器都得報廢,無法更換,給轉向器修理造成很大的麻煩,並且大大提高了維護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便於拆卸和維修的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以方便系統控制盒的更換修理,降低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包括汽車電動轉向器下殼體1和系統控制盒4,系統控制盒4由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蓋結合構成,系統控制盒4內安裝有電路板,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蓋通過彈性搭扣連接,其特徵在於(1)在控制盒底座的周邊分布有向控制盒外伸出的3個帶有螺釘孔的安裝耳5,在下殼體1上設有3個帶有中心螺紋盲孔的圓柱形凸臺3,3個圓柱形凸臺3的位置分別與控制盒底座上的3個安裝耳5對應,控制盒底座上的3個安裝耳5的螺釘孔分別與3個圓柱形凸臺3的螺紋盲孔對正,通過3個緊固螺釘2將系統控制盒4固定在下殼體1上;(2)電路板通過螺釘固定在控制盒底座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便於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的系統控制盒的拆卸和維修,降低了使用和維護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包括汽車電動轉向器下殼體1和系統控制盒4,系統控制盒4由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蓋結合構成,系統控制盒4內安裝有電路板,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蓋通過彈性搭扣連接,其特徵在於(1)在控制盒底座的周邊分布有向控制盒外伸出的3個帶有螺釘孔的安裝耳5,在下殼體1上設有3個帶有中心螺紋盲孔的圓柱形凸臺3,3個圓柱形凸臺3的位置分別與控制盒底座上的3個安裝耳5對應,控制盒底座上的3個安裝耳5的螺釘孔分別與3個圓柱形凸臺3的螺紋盲孔對正,通過3個緊固螺釘2將系統控制盒4固定在下殼體1上;[0011](2)電路板通過螺釘固定在控制盒底座內。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控制盒底座為矩形,在控制盒底座上邊兩角和左邊的中部各有一個安裝耳5,在下殼體1齒條部分的外殼上有兩個圓柱形凸臺3,這兩個圓柱形凸臺3與控制盒底座上邊兩角的兩個安裝耳5位置對應,在下殼體1電機部分的外殼上有一個圓柱形凸臺3,該圓柱形凸臺3與控制盒底座左邊中部的安裝耳5位置對應,通過3 個緊固螺釘2將系統控制盒4固定在下殼體1上。本實用新型拆卸維修電路板十分方便, 打開控制盒蓋就可以對電路板進行檢查,卸掉固定電路板的螺釘就可以將電路板從控制盒底座中取出。
權利要求1.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包括汽車電動轉向器下殼體[1] 和系統控制盒W],系統控制盒W]由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蓋結合構成,系統控制盒W]內安裝有電路板,控制盒底座和控制盒蓋通過彈性搭扣連接,其特徵在於(1)在控制盒底座的周邊分布有向控制盒外伸出的3個帶有螺釘孔的安裝耳[5],在下殼體[1]上設有3個帶有中心螺紋盲孔的圓柱形凸臺[3],3個圓柱形凸臺[3]的位置分別與控制盒底座上的3個安裝耳[5]對應,控制盒底座上的3個安裝耳[5]的螺釘孔分別與3 個圓柱形凸臺[3]的螺紋盲孔對正,通過3個緊固螺釘[2]將系統控制盒W]固定在下殼體[1]上;(2)電路板通過螺釘固定在控制盒底座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系統控制盒安裝結構。它包括汽車電動轉向器下殼體[1]和系統控制盒[4],其特徵在於在控制盒底座的周邊分布有向控制盒外伸出的3個帶有螺釘孔的安裝耳[5],在下殼體[1]上設有3個帶有中心螺紋盲孔的圓柱形凸臺[3],通過3個緊固螺釘[2]將系統控制盒[4]固定在下殼體[1]上;電路板通過螺釘固定在控制盒底座內。本實用新型便於齒條助力式汽車電動轉向器的系統控制盒的拆卸和維修,降低了使用和維護成本。
文檔編號B62D5/04GK202089104SQ20112014404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明者孫獻中, 張建飛, 田勇 申請人:豫北(新鄉)汽車動力轉向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