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纖複合風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8:06:06 7
專利名稱:玻纖複合風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風管,具體涉及一種玻纖複合風管。
背景技術:
現代建築普遍使用中央空調系統,需要大量的通風管道。通風管道作為建築材料,被廣泛的應用於酒店、賓館、醫院、商場等工程的通風系統和中央空調中。目前普遍使用的風管,是鐵皮風管並在鐵皮風管外表面包裹有保溫材料,但鐵皮風管易生鏽,使用壽命短,漏風量大,能量損失嚴重,且由於鐵皮風管管壁薄,在風力作用下管壁振動發出噪音,現有的鐵皮風管還存在安排不方便的缺點,需要設置吊架才能將風管的連接處密封和固定,結構複雜。
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裝配方便,使用壽命長的玻纖複合風管。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玻纖複合風管,包括端面為四邊形的方形管體,所述管體由四塊玻纖複合風管板圍成,所述的玻纖複合風管板由外層、中間層和內層組成,所述的中間層為玻纖層,所述的外層和內層由膠體和無紡布複合成無紡布層,所述玻纖複合風管板外層的一端設有卡扣,外層的另一端設有與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玻纖複合風管板厚度為5 10mm,所述的外層或內層的厚度為廣2 mm。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玻纖複合風管板外層的一端對稱設有四個卡扣,夕卜層的另一端設有與卡扣配合的四個卡槽。本實用新型通過改用玻纖顆粒材料製作複合風管板,增強了其使用壽命,減小了使用時的噪音,並且,通過卡扣和卡槽配合,直接安裝連接構成管體,結構簡單、裝配方便、美觀且重量輕、比強度高而且佔用空間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玻纖複合風管的正視圖。圖2為本圖1的左視圖。圖3為玻纖複合風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管體、2-玻纖複合風管板、3-卡扣、4-卡槽,5-玻纖層、6-無紡布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參閱附圖可知:本實用新型玻纖複合風管,包括端面為四邊形的方形管體1,管體I由四塊厚度為5 10_的玻纖複合風管板2圍成,玻纖複合風管板2由外層、中間層和內層組成,中間層為玻纖層5,外層和內層均為由膠體和無紡布複合成無紡布層6,無紡布層6的厚度為1 2 mm且固定在玻纖層內表面和外表面,玻纖複合風管板2外層的一端對稱設有四個卡扣3,外層的另一端設有與卡扣3配合的四個卡槽4 (如圖1、圖2、圖3所示)。使用時,將管體I 一端的卡扣3與另一個管體I 一端的卡槽4配合卡牢,再用封口膠沿連接處纏繞幾周,成功完成組裝連接工作。這樣不僅增強了其使用壽命,減小了使用時的噪音,並且,通過卡扣和卡槽配合,直接安裝連接構成管體,結構簡單、裝配方便、美觀且重量輕、比強度高而且佔用空間小。其它未說明的部·分均為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1.玻纖複合風管,其特徵在於:它包括端面為四邊形的方形管體(1),所述管體(I)由四塊玻纖複合風管板(2)圍成,所述的玻纖複合風管板(2)由外層、中間層和內層組成,所述的中間層為玻纖層(5),所述的外層和內層由膠體和無紡布複合成無紡布層(6),所述玻纖複合風管板(2)外層的一端設有卡扣(3),外層的另一端設有與卡扣(3)配合的卡槽(4), 風管板(2)厚度為5 10mm,所述的外層或內層的厚度為廣2 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纖複合風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玻纖複合風管板(2)外層的一端對稱設有四個卡 扣(3 ),外層的另一端設有與卡扣(3 )配合的四個卡槽(4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纖複合風管,包括端面為四邊形的方形管體,所述管體由四塊玻纖複合風管板圍成,所述的玻纖複合風管板由外層、中間層和內層組成,所述的中間層為玻纖層,所述的外層和內層由膠體和無紡布複合成無紡布層,所述玻纖複合風管板外層的一端設有卡扣,外層的另一端設有與卡扣配合的卡槽。本實用新型通過改用玻纖顆粒材料製作複合風管板,增強了其使用壽命,減小了使用時的噪音,並且,通過卡扣和卡槽配合,直接安裝連接構成管體,結構簡單、裝配方便、美觀且重量輕、比強度高而且佔用空間小。
文檔編號F16L9/21GK203115329SQ20132004936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
發明者姚青 申請人:武漢風行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