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構改良的捆綁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8:10:31
專利名稱:一種結構改良的捆綁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捆綁器,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來捆綁物品,並 通過手柄的轉動,來達到系帶快速固定及鬆開物品的捆綁器。
技術背景
捆綁器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其型式多種多樣,其中有一 種捆綁器主要是由本體、手柄、棘輪、巻軸、卡合彈片、控制拉板、 主系帶、副系帶構成,其中,主系帶繞設在巻軸上,可以通過手柄的 扳動而達到繫緊或鬆開物品的目的。
目前市場上見到的該類捆綁器其本體皆由鋼板製成,捆綁器在使 用過程中容易滑動而擦傷被捆綁物品的表面,影響物品的正常使用。 另外,它還存在主系帶收放不便、控制拉板容易歪斜、以及主系帶安 裝難的問題,給使用者帶來很多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針對現有捆綁器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 供一種結構改良的捆綁器,它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擦傷被捆綁物體的表 面,且使用更為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結構改良的捆綁器,用於物體的捆綁固定,它包括有本體,所述的本體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兩側彎折形成 側板,兩塊側板之間構成容置空腔;
防滑墊,由軟質材料製成,與本體的底板相連;
巻軸,位於本體的兩塊側板形成的容置空腔內,其左右兩端穿過
兩個棘輪,分別套設在巻軸左右兩側;
手柄,跨設在本體上方,其左右兩端的側板分別與巻軸左右兩端 相連;
卡合彈片,位於本體的兩塊側板之間、巻軸的後側,其前端與棘 輪配合;
控制拉板,位於手柄的兩塊側板之間,可在手柄的兩塊側板之間 上下滑動,其底部與棘輪配合;
主系帶,位於本體的兩塊側板之間形成的容置空腔內,並繞設在 巻軸上,其兩端伸出於本體前後兩側,其中,伸出於本體後側的系帶 尾部設有主拉鉤;
副系帶,其後端固定在本體前側的橫梁上,前端設有副拉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防滑墊具有兩個貼附於本體兩 塊側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與手指配合凹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巻軸左右兩端穿過手柄的側 板,其端部設有塑膠旋鈕。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手柄左右兩端的側板上固定有 帶滑槽的夾持件,控制拉板左右兩端的突出部分別插入夾持件內,並與夾持件內的壓縮彈簧配合。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主系帶伸出於本體前側的一 端,其尾部巻繞數圈後縫合在一起。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手柄側板內部為鋼板,外部則
包覆有塑膠層。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1)與本體 底板相連的防滑墊,可以防止捆綁器在使用過程中擦傷被捆綁物品的 表面,且可方便手指對捆綁器的握持;(2)設置於巻軸兩端的旋鈕可 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收放系帶;(3)控制拉板左右兩端分別配合有壓縮 彈簧,受力更為均勻,不會出現歪斜現象而影響捆綁器的正常使用; (4)主系帶一端巻繞數圈並縫合在一起後,可以防止主系帶脫離巻 軸而造成使用者自行安裝困難的問題,使用更為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未加系帶);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未加系帶);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加上系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 新型的保護範圍。
請參閱附圖1至附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捆綁器主要由本體10、 防滑墊20、巻軸30、棘輪40、手柄50、卡合彈片60、控制拉板70、主系帶80、副系帶90構成。
其中,本體10由鋼板製成,它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 兩側彎折形成側板ll,兩塊側板ll之間構成容置空腔。為了增加本 體10的美觀性以及增加操作的舒適度,手柄10的側板11採用內部 為鋼板,外部則包覆塑膠層的結構形式。
由軟質塑膠材料製成的防滑墊20與本體10的底板相連,它具有 兩個貼附於本體10兩塊側板11上的手持部21,手持部21上成型有 與手指配合凹槽211;另外,防滑墊20的後側成型有與手持部21連 為一體的擋壁22,擋壁22貼附於本體10後側的鋼板上,其中間部 位開設有供系帶穿過的導引槽221。
巻軸30位於本體10的兩塊側板11形成的容置空腔內,其中部 開設有供系帶穿過的橫向定位槽301,巻軸30的左右兩端穿過側板 11;為方便使用者通過直接轉動巻軸30的方式來快速收放系帶,其 端部設有塑膠旋鈕31。
兩個棘輪40位於本體10兩塊側板11形成的容置空腔外端(當 然也可位於容置空腔內端),兩個棘輪40分別套設在巻軸30左右兩 側,可帶動巻軸30轉動。
手柄50跨設在本體10上方,其左右兩端的側板51分別與巻軸 30左右兩端相連,可繞巻軸30的中心軸線前後轉動。
卡合彈片60,位於本體10的兩塊側板11之間、巻軸30的後側, 其前端與棘輪40配合,防止棘輪40反向轉動。
控制拉板70,位於手柄50的兩塊側板51之間,其左右兩端的突出部插入固定於手柄50的側板51上的夾持件52內,並可沿夾持件 52上的滑槽上下移動,其底部在夾持件52內部的壓縮彈簧53彈力 作用下與棘輪40保持接觸;當使用者推動手柄50時,控制拉板70 可帶動巻軸30轉動。主系帶80,位於本體10的兩塊側板12之間形成的容置空腔內, 並在穿過巻軸30中部的橫向定位槽31後繞設在巻軸30上,其兩端 伸出於本體10前後兩側,其中,伸出於本體10後側的系帶尾部設有 主拉鉤81;伸出於本體10前側的系帶尾部巻繞數圈後縫合在一起, 形成繩結82;繩結82的厚度必須大於巻軸30中部的橫向定位槽301, 這樣可以防止主系帶80從巻軸30上脫落。副系帶90尾部固定在本體10前側的橫梁12上,其前端設有與 主拉鉤81配合使用的副拉鉤91。本實用新型在使用前,首先握住手柄50上端的握把,並用手指 將控制拉板70向上拉起,向前推動手柄50,控制拉板70的底部解 除對棘輪40的約束,此時,可將主系帶80拉出至合適的長度,以綁 住物品。當物體綁好後,用手握住手柄50上的握把,並向下按壓手柄50, 控制拉板70經由棘輪40帶動巻軸30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一個角度; 之後,仍用手指將控制拉板70向上拉起,向前推動手柄50到位後再 向下按壓手柄50,如此反覆多次後,即可收緊主系帶80,使物體被 主系帶80和副系帶90牢牢固定住。
權利要求1.一種結構改良的捆綁器,用於物體的捆綁固定,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有本體,所述的本體具有一水平的底板,底板的左右兩側彎折形成側板,兩塊側板之間構成容置空腔;防滑墊,由軟質塑膠材料製成,與本體的底板相連;捲軸,位於本體的兩塊側板形成的容置空腔內,其左右兩端穿過側板;兩個棘輪,分別套設在捲軸左右兩側;手柄,跨設在本體上方,其左右兩端的側板分別與捲軸左右兩端相連;卡合彈片,位於本體的兩塊側板之間、捲軸的後側,其前端與棘輪配合;控制拉板,位於手柄的兩塊側板之間,可在手柄的兩塊側板之間上下滑動,其底部與棘輪配合;主系帶,位於本體的兩塊側板之間形成的容置空腔內,並繞設在捲軸上,其兩端伸出於本體前後兩側,其中,伸出於本體後側的系帶尾部設有主拉鉤;副系帶,其後端固定在本體前側的橫梁上,前端設有副拉鉤。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捆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滑墊具 有兩個貼附於本體兩塊側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與手指配合凹槽。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捆綁器,其特徵在所述的巻軸左右兩 端穿過手柄的側板,其端部設有塑膠旋鈕。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捆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柄左右 兩端的側板上固定有帶滑槽的夾持件,控制拉板左右兩端的突出部分 別插入夾持件內,並與夾持件內的壓縮彈簧配合。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捆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主系帶伸 出於本體前側的一端,其尾部巻繞數圈後縫合在一起。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捆綁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柄側板 內部為鋼板,外部則包覆有塑膠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結構改良的捆綁器。它主要包括有本體、防滑墊、捲軸、棘輪、手柄、卡合彈片、控制拉板、主系帶、以及副系帶,其中,防滑墊由軟質材料製成,並與本體的底板相連;另外,防滑墊還具有兩個貼賦予本體兩塊側板上的手持部,手持部上成型有與手指配合凹槽。本實用新型的捆綁器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擦傷被捆綁物體的表面,且使用更為方便。
文檔編號B65B13/22GK201325603SQ20082018013
公開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李方倫 申請人:王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