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醫用推動杆與針筒隔離式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23:26:56 3
專利名稱:一次性醫用推動杆與針筒隔離式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臨床醫療用於注射藥物的醫療器械。
現在臨床醫療使用的用於注射藥物的一次性注射器,由一針筒、活塞頭及一自由擺動的推動杆三部分構成,有其不安全及不便操作的缺點。其系注塑產品,針筒在手捏下可彈性變窄,推動杆與針筒內壁間隙過小,加之推動杆在針筒內可自由擺動,這樣一旦推動杆被操作者手汙染後,繼而汙染針筒內壁而使異物進入治療藥物中;再者推動杆在拉出時因擺動而彎曲變形,使活塞頭擠壓變形,降低了活塞與針筒之間的密閉性,產生漏氣漏液現象,這也使針筒內壁沾染的異物更易進入藥液中。一次性注射器在臨床醫療實際中,並非只吸入再推出使用一次,關係到治療成本,患者負擔及實際需要,其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反覆使用。其針筒內壁被異物汙染,反覆使用勢必使異物進入藥物,從而對患者健康造成危險的不良後果。為此在無菌操作時,為避免手觸碰汙染推動杆,操作者只能以二指固定推動杆後端,一指頂推針筒雙側的助力耳件,即使這樣有時亦不免碰觸推動杆,使操作不安全,不穩定,使用不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注射器針筒活塞入口端管口內或外固定一個圓形套管,或管口連結固定一個帶中心孔的注塑片,或直接將針筒活塞入口端管口設計成內壁內凸縮窄環管口,安裝活塞頭及推動杆,推動杆在圓形套管中心孔中,或注塑片中心孔中,或內壁內凸縮窄環管口中只能沿中軸方向推拉,不發生擺動,合理調整圓形套管的壁厚或中心孔徑,或注塑片中心孔徑,或縮窄環內口徑,使上述三口徑均明顯小於針筒內口徑,這樣在針筒、活塞滑動區域,推動杆與針筒之間就會產生一個隔離間隙,使兩者互不接觸,從而達到隔離保護,防止汙染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使用注射器藥物時,手接觸推動杆而不汙染針筒內壁,汙染藥物,克服了人為汙染,使操作安全、方便、穩定。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縱剖面構造圖。
圖2是本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縱剖面構造圖。
圖3是本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縱剖面構造圖。
圖4是本新型的第四個實施例縱剖面構造圖。
圖中,1.針筒 2.推動杆 3.活塞 4.圓形套管 5.中心孔注塑片 6.縮窄環 7.助力耳件在
圖1中,針筒(1)的活塞入口端管口管腔中可插入或旋入圓形套管(4),二者可以鍵、螺紋絲口或摩擦力形成可靠的機械連接,針筒(1)內口徑等於圓形套管(4)的外口徑,圓形套管(4)的內口徑或中心孔徑小於針筒(1)內口徑,且可穿過推動杆(2)的某一端。安裝時,先將推動杆(2)的一端穿過圓形套管(4)的中心孔中,再將活塞(3)及推動杆(2)裝入針筒(1),並將圓形套管(4)固定在針筒(1)上。
圖2所示實施例中,針筒(1)的活塞入口端管口可插入或旋入圓形套管(4),二者可以鍵或螺紋絲口形成可靠的機械連接,針筒(1)的外口徑等於圓形套管(4)的內口徑,而小於其中心孔徑,中心孔徑小於針筒(1)內口徑且可穿過推動杆(2)的某一端,以便於將推動杆(2)裝入圓形套管(4)的中心孔中,安裝時,先將推動杆(2)的一端穿過圓形套管(4)的中心孔,再將活塞(3)及推動杆(2)裝入針筒(1),並將圓形套管(4)固定在針筒(1)上。
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帶中心孔注塑片(5)與針筒(1)在活塞入口端以鍵或螺紋絲口連接在針筒(1)的管壁或兩側的助力耳件(7)上,二者形成可靠的機械連接。注塑片(5)的中心孔孔徑小於針筒(1)的內口徑,可穿過推動杆(2)的某一端,以便於將推動杆(2)裝入中心孔注塑片(5)的中心孔中。安裝時,先將推動杆(2)的一端穿過中心孔注塑片(5)的中心孔,再將活塞(3)及推動杆(2)裝入針筒(1),並將中心孔注塑片(5)固定在針筒(1)的管壁或兩側的助力耳件(7)上。
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在針筒(1)活塞入口端管口內壁設計內凸縮窄環(6),其與針筒(1)可注塑為一個整體,縮窄環(6)內口徑小於針筒(1)內口徑,可穿過推動杆(2)的某一端。安裝時通過活塞(3)彈性變形後,將活塞(3)及推動杆(2)裝入針筒(1)。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醫用推動杆與針筒隔離式注射器,由注射器針筒、推動杆及活塞構成,其特徵是針筒活塞入口端管口內壁內凸縮窄環,或針筒活塞入口端附近連接與針筒固定為一體的隔離套管,或針筒活塞入口端附加與針筒或其雙側的助力耳件連接固定為一體的中心孔注塑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醫用推動杆與針筒隔離式注射器,其特徵是縮窄環內口徑小於針筒內口徑,圓形套管內口徑或中心孔徑小於針筒內口徑,中心孔注塑片中心孔徑小於針筒內口徑,都可穿過推動杆。
專利摘要一種一次性醫用推動杆與針筒隔離式注射器,屬於醫療器材,用於臨床注射各種藥物。為了解決現有一次性注射器,易人為汙染推動杆,進而汙染針筒內壁,汙染藥物,而產生的使用不安全、不方便的問題。本新型是在針筒活塞入口端加設圓形套管或中心孔注塑片,或在針筒活塞入口端管口內壁設計與針筒可注塑為一整體的縮窄環,由於圓形套管內口徑或中心孔徑,中心孔注塑片的中心孔徑,縮窄環內口徑均小於針筒內口徑,這樣的在活塞滑動區域,推動杆與針筒之間產生一個間隙,二者不能碰觸,產生隔離保護作用。新型即由這種新式針筒、推動杆及活塞構成。使用時,可手握推動杆而不汙染針筒內壁,汙染藥物,使操作安全、穩定、方便。
文檔編號A61M5/31GK2527288SQ0122548
公開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16日
發明者王文暉 申請人:王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