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玻璃鋼錨杆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2:46:01 2
專利名稱:複合玻璃鋼錨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採礦作業中用於井下巷道支護的錨杆。
採用錨固技術用錨杆進行礦井下巷道支護是一項較先進的技術。目前所用錨杆都是全金屬的,但由於現在各大中型煤礦都使用機械化作業,採煤機械與金屬錨杆相碰容易出現火花,極易引起瓦斯爆炸和煤塵起火,很不安全。國內也有試用木、竹杆替代鋼材錨杆,然而,皆因強度太低,端、尾部難於固定,使用中不能達到所要求的技術指標。前蘇聯曾有廠家生產過純玻璃鋼錨杆,因為成本高於金屬錨杆一倍,沒有推廣價值而中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可靠,強度高,成本低的新型錨杆。
本複合錨杆選用木質纖維長,抗拉強度高的堅韌木材作料芯,構成杆體,在木質料芯的兩端各與一段圓鋼連接,一端的圓鋼加工成左旋麻花,形成桿頭,另一端的圓鋼加工上螺紋,形成杆尾,整支錨杆外面包裹玻璃絲布,壓實固化成複合體,即複合玻璃鋼錨杆。
錨杆的桿頭部分也可不用圓鋼,而直接由玻璃絲布纏繞,固化定形成左旋麻花狀。
桿頭、杆尾與杆體之間的連接可以採用互相吻合的切面疊合粘接或用鋼管套接。
整支錨杆的外面塗一層黑漆。
本實用實型的杆體部分為非金屬材料,防止了碰撞產生火花而造成危險;其重量是金屬錨杆的1/3,價格是金屬錨杆的1/2,經反覆試驗證明其強度及端、尾部抗剪力均與金屬錨杆相當或超過金屬錨杆。一座年產百萬噸煤的中型煤礦,每年需用錨杆10萬支,採用本品可節約鋼材幾百萬噸,同時節約成本費上千萬元,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木質料芯示意圖圖2是桿頭示意圖圖3是杆尾示意圖圖4是採用鋼管套接方式的錨杆示意圖圖5是外繞玻璃絲布後的成型錨杆示意圖圖6是塗漆後的成品錨杆示意圖參照以上附圖,木質料芯1的兩端都從半徑處沿縱向剖出一個切面;桿頭2是一段長度為10cm左右的圓鋼,前半部分加工成左旋麻花,後半部從半徑處縱向剖出相應切面;杆尾3也是由一段長為10cm左右的圓鋼加工成,前半部為切面,後半部套螺紋;將木質料芯1與桿頭2、杆尾3分別在切面處吻合,用樹脂、添加劑化合物粘接牢固。桿頭2、杆尾3與木質料芯1之間的連接也可採用如圖4所示的鋼管套接形式。連接好後用玻璃絲布4把整個杆體裹緊,用191#、196#或198#不飽合聚酯樹脂按比例加入固化劑、促進劑,調配攪拌均勻,把錨杆浸泡在配製好的液體槽內。而後把浸潤均勻的錨杆坯放入模具,壓實固化成型。錨杆的桿頭2也可不採用金屬件,而用玻璃絲布繞製成左旋麻花後直接在模具內固化定型,即與杆體成為一個整體。最後整支錨杆外塗上黑漆,如圖6所示,即可投入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複合玻璃鋼錨杆,由桿頭、杆體、杆尾構成,其特徵是所說的杆體為一桿狀木質料芯(1);在木質料芯(1)的端、尾部各連接一段圓鋼,端部的圓鋼加工成左旋麻花,形成桿頭(2);尾部的圓鋼套螺紋,形成杆尾(3);整個杆體外面包裹玻璃絲布(4),壓實固化成複合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玻璃鋼錨杆,其特徵是所說的桿頭(2)為直接由玻璃絲布(4)纏繞定型成整體,端部成左旋麻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玻璃鋼錨杆,其特徵是桿頭(2)、杆尾(3)與木質料芯(1)之間的連接是採用互相吻合的切面疊合粘接或採用鋼管套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玻璃鋼錨杆,其特徵是錨杆最外層還塗有一層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複合玻璃鋼錨杆,由桿頭、杆體、杆尾構成,杆體為一桿狀木質料芯,在其兩端各連接一段圓鋼,一端加工成左旋麻花形成桿頭,另一端套螺紋,形成杆尾;整支杆體外包裹玻璃絲布,壓實固化成複合體。該錨杆主要部分為非金屬材料,使用安全,且強度高,重量輕,可節約大量鋼材。
文檔編號E21D21/00GK2267327SQ96228189
公開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1996年6月24日
發明者張令彬 申請人:張令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