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水冷脫殼爐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6:19:11 2
專利名稱:雙層水冷脫殼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弧爐,特別涉及一種脫殼式電弧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脫殼式電弧爐以其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勢還廣泛應用對鋁礬土高溫熔煉生產(棕)鋼玉的過程中。現有脫殼式電弧爐的殼體為一錐形殼體,在殼體上端外表面設有噴淋管,以方便在高溫熔煉中給殼體降溫。但是在這種降溫方式不但降溫效果差,而且對殼體進行降溫後的水不能進行回收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降溫效果好,並可對降溫的水進行加收和利用的雙層水冷脫殼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雙層水冷脫殼爐,包括一錐形殼體,所述的殼體為兩層,兩層殼體之間形成中空,在所述的殼體的外表面制有與中空部相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
採用上述結構後,可在殼體進水口通入冷水,使冷水充滿在兩層殼體內,並通過出水口流出,從而不但可以對殼體進行降溫,並且還可使對殼體進行降溫後的水通過出水口進行回收利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層水冷脫殼爐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層水冷脫殼爐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層水冷脫殼爐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雙層水冷脫殼爐,包括一錐形殼體1,所述的殼體為兩層11、12,兩層殼體11、12之間形成中空,在上述的殼體的外表面11上制有與中空部相連通的進水口2和出水口3。
為了便於更好的對爐體的內層殼體壁進行降溫,如圖1所示,將進水口2設置在與殼體中空部近底部相對應的殼體11外表面上,所述的出水口3位於殼體中空部上端或近上端的位置。這樣,用於冷卻的水從殼體的中空部下方流入,從殼體近上端的出水口流出,能夠增加水的利用率。
對於一些電力不足的地方,突然的停電會使供水泵停止工作,而進水口又沒有設置止回閥的話,容易使得殼體內中空部分的水從進水口流出,從而有可能造成爐壁被燒穿的危險。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在所述的中空部內還設置有一根防漏管4,其一端與殼體的進水口2相連,另一端位於殼體中空部近上端的位置,成為進水口2的出水口。這樣,即使發生停電,低於防漏管4出水口的中空部中的水還會置流在殼體內,從而可有效防止水從進水口流出。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還可將所述的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設置在與殼體中空部上端或近上端殼體外表面上,從而防止水從進水口中流出,但是,這種結構的降溫效果會差一些。因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的改進,在所述的中空部內還設置一根循環管5,其一端與殼體的進水口相連,另一端位於殼體中空部近底部的位置成為進水口2的出水口,這樣不但可以達到降溫的效果,而且可有效地防止水從進水口流出。
上述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的數量及大小可根據爐體的大小和功率不同而設計,其具體的位置也可根據爐體的實際情況而設置在不同位置,如圖3所示,其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在殼體的上表面。上述爐體的外層殼體與內層殼體等高,成「全包狀」;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成不等高,即「半包狀」,如圖3所示。
權利要求1.一種雙層水冷脫殼爐,包括一錐形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殼體為兩層,兩層殼體之間形成中空,在所述的殼體的外表面制有與中空部相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水冷脫殼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水口設置在與殼體中空部近底部相對應的殼體外表面上,所述的出水口位於殼體中空部上端或近上端的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雙層水冷脫殼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中空部內還設置有一根防漏管,其一端與殼體的進水口相連,另一端位於殼體中空部近上端的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水冷脫殼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設置在與殼體中空部上端或近上端相對應的殼體外表面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雙層水冷脫殼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中空部內還設置一根循環管,其一端與殼體的進水口相連,另一端位於殼體中空部近底部的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層水冷脫殼爐,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脫殼爐降溫效果差以及對殼體進行降溫後的水不能進行回收利用的缺點而設計。包括一錐形殼體,所述的殼體為兩層,兩層殼體之間形成中空,在所述的殼體的外表面制有與中空部相連通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採用上述結構後,可在殼體進水口通入冷水,使冷水充滿在兩層殼體內,並通過出水口流出,從而不但可以對殼體進行降溫,並且還可使對殼體進行降溫後的水通過出水口進行回收利用。
文檔編號F27B3/08GK2854471SQ20052010388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7日
發明者陳宏親, 陳朝陽, 郭廣寧 申請人:陳宏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