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6:58:11
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在鍋體內下部設有一環形隔水板,在環形隔水板上方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汽隔水筒,環形隔水板和導汽隔水筒將鍋體分為位於鍋體下部的蒸汽腔和位於鍋體上部的補水腔,在蒸汽腔內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熱柱;在鍋體上部設有若干個依次疊加活動安裝的蒸膠裝置。本實用新型可以將阿膠放入多層的鍋體內,通過循環蒸汽對各層的阿膠進行蒸製,操作簡單方便,蒸製效率高,且各層架體為可拆卸的分體結構,阿膠蒸完後可通過設在各層架體兩側的塑料把手進行移動,不會出現燙傷手的情況,拿取非常方便;產生蒸汽速度快,縮短了蒸製的時間;加熱爐產生的火焰、熱氣被有效利用,提高了熱交換效率,節約了能源。
【專利說明】—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
【技術領域】
: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
【背景技術】
:
[0002]傳統的阿膠製作方法一般為熬製,隨著工藝和技術的不斷改進,蒸製工藝已漸漸應用到阿膠製作中,阿膠蒸製與阿膠熬製相比,具有不上火、衛生、營養易吸收的優點,但是,目前在阿膠蒸製過程中,由於阿膠加熱後會變為液體,所以把阿膠直接放在普通鍋內的箅子上是無法實現的,現在一般是將盛放阿膠的容器放在箅子上進行蒸製,不僅操作麻煩,蒸製效率低,而且由於盛放阿膠的容器整體都是放在鍋內的,阿膠蒸製完成後容器溫度非常高,容易將手燙傷,拿取很不方便。另外,現有的蒸鍋只有當鍋體中水全部沸騰後才能產生蒸汽,這樣蒸製的時間較長,浪費了能源;加熱爐產生的火焰、熱氣有一部分沒有被有效利用,白白被浪費掉,熱交換效率低,不利於節能減排。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它結構設計合理,可以將阿膠放入多層的鍋體內,通過循環蒸汽對各層的阿膠進行蒸製,操作簡單方便,蒸製效率高,且各層架體為可拆卸的分體結構,阿膠蒸完後可通過設在各層架體兩側的塑料把手進行移動,不會出現燙傷手的情況,拿取非常方便;產生蒸汽速度快,縮短了蒸製的時間,提高了蒸製的效率;加熱爐產生的火焰、熱氣被有效利用,提高了熱交換效率,節約了能源,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上端開口的鍋體,在鍋體內下部設有一環形隔水板,在環形隔水板上設有若干個補水孔,在環形隔水板上方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汽隔水筒,導汽隔水筒的下開口與環形隔水板的開口相連通,導汽隔水筒的上開口與鍋體的開口相對應,環形隔水板和導汽隔水筒將鍋體分為位於鍋體下部的蒸汽腔和位於鍋體上部的補水腔,在蒸汽腔內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熱柱,導熱柱的下端與鍋體底部相連,導熱柱的上端沿導汽隔水筒向上延伸,在鍋體上部一側設有一補水口 ;在鍋體上部設有若干個依次疊加活動安裝的蒸膠裝置,在最上部的蒸膠裝置上扣設一鍋蓋,所述蒸膠裝置包括一與鍋體相配合的圓筒形架體,在圓筒形架體頂部內側設有一圈階梯型凸臺,在階梯型凸臺的一級階梯上架設一盛膠鍋,在階梯型凸臺的二級階梯上沿圓周均勻設有若干個通氣孔,在圓筒形架體的外側壁上設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塑料把手。
[0005]所述環形隔水板外圓周的高度小於環形隔水板內圓周的高度。
[0006]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方案,結構設計合理,可以將阿膠放入多層的鍋體內,通過循環蒸汽對各層的阿膠進行蒸製,操作簡單方便,蒸製效率高,且各層架體為可拆卸的分體結構,阿膠蒸完後可通過設在各層架體兩側的塑料把手進行移動,不會出現燙傷手的情況,拿取非常方便;產生蒸汽速度快,縮短了蒸製的時間,提高了蒸製的效率;加熱爐產生的火焰、熱氣被有效利用,提高了熱交換效率,節約了能源。【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圖1中A— 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鍋體,2、環形隔水板,3、補水孔,4、導汽隔水筒,5、蒸汽腔,6、補水腔,7、導熱柱,8、補水口,9、鍋蓋,10、圓筒形架體,11、階梯型凸臺,12、盛膠鍋,13、通氣孔,14、塑料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
[0010]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並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11]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上端開口的鍋體1,在鍋體I內下部設有一環形隔水板2,環形隔水板2外圓周的高度小於環形隔水板2內圓周的高度。在環形隔水板2上設有若干個補水孔3,在環形隔水板2上方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汽隔水筒4。導汽隔水筒4的下開口與環形隔水板2的開口相連通,導汽隔水筒4的上開口與鍋體I的開口相對應。環形隔水板2和導汽隔水筒4將鍋體I分為位於鍋體I下部的蒸汽腔5和位於鍋體I上部的補水腔6。在蒸汽腔5內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熱柱7,導熱柱7的下端與鍋體I底部相連,導熱柱7的上端沿導汽隔水筒4向上延伸。在鍋體I上部一側設有一補水口 8。在鍋體I上部設有若干個依次疊加活動安裝的蒸膠裝置,在最上部的蒸膠裝置上扣設一鍋蓋
9。蒸膠裝置包括一與鍋體I相配合的圓筒形架體10,在圓筒形架體10頂部內側設有一圈階梯型凸臺11,在階梯型凸臺11的一級階梯上架設一盛膠鍋12,在階梯型凸臺11的二級階梯上沿圓周均勻設有若干個通氣孔13,在圓筒形架體10的外側壁上設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塑料把手14。
[0012]使用時,首先將鍋體I放在加熱爐上,將水通過補水口 8盛入鍋體I內,使鍋體I內的水位不超過導汽隔水筒4的高度,將阿膠盛放在盛膠鍋12內,然後將各層的圓筒形架體10、盛膠鍋12依次疊加安裝並放在鍋體I上,最後將鍋蓋9蓋在最上部的圓筒形架體10上。準備工作做完後,啟動加熱爐進行加熱,鍋體I內的水受熱沸騰後產生大量蒸汽,蒸汽經各層階梯型凸臺11上的若干個通氣孔13在整個蒸製鍋內循環對盛膠鍋12內的阿膠進行蒸製,蒸製效率高,且各層架體為可拆卸的分體結構,阿膠蒸完後可通過設在各層架體兩側的塑料把手14進行移動,不會出現燙傷手的情況,拿取非常方便。環形隔水板2和導汽隔水筒4將鍋體I分為位於鍋體I下部的蒸汽腔5和位於鍋體I上部的補水腔6,隨著蒸汽腔5中的水被加熱汽化,補水腔6中的水通過環形隔水板2上的若干個補水孔3流入到蒸汽腔5中,由於加熱爐每次只加熱蒸汽腔5中的水,因此蒸汽產生速度快,效率高。環形隔水板2外圓周的高度小於環形隔水板2內圓周的高度,有利於蒸汽嚮導汽隔水筒4聚集。在蒸汽腔5中產生的蒸汽沿導汽隔水筒4上升,通過鍋體I開口進入到蒸膠裝置來蒸製阿膠。加熱爐產生的火焰、熱氣產生的熱量通過導熱柱7傳遞到鍋體I內的水中,增加了與鍋體I中的水的熱交換面積,提高了熱交換率,增加了蒸汽產出率,進一步縮短了阿膠蒸製時間,節約了能源。
[0013]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能作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進或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0014]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包括上端開口的鍋體,其特徵在於:在鍋體內下部設有一環形隔水板,在環形隔水板上設有若干個補水孔,在環形隔水板上方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汽隔水筒,導汽隔水筒的下開口與環形隔水板的開口相連通,導汽隔水筒的上開口與鍋體的開口相對應,環形隔水板和導汽隔水筒將鍋體分為位於鍋體下部的蒸汽腔和位於鍋體上部的補水腔,在蒸汽腔內設有一豎直設置的導熱柱,導熱柱的下端與鍋體底部相連,導熱柱的上端沿導汽隔水筒向上延伸,在鍋體上部一側設有一補水口 ;在鍋體上部設有若干個依次疊加活動安裝的蒸膠裝置,在最上部的蒸膠裝置上扣設一鍋蓋,所述蒸膠裝置包括一與鍋體相配合的圓筒形架體,在圓筒形架體頂部內側設有一圈階梯型凸臺,在階梯型凸臺的一級階梯上架設一盛膠鍋,在階梯型凸臺的二級階梯上沿圓周均勻設有若干個通氣孔,在圓筒形架體的外側壁上設有相對設置的兩個塑料把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阿膠蒸製的蒸鍋,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隔水板外圓周的1?度小於環形隔水板內圓周的1?度。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4181447SQ201420499799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鄧來義, 薛憲波, 王保安, 鄧跟山 申請人:山東魯潤阿膠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