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用鑽式採煤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10:17:57 3
專利名稱:露天用鑽式採煤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採煤機械,尤其是一種適用於開採露天煤礦界邊幫壓煤的鑽式米煤機。
背景技術:
在露天煤礦開採中,為了保證採掘場和排土場的邊坡穩定,在採掘場和排土場需要按照一定幫坡角進行施工。由於礦權範圍是以地表為界限圈定的,當露天煤礦開採到邊界時,邊幫各水平的剝離階層壓覆臺階以下的煤稱之為界邊幫壓煤。目前對於露天煤礦界邊坡壓煤的開採沒有很有效的方法和設備,現常用的方法為邊幫加陡法和臺階並段法,其對露天煤礦的地質要求極為苛刻,工作量大,工人勞動強度高,噸煤成本高。
發明內容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種適用於開採露天煤礦界邊坡壓煤的鑽式採煤機,以解決現有露天煤礦界邊坡壓煤開採所存在的工人勞動強度高和噸煤成本高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包括發電機組、移動泵站、主機、後座鑽杆庫、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和主鑽杆庫;所述主機包括鑽杆驅動馬達,鑽杆驅動馬達通過鑽杆機構連接前傳動箱,在前傳動箱上設有鑽頭,在鑽杆機構處設有中間通風管;所述後座鑽杆庫設置在主機的尾部;所述移動泵 站和主鑽杆庫分別設置在主機的兩側,移動泵站包括大功率電機,大功率電機的輸入端連接發電機組,大功率電機的輸出端通過分動器連接驅動泵,驅動泵連接鑽杆驅動馬達;所述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設置在主鑽杆庫上。在本實用新型中,進一步的,所述主機尾部還設有後掌錨杆支撐和輔助後支撐油缸,所述後掌錨杆支撐通過後掌錨杆支撐上座與主機連接,後掌錨杆支撐上設有掌形支撐油缸和錨杆安裝座,後掌錨杆支撐的底部設有錐形凸起;所述輔助後支撐油缸通過後支撐油缸安裝座與後座鑽杆庫連接。在本實用新型中,進一步的,所述後座鑽杆庫上設有後鋪杆安裝座。在本實用新型中,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泵站的底部設有左行走履帶和右行走履帶。在本實用新型中,進一步的,所述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包括旋轉支撐平臺和三級伸縮吊臂,所述三級伸縮吊臂的一端通過卷揚馬達與旋轉支撐平臺連接,三級伸縮吊臂的另一端設有吊裝架,三級伸縮吊臂的中部設有調節油缸。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露天用鑽式採煤機的採煤、運煤工序全部由主機完成,同時無需工作面支護,大大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和噸煤成本;(2)通過在主機和後座鑽杆庫上設置支撐機構,解決了鑽機在露天煤礦使用時支撐力不夠的問題;(3)移動泵站使得鑽式採煤機的移機更加簡便,降低了鑽機的布置成本;(4)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使裝拆鑽杆機構更加簡便,其還可完成移動鑽式採煤機其他部件調裝作業,降低其他附屬設備的投入成本。
圖1是露天用鑽式採煤機的俯視圖;圖2是露天用鑽式採煤機主機的俯視圖;圖3是露天用鑽式採煤機主機的後視圖;圖4是移動泵站的側視圖;圖5是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的解釋。如圖1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包括發電機組1、移動泵站2、主機3、後座鑽杆庫4、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和主鑽杆庫6。主機3包括兩個鑽杆驅動馬達31,每個鑽杆驅動馬達31均通過一個鑽杆機構連接前傳動箱37的輸入軸,在前傳動箱37的輸出軸上設有鑽頭38,在兩個鑽杆機構之間設有中間通風管36。鑽杆機構由驅動減速器32、中間長鑽杆33、雙螺旋輸送鑽杆34和穩定器35組成。在王機3的尾部設直有後座鑽杆庫4、後掌鋪杆支撐39和輔助後支撐油缸40。後掌錨杆支撐39通過後掌錨杆支撐上座47與主機3連接,後掌錨杆支撐39上設有掌形支撐油缸48和錨杆安裝座42,後掌錨杆支撐39的底部設有大量排列整齊的錐形凸起41,錐形凸起41採用強耐磨材料支撐。輔助後支撐油缸40通過後支撐油缸安裝座43與後座鑽杆庫4連接。後座鑽杆庫4採用固定式鋼結構箱體設計,頂部設有防雨材料遮蓋,防止因惡劣環境造成鑽杆機構老化,在後座鑽杆庫4上還設有後錨杆安裝座44。 鑽式採煤機工作時,通過掌形油缸48將後掌錨杆支撐39旋轉到所需位置,後掌錨杆支撐39底部的錐形凸起41插入煤層底板,利用錐形凸起41與煤層底板之間的摩擦力形成第一級抵消推進反力;把錨杆45分別安裝在錨杆安裝座42和後錨杆安裝座44上並通過鎖緊螺母46鎖死,錨杆45底部與煤層底板固定,利用錨杆45對主機3和後座鑽杆庫4的支撐力形成第二級抵消推進反力;由於後座鑽杆庫4裝有鑽杆機構,自身較重,所以通過輔助後支撐油缸40和後座鑽杆庫4就可以起到支撐主機3,防止主機3移動的作用,進而形成第三級抵消推進反力。通過形成的這三級抵消推進反力,解決了鑽式採煤機在露天煤礦使用時支撐力不夠的問題。移動泵站2和主鑽杆庫6分別設置在主機3的兩側。移動泵站2包括一臺大功率電機21,大功率電機21的輸入端連接發電機組1,大功率電機21的輸出端通過分動器22分別連接左鑽杆驅動泵23與右鑽杆驅動泵24和輔助泵25,左鑽杆驅動泵23與右鑽杆驅動泵24分別為兩個鑽杆驅動馬達31提供動力。移動泵站2的底部設有左行走履帶26和右行走履帶27,這樣不僅使移動泵站2的自身移動更加的簡便,同時還可以通過提供的左行走履帶26和右行走履帶27的牽引力來拖動整個鑽式採煤機移動,使得鑽式採煤機的移機更加簡便,降低了鑽式採煤機的布置成本。與後座鑽杆庫4相同,主鑽杆庫6也採用固定式鋼結構箱體設計,頂部設有防雨材料遮蓋。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固定在主鑽杆庫6上。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包括旋轉支撐平臺54和三級伸縮吊臂52,三級伸縮吊臂52的一端通過卷揚馬達51與旋轉支撐平臺54連接,三級伸縮吊臂52的另一端設有吊裝架55,三級伸縮吊臂52的中部設有調節油缸53。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不僅可以完成鑽杆機構的裝卸作業,還可完成移動鑽式採煤機其他部件調裝作業,降低其他附屬設備的投入成本。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發電機組(I)、移動泵站(2)、主機(3)、後座鑽杆庫(4)、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和主鑽杆庫(6),其中, 所述主機(3)包括鑽杆驅動馬達(31),鑽杆驅動馬達(31)通過鑽杆機構連接前傳動箱(37),在前傳動箱(37)上設有鑽頭(38),在鑽杆機構處設有中間通風管(36); 所述後座鑽杆庫(4)設置在主機(3)的尾部; 所述移動泵站(2)和主鑽杆庫(6)分別設置在主機(3)的兩側,移動泵站(2)包括大功率電機(21),大功率電機(21)的輸入端連接發電機組(I),大功率電機(21)的輸出端通過分動器(22)連接驅動泵,驅動泵連接鑽杆驅動馬達(31); 所述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設置在主鑽杆庫(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機(3)尾部還設有後掌錨杆支撐(39)和輔助後支撐油缸(40),所述後掌錨杆支撐(39)通過後掌錨杆支撐上座(47)與主機(3)連接,後掌錨杆支撐(39)上設有掌形支撐油缸(48)和錨杆安裝座(42),後掌錨杆支撐(39)的底部設有錐形凸起(41);所述輔助後支撐油缸(40)通過後支撐油缸安裝座(43)與後座鑽杆庫(4)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後座鑽杆庫(4)上設有後錨杆安裝座(4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泵站(2)的底部設有左行走履帶(26)和右行走履帶(27)。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5)包括旋轉支撐平臺(54)和三級伸縮吊臂(52),所述三級伸縮吊臂(52)的一端通過卷揚馬達(51)與旋轉支撐平臺(54)連接,三級伸縮吊臂(52)的另一端設有吊裝架(55),三級伸縮吊臂(52)的中部設有調節油缸(5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露天用鑽式採煤機,包括發電機組、移動泵站、主機、後座鑽杆庫、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和主鑽杆庫;所述主機包括鑽杆驅動馬達,鑽杆驅動馬達通過鑽杆機構連接前傳動箱,在前傳動箱上設有鑽頭,在鑽杆機構處設有中間通風管;所述後座鑽杆庫設置在主機的尾部;所述移動泵站和主鑽杆庫分別設置在主機的兩側,移動泵站包括大功率電機,大功率電機的輸入端連接發電機組,大功率電機的輸出端通過分動器連接驅動泵,驅動泵連接鑽杆驅動馬達;所述伸縮吊臂式輔助運輸裝置設置在主鑽杆庫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露天煤礦界邊坡壓煤開採所存在的工人勞動強度高、資源回收率較低和噸煤成本高的問題。
文檔編號E21C47/02GK203066963SQ2013200391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4日
發明者李建平, 杜長龍, 程舒燕, 王愁, 付林, 鄭克洪, 楊道龍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