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7:00: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組件安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枯竭、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日益凸現,世界各國十分重視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應用,其中光伏幕牆發電系統已逐漸成為建築領域太陽能光電利用技術的重要應用形式之一。
太陽能光伏幕牆,是用光電池、光電板技術,把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它關鍵的技術是太陽能光電池技術。太陽能光電池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子能量,使得被照射的電解液或者半導體材料的電子移動,從而產生電壓,這稱為光電效應。
光伏幕牆的光伏組件長期暴露於戶外,時常會面臨較為惡劣的天氣狀況,對光伏組件的安裝提出較高的要求。光伏幕牆的光伏組件都是安裝在牆面上。現有的光伏組件固定方式,是採用光伏中壓板和側壓板將光伏組件連接並固定在牆面上,採用這種連接和固定的光伏幕牆不具有防水性能並且這種安裝方式會並影響光伏幕牆後續的防水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採用該固定裝置安裝的光伏幕牆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和良好的防水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包括連接件和壓板,連接件包括底板、粘接板和連接板,底板和粘接板相互平行,底板和粘接板均與連接板垂直設置,底板和粘接板分別固定連接在連接板的兩側,底板與粘接板之間設有加強板,加強板與連接板平行設置;壓板的中部設有通孔,通孔內設有螺栓,壓板的兩端分別壓在兩個底板上,螺栓穿過通孔將底板壓緊。
粘接板上設有薄膜光伏組件,薄膜光伏組件通過工程膠粘接在粘接板上。
粘接板與連接板的邊緣之間留有間隙。粘接板與連接板的邊緣之間留有間隙,在將薄膜光伏組件粘貼在粘接板上時,首先在粘接板上塗覆工程膠,工程膠塗覆在粘接板表面上與連接板邊緣平齊,連接板的邊緣方便工程膠的塗覆,防止工程膠露出連接板外。
間隙的寬度為2-5mm。根據工程膠和薄膜光伏組件的特性可選擇預留間隙不同的寬度值,薄膜光伏組件粘貼在粘接板上時,薄膜光伏組件的上表面與連接板的邊緣平齊。
壓板的兩端設有L型壓塊。壓板的兩側採用L型壓塊壓緊底板,壓板中間的螺栓對壓板施加預緊力,使L型壓塊將底板壓緊。
連接件和壓板採用鋁型材製成。鋁型材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和可成型性,製造方便,堅固耐用。
還包括泡沫棒和密封膠,泡沫棒設置在粘接板和底板形成的中空槽內,泡沫棒將相鄰連接的連接件之間的空隙填實,泡沫棒上表面與薄膜光伏組件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泡沫棒表面設有密封膠。泡沫棒將連接板之間的空隙填實,使安裝完的薄膜光伏組件表面平整,薄膜光伏組件的連接處採用泡沫棒填實並在表面設置密封膠,安裝完成的光伏幕牆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採用鋁型材製成的連接件將光伏組件安裝在幕牆鋼結構上,光伏組件的安裝和固定方便,光伏幕牆穩固且具有良好的效防水效果。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固定方式簡單,直接將光伏幕牆做成防水幕牆,不需做其他防水處理,底板和粘接板之間具有內部空隙,通風效果良好,避免太陽能電池板溫度過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薄膜光伏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壓板與連接件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光伏組件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光伏組件連接處的示意圖。
圖中:1-底板,2-粘接板,3-連接板,4-加強板,5-薄膜光伏組件,6-壓板,7-自攻螺絲,8-L型壓塊,9-EVA雙面膠,10-幕牆鋼結構,11-泡沫棒,12-密封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新型光伏幕牆固定裝置,包括鋁型材製成的連接件和壓板6,連接件包括底板1、粘接板2和連接板3,底板1和粘接板2相互平行,底板1和粘接板2均與連接板3垂直設置,底板1和粘接板2分別固定連接在連接板3的兩側,底板1與粘接板2之間設有加強板4,加強板4與連接板3平行設置;粘接板2上設有薄膜光伏組件5,薄膜光伏組件5採用EVA雙面膠和結構膠粘接在粘接板2上。粘接板2與連接板3的邊緣之間留有2-5mm的間隙。粘接板2與連接板3的邊緣之間留有間隙,在將薄膜光伏組件5粘貼在粘接板2上時,首先在粘接板2上塗覆EVA雙面膠9,EVA雙面膠9塗覆在粘接板2表面上與連接板邊緣平齊,連接板3的邊緣方便EVA雙面膠9的塗覆,防止EVA雙面膠9露出連接板3外。
如圖3所示,壓板6的中部設有通孔,通孔內設有自攻螺絲7,壓板6的兩端設有L型壓塊8。L型壓塊8分別壓在兩個底板1上,自攻螺絲7穿過通孔對壓板6施加預緊力,使L型壓塊8將底板壓緊。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將薄膜光伏組件5粘貼在粘接板2上,再將底板1通過壓板6和自攻螺絲7固定在幕牆鋼結構10上,中間縫隙採用工程膠封滿,達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如圖5所示,在粘接板2和底板1形成的中空槽內設有泡沫棒11,泡沫棒11將相鄰連接的連接件之間的空隙填實,泡沫棒11上表面與薄膜光伏組件5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泡沫棒11表面塗敷具有防水功能的密封膠12。
以上描述僅為本申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對所運用技術原理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申請中所涉及的實用新型範圍,並不限於上述技術特徵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在不脫離所述實用新型構思的情況下,由上述技術特徵或其等同特徵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徵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於)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徵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