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7:26:11 5
專利名稱: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片框架帶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石英諧振器基座的彈簧片加工焊接,是以彈簧片構成的框架帶為基體,通過依序焊接而成。如圖I所示,這種框架帶中的彈簧片I是間隔設置的,兩相鄰的彈簧片I之間設有與框架帶一體成型的連接片2,由於石英諧振器基座底板的寬度為4. 34_,在依序焊接過程中為了防止相鄰的兩個石英諧振器基座底板發生碰撞,需要使框架帶上分布的彈簧片I間距大於石英諧振器基座底板的寬度4. 34mm,因此一般將支架片型體模的間距 L設計為5mm,而框架帶上分布的彈簧片I的使用寬度則小於3mm,從而造成框架帶上兩個彈簧片I之間的材料浪費,框架帶的利用率低。另外,使用的框架帶為國外進口的、高溫不變色的純白銅,價格很高,因此如何改變框架帶上彈簧片的分布機構,減少框架帶材料的浪費,提高框架帶單位面積的利用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包括基座彈簧片和連接片,所述彈簧片兩對成一組地設置在兩相鄰的連接片之間。優選地,所述相鄰兩組彈簧片的同一位置的彈簧片之間的間距為5mm。更優選地,所述形成一組彈簧片的兩對彈簧片的間距小於3mm。具體地,所述形成一組彈簧片的兩對彈簧片的間距為2. 5mm。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可以克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缺陷,以5_間距的彈簧片構成的框架帶為基體,通過先後依奇次、偶次單位順序間隔焊接而成,從而充分利用框架帶材料,使框架帶上兩個彈簧片之間的剩餘材料大大減少,本實用新型使得以分布2. 5mm間距的彈簧片的框架帶的利用率比5mm間距的框架帶提高了
100% ο
圖I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一種的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包括彈簧片I和連接片2,其中彈簧片I兩對成一組的設置在兩相鄰的連接片2之間,相鄰的兩組彈簧片I的同一位置的彈簧片之間的間距LI為5mm ;形成一組彈簧片I的兩對彈簧片I的間距L2為2. 5mm。焊接時,先通過奇次單位順序間隔焊接框架帶上的彈簧片1,然後在通過偶次單位順序間隔焊接框架帶上的彈簧片1,這樣防止了相鄰的兩個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底板發生碰撞,同時也節省了框架帶材料,提高了框架帶的利用率。當然,採用上述優選技術方案只是為了便於理解而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限於此。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包括基座彈簧片和連接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片兩對成一組地設置在兩相鄰的連接片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兩組彈簧片的同一位置的彈簧片之間的間距為5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形成一組彈簧片的兩對彈簧片的間距小於3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形成一組彈簧片的兩對彈簧片的間距為2. 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片框架帶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壓電晶體諧振器基座彈簧片的框架帶,包括彈簧片和連接片,所述彈簧片兩對成一組的設置在相鄰的連接片之間;本實用新型以5mm間距的彈簧片構成的框架帶為基體,通過先後依奇次、偶次單位順序間隔焊接而成,從而充分利用框架帶材料,使框架帶上兩個彈簧片之間的剩餘材料大大減少,本實用新型使得以分布2.5mm間距彈簧片的框架帶的利用率比5mm間距的框架帶提高了100%。
文檔編號H03H9/05GK202798615SQ20122044236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杜威東 申請人:杜威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