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熱轉子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2:49: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轉子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散熱轉子。
背景技術:
電機轉子是電機的必要部件之一,其安裝在線圈繞組之後與定子相互作用發生高速旋轉,由於轉子在工作中高速旋轉,轉子在工作中產生大量的熱,工作中產生大量的熱量會導致在短時間內電機處於高溫環境,影響電機的正常運行和工作效率,同時降低轉子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散熱轉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散熱轉子,其包括轉軸及連接於轉軸的轉芯本體,所述轉軸的徑向設置有通氣孔,所述轉軸的軸向設置有與通氣孔相通的盲孔,所述轉芯本體的軸向設置有若干第一散熱孔,所述轉芯本體的徑向設置有與第一散熱孔相通的第二散熱孔,所述通氣孔、盲孔、第一散熱孔及第二散熱孔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轉芯本體包括轉芯及設置於轉芯的若干轉葉,相鄰轉葉片間設置有轉葉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熱孔相對於轉葉槽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熱孔均勻設置於轉芯本體。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熱孔相對於第一散熱孔均勻設置於轉芯本體的圓周。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散熱孔貫穿第一散熱孔與盲孔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和轉芯本體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轉葉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
進一步地,所述轉芯的直徑是轉軸的直徑的五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散熱轉子,包括轉軸及連接於轉軸的轉芯本體,所述轉軸的徑向設置有通氣孔,所述轉軸的軸向設置有與通氣孔相通的盲孔,所述轉芯本體的軸向設置有若干第一散熱孔,所述轉芯本體的徑向設置有與第一散熱孔相通的第二散熱孔,所述通氣孔、盲孔、第一散熱孔及第二散熱孔相通,因此在轉子轉動產生熱量時,轉軸和轉芯本體的熱量傳遞到氣流中並利用氣流在轉子轉動時的快速流通性質,熱量在流通氣流的帶動下擴散,解決轉子的散熱問題,延長轉子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轉軸;11、通氣孔;12、盲孔;2、轉芯本體; 22、第一散熱孔;
23、第二散熱孔;24、轉芯;25、轉葉;26、轉葉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散熱轉子,其包括轉軸1及連接於轉軸1的轉芯本體2,所述轉軸1的徑向設置有通氣孔11,所述轉軸1的軸向設置有與通氣孔11相通的盲孔12,所述轉芯本體2的軸向設置有若干第一散熱孔22,所述轉芯本體2的徑向設置有與第一散熱孔22相通的第二散熱孔23,所述通氣孔11、盲孔12、第一散熱孔22及第二散熱孔23相通,因此在轉子轉動產生熱量時,轉軸1和轉芯本體2的熱量傳遞到氣流中並利用氣流在轉子轉動時的快速流通性質,熱量在流通氣流的帶動下擴散,解決轉子的散熱問題,延長轉子的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芯本體2包括轉芯24及設置於轉芯24的若干轉葉25,相鄰轉葉25片間設置有轉葉槽26,所述第二散熱孔23相對於轉葉槽26設置,所述若干轉葉25均勻分布於轉芯24的圓周,便於線圈繞組的纏繞,轉葉槽26為流通的氣流提供空間,便於第二散熱孔23對熱量的擴散,同時加快熱量的擴散。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熱孔22均勻設置於轉芯本體2,所述第二散熱孔23相對於第一散熱孔22均勻設置於轉芯本體2的圓周,使得散熱通風的均勻性更好,從而增加散熱的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熱孔23貫穿第一散熱孔22與盲孔12相通,使氣流具有更好的流動性,提高散熱效果。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軸1和轉芯本體2為一體成型,提高轉子的強度,延長轉子的使用壽命,且便於生產製造。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葉25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便於轉子的轉動,且提高審美觀。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芯24的直徑是轉軸1的直徑的五倍,保證轉子的強度,有利於延長轉子的使用壽命。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現方案,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其它方式實現,在不脫離本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