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1:50:56 1
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在的大部分汽車驅動軸結構都是採用左、右半軸結構,因此常常出現半軸和周邊的零件發生幹涉;或是驅動軸防塵罩被高溫烤變形等現象。而如今很多汽車為了追求內部的寬敞空間,因此相應的輪距或者軸距要求加大,所以中間軸的布置結構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中間軸是將變速器的輸出動力傳遞到右半軸的裝置。在混合動力車上,為了給發電機讓出布置空間,因此也相應的採用了中間軸布置的結構。現有的中間軸結構有的是直接通過加長軸杆的形式,在工藝上要求比較高;有的是通過軸承和支撐結構直接與缸體連接的形式,對中間軸與發動機輸出軸的同軸度不能保證,在跳動和噪音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混動車大功率電機的布置需求,提供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滿足現有汽車尤其是混動車輪距比較大和驅動軸周圍環境空間狹窄的狀況。
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由中間軸、支撐架、軸承、密封圈、擋圈和差動彈簧圈組成。中間軸通過軸承、穿在支撐架下部的支撐套中,可在套中自由轉動,軸承的兩側安裝有擋圈和密封圈,擋圈用來定位軸承,防止軸承在軸向移動,密封圈用來密封軸承的潤滑脂和防止外面的塵土侵入,中間軸在與右軸裝配的接頭部位安裝有差動彈簧圈,防止中間軸運動中從右半軸拔出,支撐架上部是與發動機缸體安裝的連接板。
另外,本中間軸設計為中間小兩端大,可以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能儘量輕量化,用以節約成本和降低整個零件的重量和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緊湊,適合布置在輪距比較大和驅動軸周圍環境空間狹窄的車上,尤其適用於混合動力汽車使用。將中間軸通過支撐架固定在發動機缸體上,能很好的傳遞發動機的輸出動力,避免中間軸在傳遞動力時發生過大的振動,減少了噪聲。
圖1是中間軸的安裝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中間軸安裝結構是由中間軸1、支撐架2、軸承4、密封圈3、擋圈5和差動彈簧圈6共同組成。其中中間軸採用的是中間小兩端大的結構。支撐架2是由上部的連接板21和下部的支撐套22連接組成的,連接板21用於與發動機缸體連接固定,支撐套22用於安裝支撐中間軸1。中間軸1是通過軸承4穿在支撐架的支撐套中的,可在套中自由轉動,軸承4的兩側安裝有擋圈5和密封圈3,中間軸1在與右半軸的筒形殼7裝配的接頭部位安裝有差動彈簧圈6,本產品在生產中先將中間軸1、支撐架2、軸承4、密封圈3、擋圈5和差動彈簧圈6分裝成中間軸總成,從而以總成的方式進行運輸供貨。在與整車裝配時,先將中間軸的左端與變速器裝配好,然後通過螺栓將支撐架2上部的連接板21套在發動機缸體上,接著將右半軸裝配到位,然後將支撐架2與缸體的連接螺栓打到固定的扭矩值。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它具有中間軸(1),其特徵在於還具有支撐架(2)、軸承(4)、密封圈(3)、擋圈(5)和差動彈簧圈(6);支撐架(2)是由上部的連接板(21)和下部的支撐套(22)連接組成,連接板(21)安裝在發動機缸體上,中間軸(1)通過軸承(4)穿在支撐架下部的支撐套(22),軸承(4)的兩側安裝有擋圈(5)和密封圈(3),中間軸(1)在與右軸裝配的接頭部位安裝有差動彈簧圈(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間軸安裝結構,其特徵在於中間軸(1)設計為中間小兩端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用中間軸安裝結構,屬於汽車動力傳動系統。它具有中間軸、支撐架、軸承、密封圈、擋圈和差動彈簧圈。支撐架是由上部的連接板和下部的支撐套連接組成,連接板安裝在發動機缸體上,中間軸通過軸承穿在支撐架下部的支撐套,軸承的兩側安裝有擋圈和密封圈,中間軸在與右軸裝配的接頭部位安裝有差動彈簧圈。將中間軸通過支撐架固定在發動機缸體上,能很好的傳遞發動機的輸出動力,避免中間軸在傳遞動力時發生過大的振動,減少噪聲。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適合布置在輪距比較大和驅動軸周圍環境空間狹窄的車上,尤其適用於現有混動車大功率電機的布置需求。
文檔編號B60K17/24GK2889775SQ20062010977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3日
發明者葉宏潞, 蔣平, 董誼鋒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