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溫針刀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6:17:36 2
專利名稱:一種溫針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機械,具體涉及一種溫針刀。
背景技術:
醫學臨床對軟組織損傷的微創外科治療常使用的外科器械為小針刀。傳統的小針 刀由針刀柄和針刀體連接組成,針刀柄呈葫蘆狀,針刀體尖端設有的平口刃可對組織粘連 進行松解剝離,相關被卡壓的血管神經束被松解,軟組織與骨組織的平衡失調得以恢復,疼 痛也隨之解除。但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病人在進行小針刀治療l-3個月後復發的比例較高。 主要原因是由於小針刀在治療過程中會對治療局部造成新的創口,產生新的組織粘連,使 治療部位疼痛反覆。為消除和減輕疼痛,還需對患者的患處進行銀質針的溫針灸治療,這樣 不但延長了治療時間,同時增加了病人治療的費用負擔。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溫針刀,將小針刀與銀質針的治療功能合二為一,
簡化了治療程序,消除和減輕了病人疼痛,而且能夠減少病人的醫療費用負擔。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的溫針刀,其包括針刀體、針刀柄,針刀柄呈扁平葫蘆狀,針刀柄設置在銀質 的針刀體中部,針刀柄由防水、耐高溫、耐老化、耐酸鹼的高分子材料製成,針刀體前端開有 平口針刀刃,一細銀絲呈螺旋形緊密纏繞在針刀體後部距離針刀柄尾端一段距離處至針刀 體尾端。 上述的針刀體(按質量百分比)由80 85%的白銀以及銅、鎳按比例製成。 由於採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越性 該溫針刀,其針刀體由80 85%的白銀以及銅、鎳製成,既保證針刀體傳熱好又 保持了硬度,溫針刀在患者體外留針時,針刀體尾部可以用電加熱及艾球加熱,消除病變組 織的無菌性炎症,並且消除和減輕骨骼附著處的肌痙攣,使組織粘連更有效的松解、軟化, 同時能夠溫經活絡,促進創傷部位的組織修復;針刀柄的兩扁平表面與針刀體前端針刀刃 方向一致,利於進針及掌握針刀刃方向,針刀柄材質理化性能可靠,安全無毒,防水、耐高 溫、耐老化、耐酸鹼,既可高壓消毒又不至於因加熱而引起鬆動脫落,而且針刀柄材料不導 熱,防止針刀體尾部加熱過程中因熱量散失而影響針刀刃溫度;針刀體前端設有針刀刃,可 以對病變軟組織進行切割松解;本實用新型將小針刀與銀質針的治療功能合二為一,簡化 了治療程序,減少病人的醫療費用負擔,真正達到了遠期治痛的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細銀絲;2-針刀柄;3-針刀體;4_針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中所示該溫針刀,其包括針刀體3、針刀柄2,針刀柄呈扁平葫蘆狀,針刀柄 2設置在銀質的針刀體3中部,針刀柄由防水、耐高溫、耐老化、耐酸鹼的高分子材料製成, 針刀體3前端開有平口針刀刃4, 一細銀絲1呈螺旋形緊密纏繞在針刀體後部距離針刀柄尾 端一段距離處至針刀體尾端。 使用時,將溫針刀的針刀刃插入患者的病變部位,對病人組織病變進行常規處理 後,不立刻拔出,將所述溫針刀滯留於治療組織部位,針刀體尾部可以用電加熱及艾球加 熱,通過熱傳導,使熱量傳到針刀刃,加熱到一定程度後,將溫針刀拔出,壓迫止血即可。
權利要求一種溫針刀,其包括針刀體(3)、針刀柄(2),針刀柄呈扁平葫蘆狀,其特徵在於其針刀柄(2)設置在銀質的針刀體(3)中部,針刀柄由防水、耐高溫、耐老化、耐酸鹼的高分子材料製成,針刀體(3)前端開有平口針刀刃(4),一細銀絲(1)呈螺旋形緊密纏繞在針刀體後部距離針刀柄尾端一段距離處至針刀體尾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溫針刀,其包括針刀體(3)、針刀柄(2),針刀柄呈扁平葫蘆狀,針刀柄設置在銀質的針刀體中部,針刀柄由防水、耐高溫、耐老化、耐酸鹼的高分子材料製成,針刀體前端開有平口針刀刃(4),一細銀絲(1)呈螺旋形緊密纏繞在針刀體後部距離針刀柄尾端一段距離處至針刀體尾端。本實用新型將小針刀與銀質針的治療功能合二為一,簡化了治療程序,消除和減輕了病人疼痛,而且能夠減少病人的醫療費用負擔。
文檔編號A61H39/06GK201481511SQ20092022323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6日
發明者李樹明, 韓景耀 申請人:李樹明;韓景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