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性汙泥反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5:13:5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泥處理設備,具體是一種活性汙泥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生活汙水處理的副產物——汙泥對環境的破壞很大,因此需要進一步的處理。而汙泥處理的過程中,現有技術中存在將汙泥留著水體中直接處理的方法。這時候,汙泥中的很多成分都會逐漸分解,釋放到水體中,造成反應體系的濃度變高。這時,就需要將漂浮的雜質進行分離,以免產生過多的泡沫。同時,一般的汙泥當中混雜有許多不同的雜質,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油液混合物,這些油液混合物在汙泥中層層混合,非常難以獲得高效、高質的分離,難以更好地處理汙泥,同時,也會給處理設備的運行帶來不良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活性汙泥反應裝置,其漂浮雜質(油脂等)分離效率高,而且效果好,使汙泥處理設備能順利運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活性汙泥反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箱體,所述箱體設置有高於汙泥反應液面的漂浮雜質收集器,所述漂浮雜質收集器下端設置有雜質排放管,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汙泥出口,以及至少一條輸氣/液管,所述輸氣/液管上設置有出氣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漂浮雜質收集器為帶齒狀的錐形漏鬥,所述雜質排放管一端連接漂浮雜質收集器底端,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箱體外部,用於排放雜質。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泡沫消除器,其位於所述漂浮雜質收集器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泡沫消除器為可旋轉的攪拌槳。
進一步地,所述泡沫消除器為可噴灑消泡劑的噴淋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輸氣/液管呈環狀布置於箱體內底部,所述輸氣/液管上分布有多個出氣孔。
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包含2-4條輸氣/液管,並等距排列在所述箱體底部,所述輸氣/液管的開口方向使得汙泥反應液形成渦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能夠將有效對汙泥中的油水混合雜質等進行分離,其分離效率高,分離效果好,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本裝置能有效消除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泡,防止溢流;本裝置的輸氣/液管能使混入的氣/液與汙泥反應液充分混合,實現能源的節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內部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實施例的內部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活性汙泥反應裝置,包括用於汙泥處理反應的箱體1,其上部設置有開口或通氣孔。所述箱體1內上部,開口或通氣孔下設置有高於汙泥反應液面的漂浮雜質收集器2,所述漂浮雜質收集器2設置有雜質排放管21;箱體1內還設置有汙泥出口22和輸氣/液管3。汙泥出口22連接其他管道時,還可以設置閥門(未示出),以控制汙泥的排出流量,保持箱體1中的反應液面。如圖1所示,所述輸氣/液管3呈環狀布置在箱體1底部,其上設置有出氣(水)孔。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輸氣/液管3可以為多個同心圓狀布置在箱體1底部。無論以何種形狀、方式布置(如圖2所示),其目的都在於儘可能均勻分布氣體或液體。輸氣/液管3通過出氣(水)孔向汙泥中供入氣(液)體,氣體將油水混合物逐漸推上汙泥表面,從而通過漂浮雜質收集器2分離,從排放管21排放。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包含2-4條輸氣/液管(如圖2所示為2條輸氣/液管),並等距排列在所述箱體底部,所述輸氣/液管的開口方向使得汙泥反應液形成渦旋。
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改進,所述漂浮雜質收集器2為帶齒狀的錐形漏鬥,所述雜質排放管21一端連接漂浮雜質收集器2底端,另一端連接到所述箱體1外部排放雜質。漂浮雜質收集器2開口邊緣上設置有凸板,呈齒狀。油水混合雜質在氣體作用下不斷上升,直接到達漂浮雜質收集器2開口便自然落入錐形漏鬥中,從排放管21排出,非常快捷、簡單。另一方面,液面的高低通過控制汙泥出口22上設置的閥門來調節流量。
作為上述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箱體1內還設置有泡沫消除器4,其位於漂浮雜質收集器2上方。所述泡沫消除器4為可旋轉的攪拌槳和/或可噴灑消泡劑的噴淋器,從而可快速消除過多的泡沫,避免溢出。
所述輸氣/液管3設置有至少一條,且輸氣/液管3於箱體1內底部彎曲延伸,且輸氣/液管3分布有數個不同位置的出氣孔,從而確保氣體能夠從汙泥中均勻地推動油水。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